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几乎全程走完的京门铁路(八)丁家滩-色树坟

(2013-11-05 23:38:38)
标签:

杂谈

    京门铁路从丁家滩向北,沿着永定河岸,经过下苇店乘降所然后掉头向南,下穿丰沙铁路,经韭园乘降所,然后到达色树坟车站,绕出一个巨大的omega型。这一段路线长约10公里,6至10号隧道在这一区间。
    这一段线路非常能代表京门筑路时期的修路水平——遇山绕山,遇水绕水,线路极其曲折,京门铁路过了五号隧道(418米长)后,向北拐向丁家滩站,然后一路绕山,再向南到达韭园乘降所,如果铁路线过了五号隧道后,直接向西开凿一条隧道到达韭园乘降所,则可以使线路节省约6公里的距离,但是这一条隧道长达约1050米,是最长的五号隧道的两倍多,这在当时是难度巨大的。下图中,红线是京门铁路,亮色的绿线是丰沙铁路,可以看出丰沙已经明显的截弯取直了。
    
    这是我曾经画的一张地图,黑线铁路,红线丰沙
    从丁家滩到色树坟区间我并未全程上线行走我行走的只是下图中蓝色的轨迹(也就是上图中的白线),从丁家滩开始下行的5公里我并没有上线行走,这是京门全程我没有上线行走的部分,这也是本次行走最大的遗憾。不过这一区间我曾经多次骑车经过,下图中的黄线即是我曾经多次骑车的轨迹,与京门靠得那么近,这五公里区间的线路沿山壁开凿,风景优美,以及下苇店乘降所是否尚有遗迹可寻?都未能亲自探寻,甚是可惜。另外对于实际行走的蓝线,实际上是爬了一个小山头,取了近道,而这正是京西古道的一部分。数百年以来,永定河畔春去秋来,衰荣更替。
http://s1/mw690/0025vlV5ty6E8GgXlrW00&690

     这一区间我是与论坛的十几个同好一起行走,从丁家滩站开始,直接向西,沿京西古道的石板路而上,到一个小山头俯看京门、丰沙和永定河。上升途中,与丰沙再次交汇,这是丰沙12号桥
    古道的石板路,过去的交通主要靠螺马,马掌铁蹄与石板相磕,在石板上留下深深的蹄印
http://s11/mw690/0025vlV5ty6E94CU2AW5a&690

    上到小山头,正看能够清晰的看到已经干涸的永定河,以及东西两岸的京门铁路、109国道,以及上跨永定河的丰沙铁路上下行,下图拍摄方向指向西北,右侧的单线铁路即是京门,京门从丁家滩站向北后到达下苇店乘降所又拐向南而来,从徒步翻山的距离不过数百米
    从地图上看,亮绿色的线是丰沙,红线是京门,蓝线是实路行走路线。注意这一段可以出京门如今的线路是从东侧下移而来,并可看到数个弃用的隧道口
http://s11/mw690/0025vlV5ty6E96Tuvwe4a&690

    丰沙过车十分频繁

http://s10/mw690/0025vlV5ty6E94VtKVH19&690

http://s6/mw690/0025vlV5ty6E94VyjNr85&690

http://s5/mw690/0025vlV5ty6E94VDDyA14&690



    离了小山头向京门下撤下撤途中,可遥见7号隧道,并可以看出这一段的路基在岩石之上开凿出来
    回望京门上行方向,这是与丰沙交汇的一段,京门建造时间早于丰沙,原来路线更靠近山体,并有数个隧道。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丰沙时,由于线路冲突,将京门线路下移了数米(即更加靠近永定河),同时废弃了数个隧道,下图中最上方的黑洞即是弃隧之一,隧道口有一个小的塔状碉楼,为日本占领时期所建工事。可以看出,修建丰沙线之后,原京门线路净高不够,只有下移
http://s1/mw690/0025vlV5ty6E95twIsU20&690

    下到京门线路
    沿线路上行,探弃隧和京门与丰沙交汇处,从下图可见原路线与新路线很近

    进入到弃隧内部,原有隧道弃用之后,只是拆除轨道和道床,并未封堵
http://s14/mw690/0025vlV5ty6E95RZAAd5d&690

    尽头
    逆京门而上,很快接近与丰沙的交汇处,丰沙上行继续过车
http://s7/mw690/0025vlV5ty6E96oJvU2a6&690

    丰沙的主力8K
http://s6/mw690/0025vlV5ty6E96p90q115&690

    桥下的棳椹熟了,有的树上的酸,有的树上的甜
http://s14/mw690/0025vlV5ty6E96qki737d&690

    这一段的铁轨已经磨损十分严重,内侧磨损过度后,会换一个方向,内侧换外侧,继续使用
http://s7/mw690/0025vlV5ty6E96qH61o36&690

   上到丰沙,线路笔直
http://s1/mw690/0025vlV5ty6E96uejf2e0&690

    在丰沙线上看京门上行方向(左侧线路),右侧露出了一点小口的是京门的另一个弃隧,画面前方的碉楼即是日本占领时期所建,早已废弃
http://s1/mw690/0025vlV5ty6E96uj28Mf0&690

    下到路线,继续沿京门上行,探索完另外两个弃隧,然后调头,继续沿京门铁路下行方向行走。这是向下行方向看丰沙与京门交汇处,下面是京门,而过车的是丰沙上行
http://s6/mw690/0025vlV5ty6E979GcFTf5&690

    沿京门向下行行走
http://s5/mw690/0025vlV5ty6E97b4kQI04&690

    进入到京门7号隧道回望来路
http://s7/mw690/0025vlV5ty6E97b9Zxcc6&690

    然后来车,一列货列
http://s16/mw690/0025vlV5ty6E97beCTl9f&690

    7号隧道与8号隧道紧挨,过了8号隧道之后回望
    过了8号隧道后铁路东侧山腰有一溶洞,甚深,入口狭窄,内宽敞,极冷
http://s12/mw690/0025vlV5ty6EiqIf2Nt8b&690

    过了8号隧道很快接近韭园乘降所,这是在山腰上俯看前方的韭园乘降所,建在弯道之上,已经鲜有遗存
http://s9/mw690/0025vlV5ty6EiqAAYBi58&690

    正赶上韭园乘降所道边护栏维护,刚刷上漆
http://s13/mw690/0025vlV5ty6EiqBgMu81c&690

    过了韭园乘降所后,京门沿永定河南岸蜿蜒,并在东石古岩附近经过9号、10号隧道
http://s16/mw690/0025vlV5ty6EiqIlxi73f&690

    过了10号隧道,很快接近色树坟站,色在当地人口中念作“晒(3声)”
http://s3/mw690/0025vlV5ty6EiqFfvns82&690

    色树坟和石古岩都是古村,村内景观也好看
http://s7/mw690/0025vlV5ty6EirE9UVM36&690

    色树坟站牌
http://s13/mw690/0025vlV5ty6EiqJTlTu1c&690

    以上照片均为2012年所拍,今年行走又去了趟色树坟站,这是站旁民居
http://s8/mw690/0025vlV5ty6Eis95zIXd7&690

    站牌
http://s10/mw690/0025vlV5ty6EisamTC909&690

    站房
http://s15/mw690/0025vlV5ty6EisaxjKC2e&690

    丁家滩至色树坟区间结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