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年人初学高尔夫理解是关键

(2011-12-09 10:08:49)
标签:

体育

高尔夫

练习场

基本技术

身体条件

初学

挥杆

分类: 我的中年人学球方式

中年学球理解是关键

中年人学球之二

 

   人到中年,虽然身体大不如前,常常心有余力不足,但是,中年时间是一个人最成熟的阶段,与体能相反的是智力最发达,对于事情的理解力也最强,所以人到中年的学习过程,就不会人云亦云,而是弄明白了,再开始。

   我的学球,基本上就是循着这个规律来进行的,虽然很麻烦,但是,很有趣味,尤其是到了一定的时候,更是收获多多。

   我没有找过练习场的教练,但是,泡的时间长了,与那些教练有所交流,我为什么不找,很简单,我要问为什么,他们基本不能回答,所以,我只好自己来。比如:说挥杆平面,为什么要保持平面,怎么才能做到挥杆是一个平面,为什么很多人不能保证一个挥杆平面等等,这个基本不能得到答案。

   反正现在资讯极其发达,书、杂志、电视什么都不缺,只缺时间而已。

   我这一辈子,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学的,即使我赖以糊口工作,也是依靠书本直接做自己的老师,培养锻炼而成。

   我觉得学东西,不外是,发现问题,理解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个需要练就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决断能力,执行能力,常此以往,形成了惯性思维,学什么都容易,通俗的说也就是学习能力的表现了。

   我学高尔夫也循着这个方式开始,先到练习场猛打,然后,买了各种各样的书、杂志、教学片,全吞到肚子里,看比赛,现场的电视的,先建立一个大体的高尔夫模型,制定训练计划与原则,然后一部分一部分的细抠细节,一个关节一个关节的定位,漫长的学习过程。而且,我在初期下场不追求成绩,练习场不求方向如何,只调整,弹道是学习的参考,绝不胡乱纠正。

   一旦对高尔夫有了大致的了解,就可以为自己的制定练习计划,这是理解的好处。

   我现在学球正好满五年,第一年就将推杆的基本技术和短杆的基本技术学完,让自己的这部分动作固定,然后磨练手感,再细化技术,使基本技术提升到高级别的技术。为什么选这两样,因为我觉得,这两样不需要身体的柔韧性,以及力量,只需要技术就可以了。

   经过初期的尝试,我觉得学习高尔夫应该从推杆和短杆,因为这个最容易,全挥杆太难,要慢慢理解。

   开始去练习场我总是先切200个球左右,一个热身,一个苦练短杆,所以,现在下场基本不会对于一百码以内距离产生畏惧感,而且特别有信心,因为练的多了。短杆在家里的地毯上练就的,第一年各种各样的方法都试过了,让自己技术动作固定,第二年开始磨练细节,后面几年基本上就是练习手感了,所以,现在到了球场上,我最怕的就是球童看线不好,因为自己的下场少,看线经验自然缺乏,相信如果下场多了,这个自然会好起来。

 

   全挥杆很难,最主要的是和人的身体素质有最直接的关系,从最基础的理解角度上理解,学习高尔夫还有一个次序问题,什么需要先做,什么需要后学,都必须依据高尔夫挥杆特点,挥杆者的个人能力来定。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对于一般没有很好的运动经历的中年人,学打高尔夫要分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打开身体的阶段,只熟悉高尔夫,然后通过积极的练习,把身体的各个僵硬的关节、韧带、肌肉打松,打开了,这个过程一般需要半年至一年,视此人的身体条件和练习的量来定;第二个阶段才是学习完整挥杆技术的最佳时机,才可以依靠有经验的教练,根据这个学员的身体条件,制定最合适的动作,来实施教学,基本可以一步到位。

   我为什么这样说,其实很多有年头的球友,都有这样的经历,初期学习的阶段,因为兴趣高涨,打得很多,成绩进步飞快,开球特别远,然后,某一天突然距离没有,成绩一落千丈,很是痛苦,有的人就此与长距离说再见了。这里面的道理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因为高尔夫是一个讲究上下半身,反向拧转的非常规动作,如果一开始就学动作,大多是学学手上动作(练习场的大多数教练都这么教),因为身体没有打开,有些初学者很容易达到这种反向拧转的效果,打出去的球很远,也稳定,但是一旦身体打开,柔韧性增加爱很多,原来反向拧转的点,就不存在了,需要寻找新的点,这个新点需要配合全新的配套动作,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建立起新的平衡,大多数人是接受不了长时间的坏成绩的干扰,总想回到美好的从前,于是,在新的更好的身体条件下,去寻找旧的拧转点(也是平衡点),新旧点不断冲突,想打好球就成了奢望。

   大家都知道急功近利不好,但是,现在这个社会什么的追求快,越快越好,甚至不屑使用不正当的手段,但是,高尔夫是一个和自己的较劲的运动,想要真正打好,不自己骗自己,只有按部就班,所以,我认为学习高尔夫的全挥杆动作,只有在身体完全打开(柔韧性拉开到极限)的情况下,学习完整的动作,这样才可以将个性化的挥杆模型建立起来,对身体的各个关节进行定位,经过反复练习,最终打出最好成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