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聚长春——游长白山(2)

(2011-01-13 23:17:18)
标签:

同学游记

杂谈

分类: 旅游

雨中游长白山

               ——2010年金51班同学游记之四

  10月4日早6点30分出发,天有些阴,10点左右到达长白山北坡山门时,小雨已经下个不停。我们匆忙购置了雨具,走进山门,乘上园内的旅游大巴,最先听到的是因下雨,天池暂不开放的坏消息,当然也留给我们一线希望,如果雨停了天池仍然欢迎游人。大概是过了旅游旺季吧,和上次来长白山大不相同,这次大巴内没有导游介绍,也没有播放长白山风光片,窗外满山迷蒙,车内一片寂静,空气中弥漫着沉闷,也许人们都在默默的祈祷,祈祷太阳快快露出笑脸,不枉游人们千里迢迢。

 下了大巴,我们开始向长白瀑布和小天池进发。第一次走进雨中的长白山,还真是别有情趣,天地间雾茫茫的一片,长白山也仿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山色朦胧,云雾缭绕,如丝的小雨从空中降落,雨点是那样小,雨帘是那样密,像天庭飘下来的千万条银丝,荡漾在半空中,迷迷漫漫的笼罩了群山,也完完全全的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能见度大约几米远,普通相机拍出的照片只能看见镜头前面的人物,几乎看不到背景。即使用徐小明徐大哥新购置的高级相机拍出的景深也是灰蒙蒙的。进山时被告知不能拿雨伞,因为风大,容易被连人带伞一起刮走,所以徐大哥可爱的相机一点遮风避雨的物件都没有,着实惹人心痛呢。
 蒙蒙细雨在不停的下着,游人很多,雨披、雨衣五颜六色,給这雨中的风景平添了许多色彩。上了一个高坡,眺望瀑布。山口的瀑布被大团的云雾笼罩着,半山腰以上淹没在厚厚的雾霭里。有些担心,可别瀑布也看不见,那可真是枉虚此行了。
 走在铁板或木板铺就的通道上,嗅着林莽的芬芳,忽忽悠悠的,很是惬意。我们这支近20人的队伍也已分散开来,大家前后呼应着来到温泉区,雨中的温泉依然热气蒸腾,咕咕冒着水泡,硫化物形成的黄色岩融上是一层深绿的青苔,空气中一股硫磺的味道。温泉最高温度可达87度,可煮熟鸡蛋,在这里我们又一次品尝了温泉水煮的鸡蛋。天气很冷,尽管我们出发时将所有能穿在身上的衣服都武装上了,仍不能遮挡丝丝寒意,在冰冷的雨的世界里,我们的鞋子和裤腿都被雨水浸湿了,温泉也没能打动我们,不过游人中真有不少勇敢者在这里脱下鞋子泡温泉,听说常年洗温泉浴,可治疗皮肤病。我下到水边伸手试了试,水温很烫手,离开水也很冻手,不冒风险应该是最正确的选择。过了温泉区,来到幽谷,往前没了通道,远远的听见瀑布的轰鸣声,如果是晴天可以继续前行,更接近瀑布观赏,今天被告知不能再走了,前方路滑不安全。瀑布附近仍然云雾缭绕,白雾掩映,高达68米的瀑布,仿佛从天上斟下,飞流倒挂,轰鸣如鼓,白沫飞迸,溅起千堆浪花,顺流而下,我们在这湍急的溪流边匆匆的拍了几张照片沿路返回。
 又走了很远,进入一片岳华林,沿山路攀上去,便来到小天池,隐在幽静岳桦林中的小天池,海拔1780米,湖面呈圆形,面积5380平方米,水深10余米。人们曾为它起了不少名字,如银环湖、长白湖等等。小天池十分幽静,深绿色的一潭碧水被阴云笼罩着,四周景色幽深,水面如镜,隐约可见倒映着的山光树影。幽静的小天池蕴藏着两个“谜”。一是小天池没有出水口,不论是干旱,还是暴雨,总是水平如镜,波澜不惊,一付不与世界纷争的脾气。如果你有兴趣绕小天池走一圈,除了发现多处注入的溪流之外,找不到出水口;二是小天池中生活着一种只有在北极地区才能生存的极北小鲵,不知这种生活在北极的珍稀物种如何繁衍在长白山的幽谷中。小天池附近有长亭,不远处还有药王庙,据说有病的人去拜一拜很灵验的,坐在亭内,正好观看小天池,位置极佳。
    走下小天池,沿着路牌指示方向继续前行,树林幽暗,只一条比较狭窄的木栈道扭曲向前,伸展在同样扭曲向上伸展的岳桦林中。木栈道旋转向下,一路引着我们循水声下到谷底。一汪琼池映入眼帘,这便是绿渊潭,绿渊潭位于长白山脚下岳桦林景观带内,因岳桦荫翳,潭水碧绿深窘而得名。一股几米宽的瀑布如一条玉带飞泻而下,砸在下面的巨石上,珠花滚玉般地飞溅着。这飞流直下的瀑布,最高落差达26米。瀑布下即是碧玉般的潭水,潭水中有彩色的游鱼。任凭周遭的瀑布与游人怎样的喧闹,绿渊潭却清静得如同淑女。听说,到了冬季,这瀑布便凝固成冰瀑,别有一番美丽。

