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教育学部分)
(2019-10-21 17:39:53)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 |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决定教育发展水平
(1)
(2)
(3)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1)
(2)
(3)
2.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
(2)
(1)
(4)
(5)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
(2)
(3)
(4)
3.
(1)
(2)
(3)
(4)
4.
(1)
(2)
(3)
(4)
(5)
5.
(1)
(2)
(3)
(4)
6.
(1)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人口。
(2)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3)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7.
(1)
(2)
(3)
(4)
8.
(1)
(2)
(3)
(4)
9.
(1)
(2)
(3)
(4)
二、中学课程
1.
(1)
(2)
(3)
2.
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
3.
(1)
(2)
(3)
4.
课程内容的设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个层次。
(1)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
(2)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评价课程的基础。
(3)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5.
(1)
(2)
(3)
6.
(1)
(2)
(3)
(4)
7.
(1)
(2)
(3)
(4)
(5)
(6)
(7)
三、中学教学
1.
(1)
(2)
(3)
(4)
2.
(1)
(2)
(3)
(4)
3.
(1)
(2)
(3)
(4)
(5)
4.
(1)
(2)
(3)
(4)
(5)
5.
(1)
(2)
6.
含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要求:
(1)
(2)
(3)
(4)
7.
含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贯彻要求:
(1)
(2)
(3)
(4)
8.
含义: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贯彻要求:
(1)
(2)
(3)
(4)
9.
含义: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形象地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 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要求:
(1)
(2)
(3)
(4)
10.
(1)
(2)
(3)
(4)
(5)
11.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