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离开上海的当天,我们来到中国馆,又见中国红那种心情就像背井离乡的游子重归故里,感觉非常亲切。华冠耸立的中国馆依然那么红,周围依然是人来车往,明媚的阳光伴随凉爽的微风,气候依然那么舒适宜人。购票,安检,一切流程依然没有变,周围的游客也依旧让我们感受着后世博的热情,有点不和谐的音符就是那些骗人的票贩子,不知道管理部门为何能容忍这些人如此违法乱纪,在她们手里20元的门票每张至少加价10元。呼唤“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记得2010年的9月,与同学相约世博,跟团参观中国馆排队就用掉了2个多小时。一年后的今天,虽然没有了世博期间的喧嚣,参观的游人仍然络绎不绝,不过这次排队大约用了十几分钟,真是美极了。走进正厅,中国馆的三个原有展示层“东方足迹”、“寻觅之旅”和“低碳行动”一如既往地等候着我们。其风貌和展品基本保持了世博会期间的原状,走入馆内,沿着熟悉的道路,《和谐中国》依然感动着我们。穿过“岁月回眸”映入眼帘的依旧是《清明上河图》。没有了拥挤与喧嚣,细细的品味这幅世人瞩目的巨型画卷,原来下边这条蜿蜒盘旋的清澈河流里也不时的变换着各种图案。在清明上河图的对面,“国之瑰宝”展区的“秦俑馆一号铜车马”已经没有了站岗的警卫,据说摆放的是复制品。再向前走,我们乘上梦幻的轨道车,依然充满惊喜,行程未变,但速度要比世博期间的慢,有机会留下更多的美好瞬间。继续向前“低碳行动”展区,依然展示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继续着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式的回答”。又一次品读中国馆,从现代、到古代、再到未来,中国馆浓缩的上下五千年的经典,给我们最大的感觉还是“震撼”!
走出中国馆,在纪念品销售处,我们听说沙特馆9月28日重新开放,很遗憾又一次错过了“月亮船”。值得庆幸的是这次来上海没有错过中国红,最近在报上看到消息,先后共计开放了452天的世博会中国馆正式宣告落幕,10月10日起,中国馆将正式闭馆。中国馆里的镇馆之宝——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将会继续以巡展的方式让更多的海内外观众看到。能搭上中国馆的末班车,实乃万幸也!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