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全程走完的京门铁路(六)门头沟-野溪

标签:
杂谈 |
现在的京门铁路修建之初分为两段,京门和门大(门斋)。1907年3月,京门正式开工,11月6日通车至三家店,翌年9月通车至门头沟。门大(门斋)则由门板线和清斋线组成,其中板是板桥,即今天木城涧,清是清水涧,斋是斋堂。
斋堂煤矿位于北京西郊宛平县境内,距门头沟百余华里,煤质优良,藏量丰富。京门支线建成后,京津一带的煤商纷纷要求在斋堂开办煤矿并集资修建斋堂铁路,自1912~1917年多次呈文立案。但是,由于京张铁路关沟段的改善问题还有争议,路线还未最后确定,而煤商呈文立案的铁路走向又恰恰与关沟段的改线有所牵连,因此一直未得到批准。1919年,官商合办斋堂煤矿公司成立。这时,关沟段改线的争论已经平静。于是,该公司便很快拿到了施工执照。翌年11月,该公司以“宽轨路长工大”为理由,请求准其先建窄轨。获准后,在北京成立门斋铁路公司,负责筹建工作。两年后,由于资金短缺而且板桥已经出煤,于是,决定先修门板线并建成标准轨距,以便与京绥铁路联运。门板线由门头沟站0.300公里处分岔后,沿永定河右岸蜿蜒而上,在清水涧附近跨清水涧沟,循其左岸至大台村,再跨回右岸而至板桥,长34.080公里。1924年5月1日采取包工形式开工,1927年7月1日竣工通车。
门板线通车后,门斋铁路公司继续修建轨距600毫米的清斋线。清斋线自清水涧循永定河至傅家台,然后沿其支流清水河而上,经雁翅而至终点斋堂,长35公里。1929年秋铺轨至傅家台,1931年冬到达斋堂矿区,仍称门斋铁路。
七七事变后,日军进据京津,控制铁路,组织军运。1939年4月设立了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同年8月组织华北开发株式会社,积极筹划修复该线。同年10月,在强行与门斋铁路公司订立租借合同后,该线立即开工。1940年1月19日,门头沟至大台村修复通车,5月20日正式营业并与平门支线合并,改称大台线,由华北交通株式会社统一管辖。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交通部将该线划归平津区铁路管理局管辖。但是,由于战争的破坏,该线一直处于瘫痪状态。
以上信息摘自《中国铁道建设史略》,需要补充二点:一是京门线和门大线虽在门头沟共站,但是最初两条线路并不共轨,也就是门大线运来的煤炭,需要由工人卸车、搬运,再到京门线上装车,而两条线路相距数百米;二是清斋段铁路并不是一条永久性铁路,线路沿永定河滩修建,受洪水影响,每年汛季会临时拆除铁轨,抗战结束后,这段受破坏的线路并未修复,至今也无没有踪迹可寻。
从门头沟出站后,经过车站北咽喉,门大线在京门以西一路向北,沿山傍水开始缓缓爬坡,约6公里后到达野溪车站,海拨从100米爬升至150米。
http://s6/mw690/0025vlV5ty6DVZ5xaBf95&690
出站后回望,已经开始下雨:
http://s8/mw690/0025vlV5ty6DW2CxFXh17&690
好在很快走到了西坡道口,在道房底下避雨,这是非常老旧的电话机了,仍在使用,拿起来就能跟门头沟站通话
http://s15/mw690/0025vlV5ty6DW2DcaVUfe&690
这条线被命名为门大线,但里程起点又是从五路起算的
http://s9/mw690/0025vlV5ty6DW6VxeqI78&690
雨很快停了,和道口值班员道别后继续上路
http://s16/mw690/0025vlV5ty6DW2EWoI77f&690
回望西坡道口
http://s15/mw690/0025vlV5ty6DW75Nuou4e&690
很快来到三家店工务段门头沟线路车间,它与正线平行,位于正线以西,距今天的门头沟站约三百米的距离,本人猜测它即是曾经的门大线的门头沟站所在,后来京门线与门大线接通之后,门大线的站房才与京门线的门头沟站合并。如下图,红线是京门-门大线,棕线是通往圈门的2公里的支线,绿线是从钢瓦厂道口岔出的通往门头沟线路车间的线路
http://s12/mw690/0025vlV5ty6DXMU4Mbh1b&690
通向线路车间的铁道已经废弃,但是仍可看到很多遗迹,比如下面这座桥,上面标有1927,应当是最初修建门大线时所建,如今上面已经建了房屋,八十余年的历史
http://s3/mw690/0025vlV5ty6DW75OPwm82&690
远处阳伞即是线路车间的一条铁道入口,铁门紧锁,门口被水果摊贩位占了位置。左侧已被拆了屋顶的房子应当是曾经门大线的站房
http://s7/mw690/0025vlV5ty6DW76ftOKc6&690
已经被拆得一片狼藉,一条铁道线在见证城市的毁灭与更新,而在这之间被渐渐遗忘
http://s9/mw690/0025vlV5ty6DW74MFMk38&690
再沿线路向前,线路东侧有一大片村落被拆除
http://s12/mw690/0025vlV5ty6DW76kVM76b&690
很快就来到钢瓦厂道口,照片右下角的道岔即是通向前述线路车间的,但是岔出的铁道已经明显荒弃数年
http://s13/mw690/0025vlV5ty6DW89Fbdiac&690
http://s4/mw690/0025vlV5ty6DW7ZW8MP13&690
回望钢瓦厂道口,也是破旧废弃的房屋,但很有特点,是已有数十年的传统民居,注意这一段的枕木已经下陷,在永定河特大桥上遇到巡道工告诉我,门大线在这一小段很容易脱轨,因为地基很软,雨季易出事
http://s1/mw690/0025vlV5ty6DW81IPg460&690
继续向前,拐过九龙山,就来到永定河畔,也就能看到横跨永定河的丰沙线
