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月和今年的状态,和曾经的有太多的不同。熬夜,晚起,一整天、一周、一个月,几个月什么事情都不做,心安理得地看手机、吃想吃的东西。很多时候会认为一切都是虚幻的,自然更没有去争取和勉强自己的必要。今天看外面不那么虚幻,于是一种消极感就冒了出来。
长时间一个人呆着把自己给改变了吗?这种改变是积极还是消极呢?
很接受现在的样子、状态,即便是一个什么都不是的自己。对自身或他人再无过多要求、强烈的期待,与生气、愤怒,激进等渐行渐远,似远远的观望着自己,半真半假,半梦半醒。
几年前,这个月该年终总结、离来年的Flag啥的。现在,对那些无感。对楼上漏水,也不再如曾经那么气愤和较真;对租户结算时的爽快、说得很好听的体面话和发现水电费结算有误后发现已被删除的反差,反而心生些许好笑来;准备了一个多月的毕业论文被告知选题不对,大不了重来,反正有的是时间。啥事都没什么大不了了,即便是人生也一样,没什么大不了。
钱钱已走完了她的人生,我却越来越弄不明白自己。尝试去理解身边的人和事,反而越来越糊涂,越来越没有自己的立场。然而,与旁人的那条边界却越来越清晰,或许我于他人也一样,越来越难以靠近。
正如GX问的那样:为啥你总做梦?
是啊,我也想知道,为啥我总做梦,很多梦还是连续着的,或者有关联的。
科学什么时候能更好的阐述梦的来源呢?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可真有此真谛?
网上搜索了一下:
1、自我选择与坚持:面临困难和挑战,也要勇敢地前进。这种观点强调了个人意志的重要性,认为无论遭遇什么,都应该积极应对,而不是放弃。
2、承担责任和善良:人生不仅仅是个人的旅程,还包括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善良的行为和对他人的关爱也是寻找人生意义的重要途径。
3、奉献精神:根据佛教教义,人生的真谛可能与奉献有关。通过给予快乐和帮助他人解脱痛苦(慈悲),人们可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精神上的满足。
4、道的领悟:
从更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生的真谛可能与宇宙的生命运行规律——道相关。道是一种内在法则,存在于万物之中,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其作用。通过探究这些恒定原则,我们可以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5、自我认知与成长:了解自己和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是重要的。能够认识和接纳自己的人被认为是聪明的,而能够理解自己行为别后的动机则是明智的。
综上所述,人生的真谛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答案,而是每个人都需要自己去发现和理解的独特体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