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术真功夫的味道-解读《一代宗师》的隐语之一

(2013-01-12 20:23:45)
标签:

一代宗师

粱朝伟

章子怡

张震

武术

体育

分类: 电影评论

《一代宗师》可以算电影的大师之作吗?虽然今天的世界,大师名衔虚头满天飞。但是,真正的大师,若有若无,少见。真正的大师,还是要看出手,亮剑出鞘。

虽然电影是缺憾的艺术,但是看完《一代宗师》,我想说即使王家卫现在还不是大师,他已经具有了大师的气质,《一代宗师》是具有大师气质的作品。

 

《一代宗师》的看片过程,就是一段被画面影像冲击的过程,每一个画面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每一句台词都千锤百炼,谁都不敢说,自己完全读懂了,所以,电影公映之后,网络上、手机里无数的解读,谁都想表白自己的看懂,这就是大师的气质,大师的手笔,没有隐喻的艺术作品,只不过是工匠的手艺。

王家卫在电影里只说了三分之一的内容,后面的都需要观众自己解读,解读《一代宗师》背后的隐语。我想这也是王家卫愿意看到的,每一种解读都是对《一代宗师》敬意。

 

1、 武术真功夫

武打动作片是中国人的专利。从早期港版功夫片里的拳拳到肉,再到李小龙强拳极致,然后是成龙的功夫加搞笑,再后来是李连杰的舒展动作,好看以表演为主的。直到后来在空中飘荡的银幕功夫,已经开始远离地面;在李安的电影里到达了一个圈所未有的高度,《卧虎藏龙》里的竹林飞荡,影像无敌,但是,离开了地面的武术都不是真实的武术,功夫成了文人想象力的展示空间。

王家卫用《一代宗师》,想让中国功夫从天上回到地面,他号称花了八年时间来构思这部电影;他花了六年时间,去寻访武林的存在;用四年时间来制作。他让粱朝伟练咏春,练断过手臂;他让张震练八极拳成就了他的全国冠军;包括章子怡看完自己的这部电影,宣布再不涉足武林的电影……所有的准备,都显示了他想给观众一个真实,真实的中国武林,虽然仅仅是民国这段中国的社会巨变时期的武林。

 

《一代宗师》的武打场面,最精彩,最浓墨重彩的是五段对决。开场粱朝伟(叶问)独战群豪;中段张震血战杀手;还有两场都和张子怡(宫二)有关,她和粱朝伟对战,她和张晋(马三)的复仇之战;还有一场文打,就是王庆祥(宫羽田)和粱朝伟的文斗。

武打设计在大多数的功夫、武侠电影里都有,一般处理都是为影像需要,画面越好看越好看,很多时候都会扭曲、牺牲真的武打功夫而求最佳效果。最后很多现在的年轻人看多了武侠电影,以为银幕上的中国功夫就是花拳绣腿,其根源就在于此,要么打不死,要么杀人太多,就是不在乎真实。

 

上述的五场武打设计,前两场其实就是传统功夫电影里的长桥硬马,拳风刚猛有力,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王家卫为了避免步人后尘,就直接把武打放在了雨水里,通过雨水的造型,让武打场面独特耐看,与别不同。

王家卫像是水做的人,能把水拍得如此美妙,还是在武打中。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将武打用水包裹起来,这不是武打的需要,这是王家卫的需要,观众看得过瘾。这戏看得到粱朝伟、张震苦练武术的付出;一般没有练过的演员很难演出这个效果,这也是当年周润发在李安电影中最缺憾的地方。

 

章子怡的两场武打,是真正武术高手的设计,有顶级的武学修为。

中国武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能以弱胜强,以巧取势,败中求声,对于女子更是如此。影片中的宫二小姐是一个性格刚烈的女子,但是她再刚烈,还是一个身体瘦小的女子,在人到壮年的男人面前,她想正常取胜真的很难。这是不能回避的现实,如果她想通过在擂台那样的地方取得胜利,可以说基本不可能。

第一场宫二和叶问的对决,虽然武打设计,在花式招法上,宫二游刃有余,但是一旦叶问灵活不足的时候,一拳一掌的硬接手,反过来还让宫二还吃了亏。八卦掌的灵活在叶问的功力面前难以得到发挥;所以在开场叶说地一句,打坏了东西算你赢,其实也是把男人功力的优势自减三分,以求相对的公平。最后分出胜负的一招,武打设计用了险中求胜的机巧,宫二看似从楼梯摔落,叶问新生怜悯,潜意识伸手去救,也就这瞬间忍让,招致宫二的反击,她利用下坠之力,偷袭了毫无防备的叶问,反败为胜。这个设计不仅完美地让这场武打以最合理的方式,让宫二以弱胜强得到完满的生活。这段比武也为两人的感情互动埋下了伏笔;同时,也为性格刚烈的宫二,最后对叶问的表白,做了最好的铺垫。叶问也是如此,宁可在对决中输给宫二,也要保留在她心中的好感。武戏埋着男女情感,这绝对是大师设计。这场武打宫二借用了楼梯的工具,这也是以弱胜强的关键点之一,虽然这工具没有握在手里,而是放在武打者的心里,这依然是导演的境界。当然从影像上看,上下楼梯,有了变化,也是表现非常的好的道具。

