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風清航_勤而行之
風清航_勤而行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247
  • 关注人气:1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如何培养美感》·汉宝德

(2016-07-10 11:00:10)
标签:

美学

美感

如何培养美感

读书笔记

摄影

分类: 美学与摄影
读书笔记|《如何培养美感》·汉宝德
《如何培养美感》|汉宝德


自从接触了摄影,深感自己对美学的认知是多么匮乏。但到底“什么是美的东西?”、“怎样才能看到它们?”,汉宝德先生这本书,为我们这种在美学上“一穷二白”的人,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PS:全书分为两辑,辑一主要讲如何培养美感,辑二主要分享如何欣赏美的东西,如器物、书法、建筑等等。本文主要是摘录辑一的笔记




美の4大要素

"美是由形式、色彩、质感、装饰所形成的,一物何以较另一物位美,无非是这四种因素的影响。"



爱美的初阶

培养美感的第1步
——找到美的基准

汉宝德先生的建议是——"到自然界去找美的基准点最合理。"

书中以花来说明,对于生于南国的人来说,随处可见的花,就可以找到美。

我们可以欣赏花瓣的几何秩序("几何秩序是美的泉源",如花瓣的对称、单片的形状、组合后的形状;
读书笔记|《如何培养美感》·汉宝德
广州白云山桃花涧的桃花。(photograph by Kinki)


可以欣赏色彩上的秩序,如花瓣颜色的渐变、过渡、搭配等等。
读书笔记|《如何培养美感》·汉宝德
自然界秋日的色彩搭配。


而对于摄影,不妨遵循柯锡杰先生在《心的视界》所说的多去看一流的作品,那些100余年摄影历史沉淀下来名家之作
读书笔记|《如何培养美感》·汉宝德



从零开始

     最理想的装饰是强化原来的造型精神。


恢复美感的本能
——从“白”开始

“由于我们的美感本能很容易为繁复的添加物所蒙蔽,为了恢复我们的审美能力,首要的就是除去这些添加物。”

书中建议,从零开始。也就是从欣赏单纯的白色开始在简单中发现质感的变化——例如“白,也有一系列的白。”

读书笔记|《如何培养美感》·汉宝德
被粉刷一新的福州民居的山墙,纯白突出了山墙的轮廓。

读书笔记|《如何培养美感》·汉宝德
周庄斑驳的墙。在时间的冲刷下,白之中,有了一系列的白。


除去这些添加物,从零开始“,也让我想起4年前在皖南旅游的经历:当年路线是从宏村,再到潜口,最后到达呈坎。建筑的雕刻有一般繁复的、有极为繁复的,但经历过”繁华“,当第一眼看到朴实无华的【老虎祠】时,不但没有失望,反而是有种极为震撼的感觉。

宏村树人堂


读书笔记|《如何培养美感》·汉宝德
呈坎老虎祠,相较那些雕梁画栋,极为精致的明清建筑,它朴实无华的风格,却给予我最大的震撼。(因此·爱上中国古建筑|呈坎老虎祠


清洁是美感的真正初阶

“清洁为整齐之本源,整齐为秩序的动力,秩序为求和谐,也就是美感的基本要件,也就是美感的基本要件。”

每个人培养自己的美感,可以从做到自己居住空间的清洁开始,比如窗明几净、房间整洁。



秩序与美感

只有有教养、有自信心的人才能做到抛弃多余的东西,完成追求心性生活的目的。


秩序的开始——自清洁而整齐

要做到整齐,可以先做到简单。东西不要多,花样(款式)不要多。

首先,东西太多很难整齐;其次,东西的花样多,也很难做到整齐。

比如,餐具花式一样。


秩序是高级美感的基础

“秩序是在多样中建立规律,是高级美感的基础,一切美学都是自此开始的。”

相似→韵律(节奏)→复杂韵律(非对称)



