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端午节,主要是找陈艾,八角枫,石菖蒲,紫苏等,今天把昨天找回来的东西剪成短节晒起来,早上还熬了荷香、薄荷,橙枝叶,过路黄的水来喝,俗称”风药水“。过了一个小时候过的端午节!
不只是这个,昨天的端午节,倒是还有值得记录一下的。
早上4点过醒来,再次看到TT上的三个小点的省略号,不明其意。所以,解除了匹配,也卸载了APP。
看似不带情绪,其实也未必,或许只是习惯了失望才显得平静。有天晚上又发了长篇过去吧,没有回音没有语言,三个小点在表达什么呢?我之前说了些什么呢,也忘记了,都是些感慨无所谓吧。既然如此,那就保持距离,不随意闯入他人的空间也给自己腾点空间出来呗。
想起前一天在波弟弟家告诉菲菲要怎么去和奶奶沟通和表述自己想法的话,其实自己也是没做到。表述,也得是因人而已,并非适合所有人。甚至很多表述或许都是多余,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又怎么去表述自己,还奢望他人懂得的呢。
只是,再次感受到了肤浅和深沉。突然的觉得肤浅是多么可爱,可以和幼稚,简单,单纯,没脑子,热情,没心机等匹配。而深沉呢?能想到的是深不见底,沉重,深渊,不可捉摸,高不可攀,冷漠,愚弄他人。
午睡了一会儿三点过起床,和菲菲下了三盘五子棋。爸爸起床后去取了在京东买的粽子,打开包裹后听我说做活动挺便宜时还挺开心的,接着我说拿几个给谁谁谁,他即刻不高兴的走了。一会儿他又去了卫生间,我上去把新想到的洗衣机水管的接法及把卫生间弄得好一点的想法告诉他,然后就一句一句的开始了不愉快的”交流“。脸色和语气总是第一时间传递出他的不满和极度的没有耐性,这次我没有让着他,没有被他的情绪带着走,没有被他在没有理而转移话题的时候后放他走,没有和他吵,只是要求他讲道理,要求他不要发火地心平气和的讲道理。他以前的各种耍横我都没有让着,没有屈服于他的气势、语气和情绪。直到他没有任何反驳,算是第一次有个平手。
后来他去开荒,我和菲菲及圆圆出去遛弯,顺便摘了柴福,找陈艾等草药。回来的时候,幺婆见我还在一根一根的在草里找陈艾,她来到附近她拦起来的基本没人过去的田埂上,叫我过去说那里还有别人没找到的很好的陈艾,于是在那里割了一大抱回家。把米饭放锅里煮起来后,先剪了一盆草药准备熬水晚上洗澡。爸爸因风湿手肿和臀部上面不舒服,便想着多熬一点,在我蹲在晒坝里剪第二盆的时候,爸爸回来了。我开心的告诉他说”爸爸,我下午割了一大抱陈艾回来“。没想到,他却用惯有的非常不削和不赖烦的语气回了哀叹了我一句”弄那么多来干啥子“。这句话,让我很难过。我弄好了第二盆放锅里,见他在看电视,就喊他”先不要看电视,帮忙把火烧起来,我要去切菜,炒菜,做晚饭“。
他在烧火,我在厨房切菜。于是我告诉他,我为什么要找陈艾,为什么去年特地打电话告诉他多帮我找些陈艾,告诉他我拧着一包以为是陈艾的东西回去发现里面只有极少的陈艾后的失望,告诉他为什么今天要多熬一点。难得的这次他没有和我争论只是静静的听着,直到水烧开了。
晚饭时间他也没有说些别的,看起来也没有不开心。饭后都九点过了。
是啊,表达,表达自己是多么的不容易。在下午的一番讲理的基础上,才有晚上第一次的这么安静的听我说话。
突然,有种在经过千锤百炼后,终于站起来了的感觉。
习惯是什么?习惯的情绪的什么?习惯的话语和表达方式是什么?习惯的话语和表达里又潜藏着些什么?
这些习惯从哪儿来?怎么打破这些习惯?
爱是什么?爱里包含着什么?我们以为的爱是什么,真正的爱是什么?
昨天,及现在某些时刻,我很满意这样的自己,很满意有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习惯,满意这样的人生,满意这样的父母、家人,尤其是有个有色彩的爷爷,这个有故事的出生地。
每天抬头都能望见爷爷的坟头,离他那么近,还有什么可顾虑或者不能放手的呢。甚至都希望:爷爷及一直守护着我的人和神灵,请继续守护着我。
刚才,波弟弟在微信上说:你把我当亲弟弟好了。
我说:本来就是一家人,哪来的‘当‘。
是啊,一家人,可以仅是父母,仅是夫妻,仅是子女;更可以是一个人,几家人,一个院子,几代人,一个姓氏;或者更多的人,一个国家,一个地球,或者一个太阳系,银河系,一个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