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领地意识#养老院#姓什么250118

(2025-01-18 17:47:37)
1月18日  周六 

   五点半(十二左右睡着)醒来,脑子里冒出“领地意识”这个词来,意识到自己没有领地意识。怎么都不困了,坐起来看收藏的房子设计的视频,8点过起床。
   先说“领地意识”。从和表姐聊天的内容来看,不仅我没有,表姐也没有。就过年和她和姐夫的事,她说“姓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里有没有。我们求的是公平,他们要的是统治”。这个表姐都没有这种意识,更别说其他几位表姐和说自己是“泼出去的水”这位了。
   年一年一年地过,我一年比一年有更多的社会、经济方面的认识。每年过年姐夫也都我们老家,一天两天大概也有三四天的时候,慢慢地,我开始感觉哪儿不对。不客气的说,他回去就是个形式,更像是回去接老婆孩子和扛爸妈给他们准备的各种东西似的。后来爸妈在城里,两边离得近些,我们家要么提前要么延后,都得让出过年的那天。所以,我就越来越不爽地开始咕哝或抱怨。疫情后老人家回去后的这几年我赌气都没回去过年,姐姐是回去的,大宝有没有回去,他俩啥时候回去在老家待多久都没关注或不记得了。去年关系缓和一点,在他们回去前一起吃火锅时,为过年这个事特地和大宝讨论过一番。在我知道他们俩初一就赶着回爷爷奶奶家过年时,挺吃惊和无语。爷爷奶奶仅仅为此延后了一天!倘若不是因为走之前提过,他们即便是姐姐不一起回来,大宝定是呆不到初一上午出发的。这也就是为今年过年大宝说“以前的不管,以后一家一年,去年已经在外公家过了,所以今年在爷爷奶奶家过”不开心的导Huo索,我瞬间毫不客气的怼了回去。继而他说我的观念多,把他夹在了中间这样的话。然而,大宝的两个姑姑、姑丈和两个哥哥年年都在娘家过年。且在大宝很小的时候,他奶奶说他们仅有的一套房子分成四份,儿子一份,两个女儿各一份,孙子一份。姐姐和我说这事的时候,我还和姐姐无所谓、自己买房子就好了之类的。可是,在过年及平常的姐姐与姐夫的他俩之间、与两边家庭之间的诸多小事堆积多了后,尤其在自己也会觉得辛苦和累的时候,“不公”的意识便越来越明了,直到会认为在过年及诸多的小事上,姐姐、乃至我们家都在被欺负的感觉。然而,除我之外,相关的任何人都不觉得有异。这些从我的嘴里讲出来,不仅是大宝,绝大多数人皆会认为是我的不妥、管得宽或观点多了。
    可这些小事背后的根源是什么?是男性长期地把女性当成自己领地的所有物造成的,男女不公的普遍价值观。
     随便观察一下身边的女性,多是任劳任怨。尤其在家里,被要求的普遍标准都指向女性,生为男性只要会上班挣钱取个老婆就有了自己的领地,就可以指手画脚,传宗接代地享有独有的“父权”或“夫权”。女性,根本没有所谓的领地意识。
   有看起来比较例外的,小姑和大宝他奶奶便是。小姑是家里老小,加上爷爷喜欢女孩儿,小姑该是从小不缺爱且性格好强的孩子,结婚后知道反抗和利益取舍。所以,年轻时和姑父打架,要么回娘家来要么把我把叫过去。从来都管着姑父(这点,比大姑一直挨打的强),现在也把姑父的退休金抓得死死的生怕姑父帮衬给自家兄弟了。大宝他婆婆在家里强势且袒护着两个女儿,是什么原因造就的她不得而知。她可谓是典型的对儿媳和女儿不同对待了。姐姐开始结婚那几年,经常打电话和我说她和婆婆吵架。要说自己不能理解她俩那是谎话:要么一代一代的习惯,要么出于本性或性格,要么就是单纯的对自己生的娃的袒护。于那些年代的人来说,都可以理解,并非不能接受,毕竟这么多年都过来了。
    只是,若这些遗传在大宝身上的话,是我不愿看到的。在修房子和过年这两件事上,大宝身上没有我们家的影子。男性的领地意识强,我能理解。可总感觉缺了点啥。。。人情味儿。多少年的付出和相处,都换不来人情味儿的话,便心生了一种危机感。所以,即便那根刺卡了两天,还是要拔的。
    并非为了一个姓氏或一顿几顿饭的地方,一天几天呆哪儿的时间。世间本就真真假,假假真真,都不重要。至少,不要对自身、家人或他人长期地用两套或多套标准。可若既没有去观察、思考的自我意识,也不能守住本性或本心的话,一代比一代不但不能进步,更是一种倒退。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想结婚、生孩子、醒悟的原因。
    当然,身边也有不一样的男性,有如表弟和JJ,他们都能看见老妈的辛劳,知道心疼老妈。表弟会主动为家里分担经济、做这做那,不会忘记给老妈买东买西的。JJ是一个提及婚姻时会说“我不想去害人”,这句话足够证明她知道婚姻的真相。无疑,这样的男性是柔软、有心的。由此,我很安慰。女性若能和一个能看见他人的人结婚,无论什么境遇,日子都会过得有温度些。