  离开绿渊潭时看到路的左侧一棵枯树,写着真的还想再活500年,右侧的枯树上则挂着千年等一回的字样,感觉很特别,其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么优美的环境,千年等一回并不久远,再活500年也不是很长,树都如此,何况人乎!

    一路走下来,我最佩服的就是老邰的双亲了,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家居然和我们一样走过这崎岖陡峭的山路,真希望我们到了这个年龄也可以像两位老人家一样还有能力出游。新年马上到了,让我们送上最真诚的祝福,祝愿两位老人家在新的一年里如意吉祥!福寿安康!

  简单的用过午餐,我们开始游地下森林。由于天冷路滑,两位老人家和老田、宝明、秀华(三人2007年曾经来过)决定不去了,其余的人果断的向地下森里进发,如果说长白山很多景点让人感到美的话,那么“地下森林”更多地体现着奇和险,这片神秘莫测的林莽,能让久居城里的人充分满足回归自然、猎奇探险的愿望。“地下森林”又称火口森林、谷底林海,是长白山海拔最低的风景区。窄窄的曲曲弯弯的木栈道一直向下走,很快就深入到了“地上”原始森林腹部。只见周围全是粗大挺拔、高耸入云的大树,到处布满了苔藓、地衣和裸露的树根,多年的粗大树木倾斜着、横躺着,原生态地卧在那里。还有些大树树皮已剥落,筋骨裸露,枯枝累累,虽然没有了鲜活的生命,但在绿色的海洋中,在莽莽的丛林里,它们依然挺立威武的身躯,将自己站成一座座丰碑。

  在满是草木清香的森林中穿行,几分原始森林的神秘,几分潮漉漉的古木味道,让人不禁安静下来,静静地走近绿色的自然世界,融入她,体会她的美丽与神奇……。此时外边是否还在下雨,藏在森林中的我们已无从感觉,经过大半个小时的艰苦跋涉,终于来到了地下森林,放眼望去,但见一片莽莽林海,几十米高的树冠只与脚面平齐。风过处,松涛阵阵,令人神清气爽。

  地下森林生长在一个长达三公里的深谷裂隙之中,由于亿万年前的造山运动、火山活动,造成了长白山大面积地层下陷60米之深,便形成了这条巨大的山谷,整片森林相继沉入谷底。河水在谷底激流咆哮,倒木横在乱石丛中。站在崖壁上,我们仅能看到近处层层叠叠的树冠,远山仍是一片迷蒙,不晓得这片苍翠之下有没有野兽出没,有没有传说中深居地下的矮人一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让人折服。

  返回入口处,已是下午2点多了,雨仍在淅淅沥沥的下,登天池已没有任何希望,只能下山准备返程了。带着些许遗憾汽车启动了,美丽神奇的长白山在我们的视野中渐行渐远……。

    再聚长春——游长白山(2)

再聚长春——游长白山(2)

再聚长春——游长白山(2)

再聚长春——游长白山(2)

再聚长春——游长白山(2)

再聚长春——游长白山(2)

再聚长春——游长白山(2)

再聚长春——游长白山(2)

再聚长春——游长白山(2)

再聚长春——游长白山(2)

再聚长春——游长白山(2)

再聚长春——游长白山(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