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5月5日我们离开泰山乘D77次到达此行的最后一站——青岛疗养院,6日全天疗养院组织我们检查身体、开会学习、保健知识讲座。7日8日分两批组织疗养员崂山游。
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山光海色,道教名山。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因此,古时有人称崂山“神仙之宅,灵异之府。”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这些活动,给崂山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7日早8点从疗养院出发,9点半到达,购票后开始登山。出发时天就有些阴,院负责人很认真的告诉大家,听了天气预报,当天崂山地区阴转晴。走出大约1小时,觉得天色黑的吓人,突然电闪雷鸣,吓的我们赶紧关闭手机,姐姐忙帮助小孙子穿雨披,大家正在忙碌中大雨哗然而下,真是迅雷不及掩耳,简直是一场暴雨夹带着冰雹,尽管拿着雨伞,也就那么一瞬间我们就被淋成落汤鸡,而此时正在山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找不到一点遮风挡雨的地方,只能硬着头皮向上爬。雨大路滑,好不容易看到一处卖凉粉的小吃部,仅有的小凉棚早已人满为患。大雨持续约十几分钟慢慢的停下来,我们坚持继续向前攀登,雨过之后湿透的衣服顿觉丝丝凉意,小孙子嚷嚷裤子湿了很难受,没办法只能挽起裤管,好在爬山消耗能量一会就驱走了寒凉。终于攀上当天要登的高峰觅天洞,为了鼓励小孙子给他购置一款木制大刀。哈哈!小孩子很容易满足(事实上那里真没什么好买的),拿起大刀就冲进山洞。
觅天洞是一处集幽深、奇险、雄伟于一处的通天奇洞。由峭壁间的多块巨石叠垒而成,高30余米,上下共5层,洞口夹在两面峭壁之中,洞额“觅天洞”三个字为刘开渠先生手书。洞内盘旋曲折,险怪离奇,扑朔迷离,忽而幽暗,忽而异境天开,变幻无穷。登此洞需自备手电照明,有几处要手脚并用攀爬,通道基本是单行道,而且有的地方非常低矮狭窄,也许超重量级的胖人都无法通过。没想到姐姐的小孙子居然爬过了这段艰难曲折的路来到洞顶,站在洞顶远远望去山色迷蒙,海域朦胧,雨雾茫茫的天空挡住了所有的视线,向下也只能看到近处海边,远山则是一片雾霭。洞顶两处峭壁上刻的“咫尺天涯”和“洞幽玉雨草自湿,山高无雨暑自消”,分别由现代美术理论家蔡若虹、邹大箴所题。原路返回,才发现一路上仅有2处景观,一处是寿字石刻,不同笔体及风格的寿字刻满了山路一侧的山石上。另一处是犹龙洞大概还需要攀登一段路程才能到达,时近下午1点,按规定我们已没时间游览此景了,只好返回。
这一天游览崂山用了三个半小时的时间,实话说不是很爽,赶上一场暴雨加冰雹,看了一处景观,对崂山似乎无甚感性。回来后百度一下崂山,却原来崂山有12大景观,包括:1.【巨峰旭照】;2.【龙潭喷雨】;3.【明霞散绮】;4.【太清水月】;5.【海峤仙墩】;6.【那罗佛窟】;7.【云洞蟠松】;8.【狮岭横云】;9.【华楼叠石】;10.【九水明漪】;11.【岩瀑潮音】;12.【蔚竹鸣泉】。有4条游览线路,其中陆路三条(南线,东线,北线),水路一条。南线:太清宫--明霞洞--上清宫--龙潭瀑;东线:太平宫--觅天洞--那罗延窟--白龙洞--犹龙洞--华严寺--白云洞--棋盘石;北线:北九水涧谷--骆驼峰--将军崮--金色望月石--飞来石--飞风崖--连云崖--瀑音瀑--蔚竹庵。哇!我们连冰山一角都没看到,真遗憾!难怪一路上都没碰上旅游团,基本上是散客。应该说这条线路我们还有很远的路程没走,看来这是疗养院为节约开支自选的路段。不管怎么说与崂山也是一次亲密接触,对这座唯一在海边拔地崛起的道教名山有了点了解,就算初识崂山吧。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