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近代华北历史文化

(2012-07-15 22:53:18)
分类: 书评书话

关注近代华北历史文化

罗文华

   

    近年来,中国的地域文化研究日渐活跃,京、津、冀等地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民间学者也纷纷依凭地利,积极开展了华北地域文化研究,成果丰硕。《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以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务实的办刊思路,从2011年年初倾力推出“近代华北历史文化”专栏,约请相关领域知名学者撰文,迄今已连续刊载一年有半,且皆以头条位置发表,有力地推动了华北地域文化研究深入发展,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和参与。

    近代以来,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都与华北紧密联系在一起,华北地区在中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丰富复杂的历史文化是一个极具研究潜力的领域。因此,用北京大学教授龙协涛的话说,开设“近代华北历史文化”这个栏目,“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独创性和战略性”。

    “近代华北历史文化”专栏的主要成果,宏观方面,如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利民的论文《近代华北区域史研究现状与展望》,从中国区域史兴起原因和研究人员的构成介绍了近代华北区域史的研究状况;通过与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区域史研究的比较,分析近代华北区域史研究存在着开放观念滞后、研究力量整合欠缺和整体意识不强等问题,在研究中有缺乏长时段、空间意识淡漠、区位选择失衡、档案资料发掘欠缺、比较研究匮乏等不足;认为今后应该规范研究方法、重视整体的观照和外向型取向、注重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方法更新、开展比较研究,进而构建适用于华北区域的研究体系和理论方法。与天津历史文化有关的,如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其泰等人的论文《天津〈国闻报〉与晚清新思想的传播》,指出天津《国闻报》以领先的思想水平和独特的办报理念崛起为晚清北方舆论中心,与上海《时务报》南北呼应,鼓动维新思潮,推进戊戌变法,其不仅以社论的形式猛烈批判君主专制,大力传播西学,而且以新闻的形式及时全面地反映变法进展。因其占据紧邻政治中心北京的地缘优势,又具备颇成规模的采访队伍,且主办者具有较高的中西学养、社会声望、政治地位和广泛交游,故而所报道的信息丰富而及时,所发评论见解独到而深刻,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是近代报刊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也是近代华北社会史上的光荣一页。再如天津市出版研究室副编审倪斯霆的论文《民国北派通俗小说勃兴原因与出版特征——以市民阅读最为集中的北方最大商埠天津为例》,指出民国北派通俗小说虽比南派起步晚,但在上世纪30年代以后,却以作品质量胜出南派,至今大多数作品仍在读者中流传。北派通俗小说勃兴原因与清末民初天津报刊业的繁兴与竞争密不可分。大批通俗小说不是由出版机构付梓,而是由各报馆连载后出版单行本,便成为民国时期北派通俗小说创作与出版的最大特征。

    这些论文,从不同学科、不同侧面对近代华北进行研究,或发前人之所未发,或整合史料推陈出新,皆有助于总结华北区域发展的特点,进一步论证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同时也为天津等具体城市的历史文化研究贡献了新思路。

    前不久游览桂林名胜靖江王府旧址,见到大门上挂着的牌子,得知这里现在是广西师范大学校园,于是想到,广西师范大学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大学,但是它却办出了一家著名的出版社;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也只是一座普通的大学,但是它却办出了一份越来越有影响的学报,而这份学报的最大亮点就是“近代华北历史文化”专栏。看来,只要锐意开拓,努力进取,创建文化品牌并非天方夜谭,正所谓:境由心造,事在人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