     再说,表姐。无疑,她是这些姐姐中唯一想反抗,有“公平”概念的人。表姐夫是她觉醒的助力,侄女也是。若没有侄女要守护,她坚持不到现在。通过最近的聊天,她由以前的理解我到更理解我一点了吧。“苦难即菩提”,是也。
     
    百度了一下:领地意识是指个人或群体争取新领域或防卫已有领域被他人侵犯的意识‌。这种意识源自于安全需要,其强弱与需求的程度、领域的类型以及占有者的个性特点等因素有关。在空间越拥挤的环境中,需求越强烈,领地意识也就越强。‌动物界‌:许多动物都有很强的领地意识,例如狮子、老虎、狼、熊等大型野生动物会选择可以用来栖息、躲避天敌或寻找食物的地方作为领地。家养的动物如狗也会通过标记自己的体液来宣布领地。人类社会‌:在人类社会中,领地意识表现为对个人或群体空间的保护和维护。例如,人们会在自己的工作区域或居住环境中设置界限,防止他人侵入。在人类行为中,领地意识不仅体现在对物理空间的占有和保护,还体现在对个人或群体资源的控制和维护。例如,在工作中,人们会努力保护自己的工作成果不被他人侵占;在家庭中,人们会维护家庭的隐私和安全。
     
   百度了一下:母系社会在人类的早期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很长,大约从距今约50,000年前形成,到约15,000年前结束。其之所以存在这么长的时间,主要原因是人类早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其缓慢。在母系社会中,女性通常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分配权,这是一种原始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食物和资源往往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母系社会逐渐被‌父系社所取代。这一转变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私有制的出现、以及男性在体力劳动中的优势逐渐凸显等。尽管如此,母系社会在人类历史上的存在和影响仍然是不容忽视的。

    没想到的是母系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扯上了关系,再次遗憾没好好读人类的起源或社会关系这类的历史。像是父系开始才有了各种打打杀杀的朝代更替和无数的宫斗戏的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社会,即便有了婚姻制度和法律体系,依然有小三小四或各自不见光的权利的游戏,哪怕是商业,也是各自竞争,更别还在上演的愚蠢至极的战争戏码,或许都可归在“领地意识”的范畴里。也就是所谓的“父系”或“父权”。无论是动物性还是人性,皆可笑。可真是该推荐一下天一老师的课堂。
 
   领地意识,可谓动物性或人性里的某些本能。无疑,很多所谓历史文化都是在这些本能下主导发展出来的。 表弟和JJ算是男性里领地意识不强的少数人。
  女性,天性柔软而利他,所以才多了个子宫,否则该是早被灭绝了。呵呵,昨晚或早上看到一个有子宫都可以交给科技了的视频,如女性的卵子也可以交给科技的话,可真是岌岌可危了。

