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套《特殊任务》,时尚《独行侠》

(2013-10-21 19:23:45)
标签:

甄子丹

特殊身份

独行侠

电影

电影评论

体育

分类: 电影评论

 

 

甄子丹是我非常喜欢的武打明星,觉得他是自李连杰、成龙之后的又一位巨星级的人物,银幕上的形象霸气非凡,这种从人的内心迸发出来的气质,是演不出来的,是潜藏在人的面具后面的天赋。

 

拳风依旧,动作老套

《特殊任务》开演排片火爆,很多的场次,铺天盖地,当然最后的票房还要看电影的本身,这个是电影最市场化的现实。当然揭开电影的内核,我们才可以知道,是明星吸引人,还是电影的整体有魅力。

电影中的打斗戏,依然是甄子丹的最爱,拳风依然凌厉,不喜欢使用器械,有点老派的作风,在武打设计上,从始至终贯穿了摔跤的技法,而且好像属于古典式摔跤的,以抱摔为主,在节奏明快的动作片里,使用这种使时间凝固的杀手动作,是否明智,我觉得可以探讨,现在用了,还是当作新的尝试来看待吧。整部戏的武打场面,特别设计的公路追逐,都乏善可陈,其它地方都可以见到的桥段,再包装也是老套了。

 

时尚外衣难掩剧情陈腐

看介绍《特殊任务》被当成了时尚动作片来推广,以期利用时尚的唯美,来粉饰武打的粗狂,看完电影感觉很失望,时尚的外衣下,是老套的陈述。整部影片除了甄子丹的功夫依然很棒,电影画面以及叙述故事的模式都非常老套,而且,甄子丹还开始推出甄式巨星公式,如成龙、周星驰等一般,在巨星的身边,必有一款清新亮丽的X女郎,只是不知道这次的“甄女郎”能不能一红而红。

看完此片也让我想起了,前几天看过的好莱坞的《独行侠》,这是一个最老套的美国西部故事,题材已经被拍的烂熟无比,但是,走出影院,我不仅为影片的冲击力震撼,同时也为老题材的时尚感,击节赞叹,好莱坞之所以统领世界影坛,其功力实在是非常人可比。

《特殊任务》其实也可以用卧底代替,换个名称,也就是新瓶装老酒。卧底在港片里也是被写烂的桥段,当然最后被《无间道》换了底牌,弄出一点新意,着实火了一段时间。

从大片的运作模式来看,老题材必须要有新的戏核才有新意,如无则难有作为,这是必然的结局。

《特殊任务》还是从黑帮的义字开头,背叛结束,了无新意。而且通篇的背叛,还强化了今天道德沦丧社会的阴暗,从这个意念说起,这部电影是负能量之作。从影片开始的时候,甄子丹这个警察卧底为了救小弟,独战群氓,似乎是为了“义字当头”,但是,最后竟然在结尾呼应时,编剧竟然用了这个他拼命救下的小弟的密告,总结了他的卧底身份,让人无语。其实黑社会是不是一定想现在电影里的背叛成风,我想黑社会不是现代企业,那是靠制度和管理模型来运作企业的,黑社会主要靠人情来维系一切,太多的背叛肯定会让组织架构崩溃的,所以我觉得太多的背叛在黑社会里应该不是现实,即使现在的背叛比过去多,但是不会全部被判。

我没想到这整部电影都是建立在被自己人背叛的基础上,甄子丹卧底背叛了他的大哥,因为他是卧底;Sunny先是背叛了他的熊哥,杀了他的老大坤哥,然后又要杀甄子丹这个带他入行的大哥,又是背叛;熊哥利用神秘刺客来刺杀Smnny,是一种大哥对小弟的背叛,反过来让甄子丹去杀了刺客,而完成了对刺客的背叛;Smnny在得知甄子丹的背叛之后,满世界的报复,结果他的亲密手下又开始报警,完成了对Smnny的背叛,总之看来看去都是背叛。太多的背叛对大片来说是一种伤害,负能量太大。这部电影唯一没有背叛的是母亲对儿子的爱,总算为现实留下了一点点人样。现在背叛的戏太多了,很多大戏,比如,《投名状》《集结号》都是关于背叛的,只不过这些大片选择了一个大背景的切入点,使电影的叙述有了新意。但是从我个人的喜观点来看,这是技术对大片战略的损伤,我不喜欢这类心理阴暗的影片成为社会热点,对社会发展没好处。电影虽然不是现实,但还是依附在现实之上的,电影的发展是依赖社会的发展,如果社会堕落太快,电影不会有春天。

 