http://s7/mw690/0025vlV5ty6DW8DwlOmf6&690
京门下跨丰沙,近处的桥是丰沙上下行,而远处的是西北环线与丰沙的联络线
http://s10/mw690/0025vlV5ty6DW8EGvjj59&690
爬上丰沙线看会车,顺带休息一会,给看车装备拍了一张照:帽子、雨伞、背包、GPS、水、一台胶片机、香蕉、另一顶帽子
http://s3/mw690/0025vlV5ty6DW8FP3Vwf2&690
丰沙上行来车,悄无声息
http://s13/mw690/0025vlV5ty6DW8GjzL6fc&690
丰沙永定河大桥,下行客车,远处的斜拉桥即为六环
http://s1/mw690/0025vlV5ty6DW8Hv2xOf0&690
远处是香山,山下为六环,左侧是西北环与丰沙联络线,下方是109国道,门大与109国道平行,没有进入画面
http://s13/mw690/0025vlV5ty6DW8IWnqAbc&690
这是05年时期的卫星影像,右下角是从三家店车站拐上来的京门线,然下跨越永定河到到门头沟,再沿永定河西岸向北下穿丰沙铁路,丰沙铁路则直接从三家店古村南南面跨过永定河,走线较直
http://s3/mw690/0025vlV5ty6DXNb7qZY02&690
你轰然驶入我的生命,而我终将悄然离去
http://s14/mw690/0025vlV5ty6DW8K8dchcd&690
从丰沙下到京门,继续向前,22公里处,回望丰沙
http://s3/mw690/0025vlV5ty6DW9XYI2S12&690
经过一段略微沉闷的缓上坡后,进到山里,景色好了起来
http://s13/mw690/0025vlV5ty6DWa0Ue7y0c&690
道碴也很好看
http://s8/mw690/0025vlV5ty6DWa0TJ7Va7&690
这也是在京门永定河桥上的那位巡道工给我提到的京门线上不一样的设备,这个形状的鱼尾板不如有何特殊之处,一路所见三四次
http://s5/mw690/0025vlV5ty6DWa2K1Fi74&690
在到达野溪站之前的这一段线路都非常清静
http://s6/mw690/0025vlV5ty6DWa3UGEta5&690
到达野溪道口
http://s8/mw690/0025vlV5ty6DWa5kVFR77&690
http://s14/mw690/0025vlV5ty6DWa6z7XL9d&690
野溪道口离野溪车站约一公里的距离,这一段区间道旁绿植长势极好
http://s13/mw690/0025vlV5ty6DWa7fee85c&690
http://s12/mw690/0025vlV5ty6DWa8fKIj3b&690
其实整条线路还是以胶片机拍摄居多,亮个相
http://s9/mw690/0025vlV5ty6DWa9maYU88&690
这小花非常美好
http://s12/mw690/0025vlV5ty6DWaaZcIr6b&690
非常漂亮的废弃铁轨
http://s10/mw690/0025vlV5ty6DXQk47pf19&690
距野溪车站只有四百米了
http://s13/mw690/0025vlV5ty6DWacieCM8c&690
安静极了——然后,就听到了让人激动的声音——野溪车站方向有来车的动静
http://s13/mw690/0025vlV5ty6DWadEUJS4c&690
果然,从弯道尽头出现了
http://s3/mw690/0025vlV5ty6DWaf0Ats62&690
退到路边,空间很小的。在京门线上很难遇到车,每次会车,都会非常激动
http://s10/mw690/0025vlV5ty6DWag33zr49&690
经过一个弯道,就到了野溪车站
http://s5/mw690/0025vlV5ty6DWbgjohua4&690
进站之前有一块老式的路标,由整块石头雕成,一面写着数字7,另一面已经破损
http://s9/mw690/0025vlV5ty6DWbgqw1Wc8&690
http://s4/mw690/0025vlV5ty6DWbqj6mv33&690
25公里标,远处的房屋看风格应当是曾经的站房,不过如今已经住着一户人家
http://s4/mw690/0025vlV5ty6DWbgPY79b3&690
回望野溪的东咽喉,左侧是一条废弃已久的厂线,工厂离野溪站非常近
http://s5/mw690/0025vlV5ty6DWbgYldG64&690
http://s7/mw690/0025vlV5ty6DWbhbaEm46&690
野溪站的运转室上的这块牌子至今仍保留着日文
http://s3/mw690/0025vlV5ty6DWbhdzhg02&690
运转室房屋由石头砌成,房屋风格也不算中式的风格,高大。另外运转室门口的雨棚上有一只很淡定的猫,我去了两次它都在上面睡觉
http://s13/mw690/0025vlV5ty6DWbnou2U7c&690
野溪站牌
http://s11/mw690/0025vlV5ty6DWbttBfYfa&690
正面一张
http://s6/mw690/0025vlV5ty6DWcaoQYZf5&690
http://s5/mw690/0025vlV5ty6DWbtMBKYe4&690
http://s12/mw690/0025vlV5ty6DWbtRvJx4b&690
第一次来时所拍的东咽喉
http://s14/mw690/0025vlV5ty6DWbugXbDbd&690
东咽喉的野花
http://s10/mw690/0025vlV5ty6DWbuAoEVa9&690
门头沟至野溪段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