秩序的第1个层次
——形式的近似,是比较粗糙的感觉。

掌握相似而非相同:形式的近似,包括形、色在内。

徽州的民居,有着相似的形式,比如白墙灰瓦、马头墙,但每座民居,大小、高低、宽窄等都不一样,在相似中有了变化,人们不难感受到美的体验。(图片摄于宏村月沼)

读书笔记|《如何培养美感》·汉宝德
相比之下,潮汕民居则感觉更多的是相同,少了些变化。


变化是通过不相同的群体来完成,统一则使用相似的要素来完成,其结果是美感。这些相似的要素就是秩序与规律的建立。只要掌握相似的条件,就可以得到美感的效果。”




秩序的第2个层次
——单纯的韵律

"在视觉上,韵律可以简化为节奏。"

"单纯的节奏,常常是对称的、平面的、(重复)。"

读书笔记|《如何培养美感》·汉宝德
如建筑的立面、柱子的对称。(图片摄于朔州崇福寺)

读书笔记|《如何培养美感》·汉宝德
柱头铺作有下昂,补间铺作无下昂,大概也可算A·B·A·B·A的节奏,比起后来明清故宫建筑,斗拱A·A·A·A·A的节奏,显得要丰富一些。(图片拍摄于佛光寺东大殿)



视觉的最后一个层次
——较繁复的韵律

”复杂的韵律应是指非对称的、立体的秩序“,比如独栋的住宅、单一座建筑、室内的设计。“


”因为在现代生活中,居住环境所需求的物件太多了,多得几乎相当于一个乐队,如果不能把握和谐的原则,视觉美感就沦失了。“



比例之美

在古典美学中,比例是美的根源


古典美来自人体



黄金比例

读书笔记|《如何培养美感》·汉宝德
图片翻拍于书中,展示黄金比例的矩形和螺线。

读书笔记|《如何培养美感》·汉宝德
布列松的这幅名作,被视为黄金螺旋的实践。


”审美工作者视8:5或13:8为黄金比例,是可以接受的。“


”黄金比例对横向的矩形是有意义的。“



欣赏现代建筑是体会比例美之开始


抽象画为进阶




理性的美感

理性的美感大体来说是指两点:第一是物质的构成,第二是合目的性


5.理性的美:物质的构成&合目的性


材料、制作(小型器物)+结构、构造(大型物件)


物质的构成
——物体的材料、制作

小型物件上,只看材料与制作就可以了。展现出来的材质之美,专业的名词称为质感。




大型的物件的物质构成,还要注意结构与构造。“

比如建筑,结合《建筑的艺术观》理解。

”结构的安全感是美感的必要条件。“

”把美感与快感分开,可以说惊奇感带给我们的是快感,稳定感带给我们的是美感。“


功能的美感价值

”一个物件必有其存在的目的,它的存在价值在于是否能完善地达成这个目的。“

”物体的外型使我们感觉会达成所预期的功能时,我们就会有顺心之感,反之,就产生很多怀疑,甚至烦恼。怀疑与烦恼正是美感的敌人,它们妨碍了理性思维的顺畅。“



色彩的世界


我们一律以原色来描述与记忆,但我们真正看到的却是调和色


”调和是色彩世界的基本原则。“


”调和色要点:灰色背景“


色彩调和的要义

”有个性的调和色通常要落实在两个条件上:色系、色调(冷暖)




质感


自触觉到视觉的转移

在视觉美感中,质感是很重要的因素,与色彩并重。

质感的来源是触觉,是手指的神经接触物质的表面所得到的感觉。

”这种感觉是与眼睛不相干的,但是当我们使用手指触摸的时候,眼睛也同时看到这个动作,观察这个物质,因此产生联动的作用。“

”自手感得到的经验,与眼睛所见之外表连在一起,因此自眼睛所看到的表面质地,不必动手就自然产生触觉的反应。



构成之美

主从关系的美感手法


"主从关系是构成美感很重要的手法之一,其目的是避免我们的视觉失掉焦点,使我们不会感到惶惑不安。"

水果画中
苹果与梨子,把梨放倒,减少两者形式上的差异,强调两者的共同点。


称式组合与画面的均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