 再说养老院。
   昨天在考虑遗嘱和看到两年前选中的房子照片的时候,都想到了表弟。在写好的遗嘱交给谁的时候,想来想去,还是表弟最妥当,最没有顾虑或有隔阂。于我,无关乎是爸爸还是妈妈那边,谁是姐谁是弟谁是哥和谁是妹,都不物理或心里的距离。这于他人未必,尤其是物质和年龄差距较大的人之间。其实,表姐原本可以是最佳人员,毕竟她把自己的遗书都给了我一份。无疑她是信任我的,可总还是有些顾虑。她小时候被姐姐欺负的时候有爸爸护着,后来有女儿要守护。所以,和我还是有些不同。也想过JJ,我相信他,两年前都想着房子由他和大宝去管理。但他是晚辈,冒昧地把遗嘱给他不妥,但期望他能和大宝走得近些吧,房子交给他俩,爷爷会开心的。所以,遗嘱就只能交给表弟了。再说,还有老多的事情要做,最多是以防万一而已。在和姐姐吵架难过的时候,表弟说“姐,以后我们一起养老”。这句话,很温暖。所以,看到房子照片的时候,我知道三楼的房间是表弟的,一起养老怎会没他的房间呢。
     昨天看到两年前些的遗嘱、浏览博客内容看到和老板聊天的内容里都有这个词,还有就是误认为被送进养老院的经历。是啊,可谓是无欲无求的自己,修房子只是因为对爷爷的念想和自己养老?为啥要给四姐和表弟留一间?为啥会想着JJ和大宝?

    昨天起床洗漱的时候我问自己姓什么,回答是:Y(爷爷的姓),L(妈妈的姓),J(外婆的姓),C(奶奶的姓)。若是对上上辈知道得更多,再多姓几个也无妨。去年就给自己换了个姓和名,跟着外婆姓。早上洗漱的时候突然想起,生妈妈的外婆、后面的外婆,两个舅妈同姓,另一个舅妈居然和奶奶、表姐们同姓。想到这,可真觉得有趣得很。

       为啥会想着把兄弟姐妹集聚在一起养老?隔壁的三爷爷家的堂妹可也说以后一起养老,为啥不能留一间或挤着睡也行啊。L姨说了好几次,以前老房子挨着的时候,爷爷可喜欢他们家的堂哥了。我也很喜欢隔壁的婶子,毕竟听着他们家的墙角长大,婶子也是记得我生日的人。谁说不可以和那些堂哥、堂妹一起养老呢?再上一代,都是同一个祖宗。若没有曾祖父曾祖母,便没有爷爷和他的兄弟姐妹乃至我、表姐、隔壁的堂弟堂妹等等。早上还想到了裹Jiao的姑婆呢,可恶我领地意识,为了迎合男性的喜欢,女性都到了裹Jiao的地步,那得多疼呢。

    想起,天一老师有关行走的祖宗的视频,即便不那么抽象,多追溯几代,谁和谁没有关联呢。有如《大傻天书》里的,谁和谁不是兄弟姐妹呢?

       

   舅舅他们一时也忘记了照顾过外婆的娘家人,所以我才会在清M节前梦到和他们一起去外婆的娘家吧。表姐即便和我有挺多的联系,该是也不曾想过自己可以有另一个姓的念头吧(要是有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把遗嘱交给她)。即便她的孩子、其他姐姐们的孩子心里都记挂着外公外婆,可自己的外公外婆在哪座山上呢?那就更不知道生养她外公的上一代了。距离远、时代变了,爷爷奶奶去世得早的各种原因吧。在我很小的时候,三姐和大姐的女儿ZZ倒是有来家里也和小姑走动的。近三十年,JJ是大姑家第一个去爷爷坟前的后辈(去年是因为什么去的呢,爷爷的生日?去过对面的奶奶的坟前吗?不记得了),至少我没听说有谁去过。我相信大姑定会以她的方式惦记自己的父母及祖辈,可也感觉少了点啥。

