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聚长春——游长白山(2)

标签:
同学游记杂谈 |
分类: 旅游 |
雨中游长白山
下了大巴,我们开始向长白瀑布和小天池进发。第一次走进雨中的长白山,还真是别有情趣,天地间雾茫茫的一片,长白山也仿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山色朦胧,云雾缭绕,如丝的小雨从空中降落,雨点是那样小,雨帘是那样密,像天庭飘下来的千万条银丝,荡漾在半空中,迷迷漫漫的笼罩了群山,也完完全全的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能见度大约几米远,普通相机拍出的照片只能看见镜头前面的人物,几乎看不到背景。即使用徐小明徐大哥新购置的高级相机拍出的景深也是灰蒙蒙的。进山时被告知不能拿雨伞,因为风大,容易被连人带伞一起刮走,所以徐大哥可爱的相机一点遮风避雨的物件都没有,着实惹人心痛呢。
蒙蒙细雨在不停的下着,游人很多,雨披、雨衣五颜六色,給这雨中的风景平添了许多色彩。上了一个高坡,眺望瀑布。山口的瀑布被大团的云雾笼罩着,半山腰以上淹没在厚厚的雾霭里。有些担心,可别瀑布也看不见,那可真是枉虚此行了。
走在铁板或木板铺就的通道上,嗅着林莽的芬芳,忽忽悠悠的,很是惬意。我们这支近20人的队伍也已分散开来,大家前后呼应着来到温泉区,雨中的温泉依然热气蒸腾,咕咕冒着水泡,硫化物形成的黄色岩融上是一层深绿的青苔,空气中一股硫磺的味道。温泉最高温度可达87度,可煮熟鸡蛋,在这里我们又一次品尝了温泉水煮的鸡蛋。天气很冷,尽管我们出发时将所有能穿在身上的衣服都武装上了,仍不能遮挡丝丝寒意,在冰冷的雨的世界里,我们的鞋子和裤腿都被雨水浸湿了,温泉也没能打动我们,不过游人中真有不少勇敢者在这里脱下鞋子泡温泉,听说常年洗温泉浴,可治疗皮肤病。我下到水边伸手试了试,水温很烫手,离开水也很冻手,不冒风险应该是最正确的选择。过了温泉区,来到幽谷,往前没了通道,远远的听见瀑布的轰鸣声,如果是晴天可以继续前行,更接近瀑布观赏,今天被告知不能再走了,前方路滑不安全。瀑布附近仍然云雾缭绕,白雾掩映,高达68米的瀑布,仿佛从天上斟下,飞流倒挂,轰鸣如鼓,白沫飞迸,溅起千堆浪花,顺流而下,我们在这湍急的溪流边匆匆的拍了几张照片沿路返回。
又走了很远,进入一片岳华林,沿山路攀上去,便来到小天池,隐在幽静岳桦林中的小天池,海拔1780米,湖面呈圆形,面积5380平方米,水深10余米。人们曾为它起了不少名字,如银环湖、长白湖等等。小天池十分幽静,深绿色的一潭碧水被阴云笼罩着,四周景色幽深,水面如镜,隐约可见倒映着的山光树影。幽静的小天池蕴藏着两个“谜”。一是小天池没有出水口,不论是干旱,还是暴雨,总是水平如镜,波澜不惊,一付不与世界纷争的脾气。如果你有兴趣绕小天池走一圈,除了发现多处注入的溪流之外,找不到出水口;二是小天池中生活着一种只有在北极地区才能生存的极北小鲵,不知这种生活在北极的珍稀物种如何繁衍在长白山的幽谷中。小天池附近有长亭,不远处还有药王庙,据说有病的人去拜一拜很灵验的,坐在亭内,正好观看小天池,位置极佳。
走下小天池,沿着路牌指示方向继续前行,树林幽暗,只一条比较狭窄的木栈道扭曲向前,伸展在同样扭曲向上伸展的岳桦林中。木栈道旋转向下,一路引着我们循水声下到谷底。一汪琼池映入眼帘,这便是绿渊潭,绿渊潭位于长白山脚下岳桦林景观带内,因岳桦荫翳,潭水碧绿深窘而得名。一股几米宽的瀑布如一条玉带飞泻而下,砸在下面的巨石上,珠花滚玉般地飞溅着。这飞流直下的瀑布,最高落差达26米。瀑布下即是碧玉般的潭水,潭水中有彩色的游鱼。任凭周遭的瀑布与游人怎样的喧闹,绿渊潭却清静得如同淑女。听说,到了冬季,这瀑布便凝固成冰瀑,别有一番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