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功夫:提升效率的秘诀-人均产值提升

标签:
餐饮效率提升排版效率美食 |
分类: 原创好文 |
真功夫:提升效率的秘诀
□
2008年真功夫人工成本占营业额的14.86%,TCPMH为2.94;2009年人工成本占营业额的13.77%,对比2008年提升了7%,TCPMH为3.55,对比08年提升了20%。真功夫是如何做到人工成本降低、员工效率提升的呢?其秘诀在哪里呢?
2008年经济危机来临时,真功夫的经营成本增势迅猛。这时,真功夫创办人兼董事长蔡达标意识到:经营成本的大幅上涨很大一部分来自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由此,真功夫要想摆脱成本危机,就必须向人员要效率、要利润!当年末,蔡达标推出一项重要战略——2009年,将工作重心放在提升人员效率、合理管理餐厅的人力成本上。其中,在提升人员效率上,真功夫主要采取了三大策略:提升员工工作效率,提升餐厅的管理效率,标准化流程修炼真功夫。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
1. 制定明确的TCPMH目标
TCPMH目标是衡量员工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意为员工每小时服务顾客的个数。在2008年末,真功夫明确制定了2009年的TCPMH目标——3.5。目标明确了,公司领导层向全员发出号召,大家一起想方设法来提升效率、达成目标。目标宣导完后,公司方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提升效率方法。(效率专家点评:设定目标,明确方向;达成目标,顺瓜摸藤。)
2. 优化排班系统
在实行“固定工时”制的同时,公司又引进“可变工时”制,这样,便可根据淡旺季、一天中客流量的不同也即营业额的变化,来灵活对员工的工作时间做出调整。(效率专家点评:时间管理,每天做对事情,将大块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情。)
http://s16/middle/72037e53h9e0378b9d8ef&690
http://s5/middle/72037e53h9e0378b98a14&690
这样,不至于出现单纯“固定工时”制下,无论是否有任务都必须当班的情况。
同时,为了保障两种工时制不致出现员工上班混乱,真功夫还制定了统一的员工排班标准,推出员工排班十步骤。http://s5/middle/72037e53h9e0378985384&690&690
http://s2/middle/72037e53h9e0378aa9881&690
3. 优化值班管理系统
值班管理是良好管理楼面工时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实际值班的过程中,值班经理要根据当日营业额趋势,合理调整预先排定好的班表和楼面员工的岗位,确保劳动畅顺。在这点上,真功夫同样做到了使值班经理照章行事,公司制定了员工工时岗位安排指南,坚持三个要点:最恰当的人员放在最恰当的岗位;高峰期坚守岗位;重点跟进易出瓶颈的岗位。
4. 优化训练系统
为了使员工做到标准化操作,有效利用时间,最大程度地提升效率,公司编制了《功夫手册》、《功夫秘籍》等手册,作为大家的工作教材。同时,在真功夫餐厅里,除了用餐区、厨房等“常规”空间,还有一个特殊的员工“训练室”。蔡达标说:“即使面积小的餐厅,也要按要求留出相应的训练空间。”正是这种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真功夫的员工才真正修炼出了一身真功夫。(效率专家点评:知道没有用,还必须做到;行动管理,打造强大执行力。)
5. 优化人事实务系统
真功夫清醒地意识到:提升员工满意度、做好员工保留,是提升员工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留住员工,公司定期开展各种活动,还推行“荣誉家园”制度,及时认同鼓励表现好的员工,加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员工有在家一样的感觉。
