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摊琐记(五)
罗文华
2012年4月8日,周日,晴。
今年春节,我的老同学吴震薇小姐从洛杉矶回津探亲。她腰上挂着个比BB机还小的玩意儿,让我猜是何物。我知道她平时注意运动,就猜是计步器。果然。她所在的派拉蒙公司为了鼓励员工锻炼身体,给大家每人配备了一个计步器,由公司设定好程序,完成或者超过定量的,给予适当奖励。我觉得派拉蒙的这个举措很好,将健康与福利挂钩,激发人们锻炼的积极性,中国有条件的公司不妨效仿效仿。我从小就喜欢走路,并且喜欢快走,十几二十几岁的时候能从刘庄桥沿着海河一直走到金钢桥,或者从刘庄桥走到解放桥打个来回。近年和朋友出门旅游,连在部队当过兵的朋友都说:你走路这么快,我们都跟不上。大年初三和初四晚上,与吴小姐在五大道的边道上同速快走,她的计步器显示两千多步,两人都没觉得累,用她的话说是我们俩“有一拼”。不是崇洋媚外,而是见贤思齐,前些天我让罗丹也给我买了个计步器,每天挂在腰上,提示我尽量多走路。从家走到单位,计步器显示两千五百步,我就每天走三千步左右,多的时候一天走了六千多步。
昨天是周六,本应逛逛摊儿,但上午起得较晚,就没去。
今天上午到古文化街文化小城时,也已过了十一点。天气好,逛摊的人真不少。在吉祥书屋摆在门前的地摊上买了一本《儒学与近代中国》,是特价新书,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定价28元,售价10元。作者庄士敦很有名,做过清逊帝溥仪的英文教师,他是“东学西渐”的实践者,在此书中对儒家的孝道、师生关系、祖先崇拜以及儒学是否为宗教等问题发表了看法,展示了一个西方人的儒学观。《儒学与近代中国》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之一种,这套丛书由各地多家出版社陆续推出,我已买了十来种。
罗丹赶来,与我在老刘摊上翻腾了一通,买了几十张旧票证,其中包括一件民国时期身份证的外皮、两张完整的“文革”前天津电影票、三张带口号的天津电车票,以及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天津、无锡、武汉地图各一幅。
逛到3月31日买过其东西的那对中年夫妇的摊前,那女摊主一眼就认出了罗丹,把他当成了老主顾,主动提出优惠政策。罗丹挑了一张小浣熊水浒卡,画的是高衙内,系正品,不易得,10元买下,网上卖几十元,还不一定是真的。十几年前,我们三口在下瓦房南华里副食店买东西,我挑了一包小浣熊干脆面,打开一看,里面的水浒卡竟是最难得的宋江,当时罗丹真是像买彩票中了五百万那么高兴。后来,盗版水浒卡印得多了,弄得经营者也真假难辨。罗丹喜欢玩卡,他最近从网上买了150张日本地铁电车磁卡。
罗丹还从这对中年夫妇手里买了一张民国时期天津紫牌有轨电车票。算上这张,这些年我们在市场上仅见过两张紫牌电车票,可见其珍稀程度。紫牌电车从东北角过金钢桥经中山路到北站,是天津历史上开通最晚(1947年)、停运也最晚(1972年)的有轨电车线路。此前,罗丹存有一张民国时期天津蓝牌有轨电车票。去年《今晚报》刊发采访罗丹研究天津公交史的文章,就配发了那张蓝牌电车票。近几个月,在市场里经常遇到摊主手持那期《今晚报》,向罗丹介绍天津老电车票是如何珍贵,他们不知道,那张珍贵的蓝牌电车票的收藏者其实就站在他们面前。
十二点多了,小广场的摊主陆续收摊。大胡子还没走,和我们聊了一会儿。他送给罗丹一张完整的百花影院老电影票,这家影院在宁河县芦台镇;送给我一幅1979年出版、1980年印刷的《广州交通游览图》,品相很好,我尤其喜欢封面上的爨味书法。
回家的路上,又从小巷的旧书摊上扫了一眼,买了一本天津市塘沽运输公司1975年编印的《天津市北京市主要街道运输旅程表》。
中午回家,吃大萍从老永胜排队买来的肉包子。
下午和大萍逛鼓楼东街,溜达到博学书店,老板邢鹏拿出一套杨家埠年画集问我这书好卖不好卖,老板娘孙姐拿糖给大萍吃。在该店购中贸圣佳2005秋季拍卖会图录一册,整本印的是程十发连环画《哪吒闹海》手稿,墨稿和彩稿各有33幅;中贸圣佳十五周年庆典艺术品拍卖会图录一册,系“光前启后收藏书画专场”,图录介绍说“光前启后”是“一位著名的中国书画鉴定家”,不肯直说其名,实际圈里人都知道他是谁;嘉德四季第十三期拍卖会(2008年3月)图录一册,名为“书厢记”,拍品是书房家具及文玩;匡时2011夏季艺术品拍卖会“文澜风华——古美术文献专场”图录一册,拍品绝大多数来自日本几位知名收藏家和中国美术研究学者,包括《云冈石窟》、《书道全集》、《宋画精华》等,报道说该场成交率为百分之百。
和大萍提着这些书回家,感觉其中一本书沉得很——精装十六开本一千四百多页的《日本历代书圣名迹书法大字典》。
忽然想起了挂在腰上的计步器,一看,上下午这两逛,也走了一千多步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