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马乔注定失败是我的最直接的判断,不是基于他曾经的能力,而是基于中国足协的选帅思路,因为中国足协至今执迷不悟,死不悔改,一条道走到黑。这是一个很好理解的思路,一种正确的指导思想,加上正确的工作方法,严谨的管理系统,再加一点点运气,必然收获最好的结果,但是,如果思路歪了,方法错了,管理乱了,再加运气差,结局自然悲惨。
中国足球目前的结局实在悲惨到不行,可是,也没看到他们总结曾经的思路、方法、管理,什么都不变,叫我拿什么期待“卡马乔的神话”。
我觉得如果中国足协想要通过外教来振兴中国足球,首先要做的是为“米卢树碑立传”,研究一下,米卢成功的原因所在,那是我们中国足球唯一的“成功之父”,这是何等的弥足珍贵,因为中国足球拥有太多的“成功母亲的失败”,一次次泣血的失败历史,不仅没有成为成功的奠基石,反而成了胡里糊涂的混年月的流水账,洞中方一日,世上一千年,闭关而出之时,除了恐韩症依旧,日本足球已经踢出了行云流水一般的令我汗颜的足球,那个见一次灭一次,灭他没商量的“小日本”,怎么就不知不觉中高大起来了?
我都不理解,在中国足球历史上如此“唯一”重要的一次非常的胜利,怎么就轻描淡写的浮云了。你可以对米卢看不顺眼,但是你不可以忽略米卢所做的事情,那是中国足球赖以成功的经验所在,那是中国足球最宝贵的(成功经验)财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到,中国足球的工作方法还停留在“对人不对事”的阶段,什么时候过渡到“对事不对人”,那就是很大的进步,那才是中国足球的希望。
中国的外教请了太多,从国家队到俱乐部,什么人都有,除了米卢都以失败告终,留下了什么,糊里糊涂,什么也没留下,我影响最深的是,第一任斯拉普纳的足球名言“如果你们不知道球往哪里踢,就往球门踢”,感情第一任外教就发现,中国的足球不知道球往哪里踢?足球是需要踢进对方球门的,即使这个问题到现在亦是中国足球的最大难题之一,常常场场不射,但是身体不好,后劲不足,总是以抽筋为比赛结束的标志。球往球门里踢的问题,已经变成了一个类似“哥德巴赫猜想”一样的中国式难题。
我要给米卢总结,这是后话,但是我想说,就以现在的思维,如果前面没做好,又不总结,一味蛮干,结果会好吗,自然万万不能。
有成功的经验,偏偏象怕鬼养的回避,好像很有城府的样子,结果只能让成功远离自己,远离成功,也就只能亲近失败了,所以,中国足球还要再失败之路上一直走下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