大片根基要正

这些年我们开始学习美国人的大片制作,从张艺谋的《英雄》开始,一直到前年的《金陵十二钗》,还有冯小刚的《一九四二》、姜文的《让子弹飞》,算是出现了一个高潮,票房有了、绚丽的画面有了、故事有了,但是对社会价值观的贡献还没有,所有的大牌导演都还陷入在对现实的迷茫之中,萎靡不振,不能奋起。其实,大片制作最重要的东西是全片的核心思想,这是需要向善、向美、向前的道德力量来支撑;这是影片画面上看不见的基础,就像要造百丈高楼,地基需要打得很深,需要很正直,偏一点都不行,不然这楼一定建不高。可惜国内现在的大片,外表再华丽,地桩都不正,打得也不深;地下的不行,你研究装修再深刻,也建不起高楼。

我说《独行侠》的时尚,正在于此片为最老套的美国西部片,装进了一个解读世界金融风暴的戏核,独行侠在追逐流寇的过程中,粉碎一个准备对早期美国经济发动掠夺式袭击的金融犯罪,这个过程和今天的金融风暴有一脉相承的现实意义,当整列火车的白银炸沉水底的时候,这正预示着一场金融风暴的消灭,给观众带来希望。今天的普通人生活在热钱奔涌的世界,而自己却只能甘守清贫,所以当看到白银没水时,隐隐间,由然而生快感却是观众潜意识的享受了。

中国人特别喜欢说题材,其实,题材无所谓新旧,在于创作者是否有全新的意识,去解读老的题材,使之产生新意。

 

大片的叙述模式有独特性

《特殊身份》在故事的结构上也存在较大的缺陷,整个叙事的过程使用了现在时态,这需要环环相扣,不能天马行空,而大制作的电影,画面的冲击力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太过写实的叙述是很难让情节与画面相匹配;《独行侠》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这部电影是迪斯尼出品的,表面上是为了迎合孩子的大片,影片用一个孩子与博物馆里,老印第安人标本的对话来,展开叙述,这叙述的模式,从一开始就亦庄亦谐,真真假假,虽然这间离的效果会对整体性带来破坏,但是为了迎合小朋友,也为了衔接突兀的情节,这样做也只能当必须了;电影还凭空创造了一匹有神灵的白马,每每在主人公危难之时,天马行空,出手相救;这使需要制造画面效果的时候,白马随时可用,谁叫这是一匹神马呢;或者说创作者为了避免在制作过程中,对情节的来龙去脉进行无趣解读,直接借助白马神灵,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里入戏,既解决了神奇画面出现的因果关系交待,又让故事披上了传奇的大氅,我觉得这是我们学做大片必须解决的问题,框架设计还是很重要的。

《特殊身份》的现实故事链接却使用的是补丁方式,就是用不同的回忆来解释情节,设置突兀的人物来解释情节的发展等等,这样的情节很难连贯起来。比如“神秘刺客”,都是没有任何铺垫,突然出现,然后解释是为坤哥报仇,等到熊哥打电话,观众始知道这又是熊哥的棋子,他生来就是要被背叛的。还有最后曝光卧底身份的手段,竟然也是没由来的通过开场武戏时出现的小弟的背叛来解释,我觉得其实恶劣,因为这手法属于欺骗观众,而不是尊重观众,把观众当傻子了,也许导演会说,我在一开始就安排了一场给甄子丹母亲剪发的戏来渲染熊老大的知情,我要说,这又是太高抬观众了,因为观众实在不是福尔摩斯,这样的猜谜式的蛛丝马迹是不足让观众舒舒服服地正确解读剧情的;这是编导对观众与影片之间现实关系的误读,这情形是很难吸引观众的。

 

投资与创作最好分道扬镳

前几天正好在网上看到冯小刚的访谈,其中他说到演员当老板的事情,他说,如果导演或者演员自己当老板,对于预算的控制就很难心理平衡,比如他说自己如果当老板,一定不会拍

《一九四二》,他还说,有时一个场景要花很多钱,用自己的钱可能就会下不了手。很喜欢冯小刚的大白话,我想这也是人性,也是观众喜欢看他电影的原因之一,真性情的人。

看到《特殊身份》里的饭店打斗的戏,我忽然想到了冯小刚的这段话,在这么简陋促狭的厨房间里武打设计,我以为这绝不能是大片的所为,在央8频道里,这是妙笔,在大片的段落里这是败笔了;也许创作者说这是为了显示男主角的武功特点,我认为可以看看,比较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的楼梯比武,在精致与细腻,奢华与内敛做背景的狭小空间里,王家卫将咏春拳的短打功夫宣扬的淋漓尽致。大片画面没有了金钱的磨砺,大片的感觉会差了很多。

 

中国的大片路还很长

《独行侠》是全世界发行的好莱坞大片模型,其中的各种动作场面,人物的独特设计,随处看见其精巧设计,这都是大片的气质使然。学形容易,有神难。中国的大片之路还很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