在经营士气的同时,真功夫没忘为员工规划其未来发展之路。(效率专家点评:将心态管理与目标管理放在一起来抓,员工与公司的目标一致,变成为自己工作,愿力自然大。)真功夫一直提倡“我们重视您、您的发展和您的贡献”,为了和全体员工一起迈向成功之路,真功夫于2009年推出了新的人才发展途径,见下图:(插入图片:“迈向成功之路”的人才发展途径)
提升餐厅的管理效率
1. 合理配备餐厅的管理组人员
餐厅管理组的合理配备是餐厅营运管理的重要因素,过少,对餐厅的营运构成瓶颈;过多,则管理效率很低。根据各分店营业额不同,真功夫把所有餐厅划分为6个等级,规范合理的管理人员人数,合理配备了各分店的管理组人数。
2. 提高管理组能力
真功夫内部,除了《功夫手册》、《功夫秘籍》等手册外,还有专门针对经理们的学习资料:见习经理发展手册、二副发展手册、一副发展手册、餐厅经理发展手册。当然,与真功夫这些年大规模扩张和标准化管理相对应的,还是其大规模的培训。2010年4月7日,真功夫米饭大学在广州宣布成立,这是中式快餐业的首家企业大学,成为真功夫人才的储备基地。
米饭大学的课程,主要根据各级经理职责需要,围绕领导力和业务能力两方面来设计的,通过大学课程中的培训,理论联系工作实践,来提升各层经理的领导力和业务能力,同时传递企业文化和真功夫倡导的工作风格。
(效率专家点评: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学习能力的竞争,而竞争唯一的优势是来自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
一方面培训人才,另一方面,真功夫建立起明确的鉴定机制,包括值班管理测评、系统管理测评、餐厅经理测评等。这样,不仅可以督促经理们快速成长,还能时时给他们以标准化工作的参照,提高其工作水准。
标准化,让厨师走开
当真功夫在1995年开第三家餐厅时,蔡达标发现管控力弱了很多,甚至有时他自己还要亲自去顶岗位。所以,他说:“不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来增强对分店的掌控力,根本无法实现进一步的扩张。”于是,从1995年到1997年,蔡达标没再开新店,期间主要解决的,就是中式快餐标准化管理问题。
1. 烹制设备标准化
真功夫餐饮店里有一大特色,就是没有厨师!没有厨师的中餐馆怎么运作?这与蔡达标的一个经验之谈有关:“中餐要实现标准化,关键不在流程,而在设备。”其中原因有二:第一,它不易被模仿;第二,可以提高效率。
一个偶然的机会,蔡达标在参观朋友的制衣厂时,从给熨斗提供蒸汽的蒸汽发生器上找到了灵感,一套完整的“电脑程控蒸汽设备”终于浮出水面,新设备保证了同一炖品蒸制时的同温、同压,因而几乎是绝对的同一口味。从此,真功夫的餐厅里不再需要厨师,服务员只要将一盘盘饭菜半成品放进蒸汽柜里,设定好时间和温度,时间一到就能拿出香喷喷的饭菜,真正实现“千份快餐同一口味。”
蔡达标说:“真功夫有了这个设备(电脑程控蒸汽柜),任何员工经过培训很快就可以操作。另外,做快餐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其实做快餐,更关键的是效率的提高。”(效率专家点评:效率=门槛)
2. 员工操作标准化
蔡达标在重新开始扩张时,已经将餐厅操作制定成了七本厚厚的标准手册,包括标准化餐厅的每个运营细节及操作过程!而且,这些标准手册每年都会有调整,都只为更好地提升效率。例如:2009年就增加了顾客点完餐后,员工要请顾客稍微让一下,以便身后顾客点餐的流程,这样前面顾客等待上餐的时候,身后顾客也就完成点餐了。“以前我们说60秒餐到你手,现在40秒实际上也可以做到了!”
3. 后勤生产标准化
真功夫以采购、加工、配送三大中心组成的后勤中心,保证了从选料、加工、配送等各道工序的标准化。
这样,对厨师手艺严重依赖的“前店后厨”式传统中餐,被蔡达标通过设备、后勤、员工管理三个方面的标准化,改造成了类似工业化大生产的新生产方式!
经过三大效率策略的贯彻实施,真功夫得以迅速崛起,让“洋快餐”们颇感意外,很快被列入“黑名单”——麦当劳、肯德基与物业公司签订合约时,往往会在合约里同时要求后者不得将其周边物业签给真功夫。中式快餐标准化带给这些洋快餐巨头的冲击,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