宫二和马三的对决是生死决斗,没有了男女之间的温情,只有杀父之仇的凶险,所以,宫二想要赢得这场对决,就要借用更为厚重凶残的兵器,这兵器就是火车。

中国武术不论南拳北腿,下盘稳占扎是最重要的环节。但是这场戏设计在火车站的站台上,湿滑的雪地,对轻灵见长的宫二,和拳重力沉的马山而言,是为前者加分,后者减分的。可是双方开打,宫二首先上手,但是,力弱难有的效果,画面很清晰地表现出了,张三硬吃宫二的拳掌,毫无反应;然后他开始反击,既然能承受宫二攻击,他的反击自然就毫无顾忌,他的重拳中门直进,从最难的攻击点、防守最严的地方给了宫二的重击,这几乎直接宣布了这场对决的胜负,但是,也就在马三按住宫二,正在犹豫是否痛下杀手的瞬间,宫二又一次利用她的灵巧功夫,脱身而出,从背后将马三托起,推向了疾驰的火车,利用火车的冲劲完成了复仇。最重要的是,这招数,在前面用过,他的父亲,也是用这一招,在承受了马三的重击后,将他推送出大门;但是当宫二利用了火车这巨大的兵器之后,这招托送就成了反败为胜的制胜招数。同时,宫父在死前与马三的对决前,所说的老猿挂印的关隘就是“回头”的双关语,尽显味道,宫父知道马三会托大不听,所以,才让女儿凭此绝招反败为胜。这种表现技巧在小说中很常见,但是,在电影上化为影像,用画面说这么复杂的武打故事,我想大概只有王家卫这么用心、舍得花大功夫、有天才的人才能做到?

 

最见功夫的是宫羽田和叶问的对手戏,没有徒手搏击的场面,但是三言两语见了分晓,其中的交手,用了一块饼,这个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很难理解其中的味道,为什么一块饼就可以分出胜负,这么容易的饼为什么让武林高手对决的时候,成为了不容易的事情?

在电影中,宫还提到了杨露禅这位太极宗师,估计掰饼比武可能就是来自于传说很久的杨露禅的棉线典故,据传杨露禅曾与人同牵一根棉线,任人牵拉拖拽,可以保持细线绷直、不断,以显示其感知对方劲道的能力已入化境。电影里的这场文比,真实地还原了江湖武林,大牌比武,讲求脸面,更多倾向于保护双方的盛名,以内功比拼,输也容易掩饰。

追求内力强大始终是中国武术最高境界的表现,王家卫在这场内功比武当中,没有使用最省力的方式,用电影特技来表现夸张的强大内功,而是用演员能力和电影镜头、画面剪辑来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真是难得。电影编导团队如果没有对传统武术的深刻理解,很难有此收获。

稍有遗憾的是在电影里,编导们没有让叶问的手搭到饼上,觉得有所缺憾,因为这才是真正能够显示宫羽田的深厚内功完美之作。电影里亮人的手不接触,最后电影用了一个特写来表现,饼在最后一刻,比武结束后断裂,以此显示双方的内力比拼,叶问用内力震断了这块饼。

 

还有武打场面的设计也非常讲究,非常适合各拳种的特色,比如张震的雨中搏杀,就从屋内斗嘴,屋外杀人,这个完全展现了八极拳大开大阖的特点。咏春拳可大可小,第一场的雨中的比拼,打得是大场面;而叶问与宫二的销金楼对决,完全展现了咏春和八卦都能在巴掌之地全力施为的光彩。

如果从武术的专业角度,还可以有非常多的说道,甚至一些台词也是非常专业的,比如致马三死地的那句“回头”,一语三关,与人与武与时势,强到极致。还有宫羽田死后的那句“不问恩仇”也是语带双关,外人解读是不要报仇,其实还有一个隐语就是,宫二小姐实力不够,老人要求女儿寻报仇不能带有强烈的情绪,战胜马三后,宫也只是称为“我要回了宫家的东西”,所以,影片上的第一次寻仇就变成了象征意义,不进马三的家门,是为了给自己赢得更多的准备时间。好的台词怎么读都行,都有味道。

 

这部电影真的不辜负王家卫的多年辛苦,走访了这么多的武术名家,果然带来了很多专业的味道,大家手笔。唯一的疑问就是,这个别人怎么学,想跟风也难,或者压根就没人想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