标签:
高尔夫美国大师赛奥古斯塔体育 |
分类: 明星风采点评 |
奥古斯塔的镜面果岭(维清)
2014的美国大师赛已经进入最激烈的终局拼斗,前天的巴巴沃森独享三杆优势,昨天的斯皮思反超领先,还有第二轮淘汰线拦下的无数名将、巨星,还有躺在手术台上的老虎的老腰,似乎都在预示这高尔夫正在进入一个更新换代的年代,年轻的如斯皮思这一代能不能替代老虎成为高坛的领军人物,这个是高迷们在冠军悬念之外的又一个悬念。
我感觉斯皮思要么大崩溃,要么成为最年轻的冠军,两者必居其一,上次在上海末轮崩溃、差点有戏,不知是否已经收获经验,今晚可以见分晓了。
看比赛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的习惯与爱好,一直是学习多过欣赏,也算是喜欢苦中作乐的人。
今年的奥古斯塔球场被弄得特别难,炮台型的果岭,所有的旗杆位都插在了果岭边,再加上极速的果岭,陡直的大坡度,只要攻果岭一杆,落球点不在正确的一面,即使你是世界级大师,你也很难做到一切一推。这么多大师们,常常为了一码左右的推杆,丢分懊恼,平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里变成了正常的表现,比赛的走向就显得扑朔迷离了。
果岭面上的竞争,也就更白热化了,当巴巴沃森拥了完美推杆,当天他马上就占有了领先榜。
奥古斯塔的电视画面极其优美,在美轮美奂的全景里,葱翠的树木,碧绿的草坪,如织的人流,还有光滑如镜的果岭面。这些都在高清画质屏幕的表现力下,纤毫毕现,娇艳欲滴,你忍不住想要上去推上几杆过过瘾。
原来老神的职业球员,在玻璃般光滑的果岭上,瞬间就还原成普通人,他们常常三五码必进之球溜边不进;常常过洞后,一溜老远,左右都是失误。
说到底,所有的运动,熟能生巧是第一位的,对于在场上比赛的选手来说,这样的果岭他们也不是经常在上面走动,不能很好掌控也属正常。如果谁会在赛前未雨绸缪,事先多多练习,多赚便宜那是肯定的。
从比赛中还可以看到一个技术和信心的平衡问题,名次靠前的大多本周推杆好,很淡定,动作柔和、平顺,这些比赛中都看得见;名次靠后的,如果不是频频击球进树林,或者下水,他们在果岭上的推杆一定是匆忙出杆,然后球不走线;很短的距离总是多推一杆,明显信心不足。我觉得主要是技术动作不适应这种极速果岭,造成心理障碍,没有技术自然就丧失信心。
过去我写过推杆的文章,这种极速果岭的推杆方式与普通的慢速果岭是完全不同的,越慢的果岭对于敲击很容易接受,但是在平滑的果岭面上,敲击一定会让人崩溃,很多短推不进,以及短下坡推不进的球员,用手较多的动作非常常见,比赛就是最好的见证。从中也可以明白,要想成为世界最优秀的选手,推杆动作一定不能用手应该是铁律。
这让我想起老虎的推杆,这些年一直颇受困扰,时好时坏,状态神出鬼没。我觉得这和他从小没有养成最标准的推杆动作有关,因为他小时候推杆很好,什么球都推的进,当时他柔软的身体帮了他很大的忙,他非常得意的信奉他父亲说的,要把球推进一幅画里。但是,当他的身体柔韧性缺失,优势不在的时候,这种非标准的僵硬的推杆,就开始拖他的后腿,几乎无计可施。
大赛真的很棒,所有最高水平球员身上隐藏的弱点,在每年的这几天都会被放大。拿冠军的人总是犹如彩票中奖一样,在这一周里,他身上所有的弱点都像是被打了封闭一样,只有精彩在屏幕上闪现,然后就捧起了辉煌灿烂的奖杯。
今晚谁会中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