   

    那次舅舅边烧HUo边说他以前来我们家是事,特别的有趣,我们都哈哈大笑。舅舅,妈妈及老人家,都是不善言词,不善表达的人。我和表姐是因为什么一直没有断了联系的呢?因为老人家总去自己的姐姐家,自然对我们就有影响。否则,现在的我们和表姐,谁联系谁、谁又认识谁呢。我和表弟,表姐们都不善言辞,但在行动里、话语里,情分还在。

    这便是一代人影响一代人的例子吧。

   有那么一天,我会领着表姐去爷爷的坟前。 我期待她去爷爷、奶奶坟头的那天,尤其是奶奶。即便我没见过她老人家,但我猜她该是很期待娘家的后辈去看她的。毕竟,今年我去看她的时候,她都是那么开心的。

   

    回怼大宝那句“观念多”时说,非要找一件后悔的事情的话,那就是反对把他送回乡下给外公外婆照看的事,那时怕他被送回去被养成一个进城了话都不会说的乡巴佬。谁知,这却是现今期待在他身上看见而看不见的东西。谁说不是呢,像他外婆那样的人可不多。只有傻傻的乡巴佬,进到城里见过了城里,才惦记着乡下。   


    姓名,仅是一个代号,和身份证功用类似。代号只有一个,心是自由的,心里可以有很多个姓氏,何必局限在一个代码中的一个字上呢。

    虽说有过养老院的想法,两年前都把养老院的名字都想好了。可若不是有记录的习惯,早就被忘干净了。无论是心、脑子或者身体总是在追啊追的,初心可不容易守。房子就是个住处或落脚点,什么样子,什么住,多少人住都不重要,住在里面的人能放开了心,舒服就行。   

    什么养老院不养老院的,什么领地意识不领地意识的,什么姓什么不姓什么的,守住自己的健康,把想守住的人守住就好。从来都是没理想没报复的人,能做点啥呢?守住方寸罢了。

    

     我依然没有领地意识,也不想有。动物或物质贫乏的人才需要领地意识。有心,就可以了。无愧于心,无愧于祖宗就可以了。无愧于时代的进步,无愧于物质的丰富,就可以了。

    再次想起那四句对文化的定义(根植于呢些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无愧于文化,就可以了。

 

    突然明白,我为啥会梦到没成年的叔叔,河里走出来的人,或是那些可能都被忘记了的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他们大概也是希望不要被全部遗忘或有些遗愿,或者就只是这样那样不知的缘由单纯的在梦里与我连接一下而已。无论什么缘由,很感激这些梦,感激他们在梦里与我连接。

    


     PS1:一两周前的一个梦了。梦到在老家。我和一位有个女儿的男士在厨房旁边屋里的床上躺着,我对他不开心或不满意似的从房间里出来了,见妈妈在厨房烧火,似在煮猪食。我掉头去到里面的卧室,我看着老人家和姐姐在同一张床上,姐姐在床的里面在那头,老人家侧着身体在这头,都在睡觉。

     

     PS2:  昨晚关了电脑,洗好澡后才十点开始站桩,十一点过几分结束。

             随即左手手掌食指根部的位置痒、穴位闪跳好几下,不舒服→(随后右脚中心竖向一股筋有被拉伸到的感觉,微微胀痛右脚脚后跟像爬了山走了远路般很胀痛 → 两个肩头,尤其是右边、右边脖子不舒服 → 右腰到右后背的一股筋被拉伸似的不舒服 →  左脚掌发热→ 右脚掌发热→ 胸口微不舒服。23:30躺在床上,左手手掌很痒,发红→ 用右手按压,越按越痒,左脚脚心痒→ 右手食指根部也开始痒。


       PS3:今天起床前,用手按压胸部根部尤其是胸口中心位置结节似比前阵子多,按起来微痛。这两日,胸腔位置的骨头处,时时地微不舒服(辣,凉,痛混杂似的说不清楚什么感觉)。


    17:21  出去吃饭、散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