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维清weiqing
维清weiqing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511
  • 关注人气:3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总结动作难看的原因

(2012-05-04 10:04:05)
标签:

高尔夫

体育

成都

动作

难看

练习场

杂谈

分类: 我的中年人学球方式

总结动作难看的原因

 

   成都比赛大聚会就在眼前了,需要多多练球,成绩太难看不大好。这几年一直杂事缠身,难以持续地系统练习,所以成绩也难突破,好的时候,八十多杆就很难前进了。

   上个月终于有点时间,天气也暖和了,想好好练练,但是,香客不断,从练习场到球场,好好的球,因为香客,都毁了,成绩变成90多。有一场92杆,但是一个加五一个加六,打残了。这个冬天动的少了,肚子也是亮点,身体往前顶的后果,就是香客不请自来。

   五一前,拿着摄像机去练习场,拍下来一看,挥杆太丑,难看要死,更悲哀的是,这种动作还是最初打球时,错误理念堆积成的坏习惯,这是痼疾,只要一段时间不打,很容易悄悄地回来。

上杆到顶,挥杆太陡,这是一个我的老问题,所以,有时候会有意识地想让挥杆在顶点附近表现更平一些,结果从录像上看,起杆变得尤其低,上杆顶点很陡的毛病反而没有改成,上杆被改坏了。这个也是业余打球人的最大敌人,改来改去,坏的没改掉,好的被改坏了。不拍录像,有时很难察觉上杆顶点区间的动作错误。

   从这方面来说,老詹是很有优势的,他的御用摄影师,可以随时为他提供帮助。我5年前为了练球,特别换了一个高清硬盘摄像机,但是人有点懒,难得用,最初动作天难看,每拍一次,要忙活好几周,看难看的东西,人总是有抵触情绪,就自己给自己一个解释,先练好不用拍摄的动作,都改好了,再改外在的东西,懒人总是有理由的。

   这种练习方式,也决定了我,对于用力方面的感觉更好一些,对于外形可能稍稍淡化一点。

 

    本来上杆顶点的问题,年初已经解决,击球很扎实了,后来因为琐事,练习少了,而挥杆的关注重点,也转移到了重心移动方面,很多时候都是用家里的短加重球杆,用空挥杆代替击球练习,估计就是这个原因,让我错误的顶点挥杆样子回到了最初的错误位置;年纪大了,记忆力衰退的利害,一不留神,就可能忘记你努力了很久的东西,这也是大多数中年人学球的难点之一,只不过很多人没有在意,或者将之归咎于高尔夫太难,其实,这是我们的学习能力下降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有所得。

   从顽固错误的反复出现,也可以了解,业余学球,最初阶段非常重要,就像画画,一张白纸,最初的框架线条,画上去了,一定要准确,然后,才容易被主要的线条覆盖,如果错了,无论你怎么擦,还是留有痕迹,很难看。一个中年人学球,身体条件千奇百怪,对他们来说,可以适应的动作其实非常少,怎么才是最佳的动作,这是大多数人的最难点。从一开始就定性,我觉得非常重要,有时想,如果让我从新开始,以我现在的理解,估计只要三年,就可以打出很好的成绩,现在花了五年时间,明白了很多,但是更多的是要和顽固的错误动作对抗。

   过去很少可以连续练习三四天以上,然后去下场打球,所以,成绩总是不能让自己满意,希望这次在这半个多月,让自己每天去练习场,或者下场,保证手感,看看是不是能打出好成绩。理解高尔夫,和让这种理解变成现实,需要很多时间,需要勤奋和耐力,这点老詹是楷模,我自愧不如。写字是我的强项,所以,以后继续以写字为主,成绩为辅。

 

   过去有很多人,留言要求我晒晒动作录像,真的很难,一是懒,怕麻烦,第二我总觉得,要把动作练得像老詹一样的赏心悦目,这个时间成本我花不起,耐力成本我根本就不具备。我如果还有年轻时的爆发力,我还有六天走着打球的耐力,我一定转职业,去打职业比赛,相信成绩不会差,技术不是问题,练习方法不是问题,硬件是大问题。这里要解释一下,很多人说,我可以每天下场打球,不累,但是职业体能的概念是每天18洞,再加上提前一个小时的热身时间,连打六天,一直打到最后一洞,体力仍然很充沛,能够保证动作不走形,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动作变形了,打再多洞也没用,对于职业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