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物质交换透析

(2015-02-02 18:08:03)
标签:

高中生物教学

分类: 高中教学

1、  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相互交换机理

    毛细血管通透性:毛细血管壁由一层内皮细胞粘合而成,外面覆有薄薄的一层基膜,两者的总厚度大约0.5微米。细胞膜主要有脂质和蛋白质分子组成,凡能溶于脂质的物质就容易透过细胞膜。氧易溶于脂质,二氧化碳也能溶于脂质,故它们都易于通过毛细血管壁而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进行交换。

    在电镜下可以看到毛细血管壁上有一些小孔,是内皮细胞互相连接处的孔隙造成的,孔径一般约80-90埃。物质的分子体积只要比小孔小就可以通过小孔,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进行交换。目前认为这种小孔是毛细血管壁对非脂溶性物质通透性的结构基础。不同组织中毛细血管壁上的小孔大小不同,故通透性也不同。

毛细血管壁内皮细胞具有“胞饮作用”,可能也与物质透过毛细血管壁的转运有关。通透性的变化往往与血管口径的变化相伴随。

    因此据以上原理,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物质,如高分子蛋白质之外,水和其他小分子物质,如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无机盐等,都可以弥撒或滤过的方式透过毛细血管壁,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进行交换。

2、淋巴液的生成和流入血浆

    在血浆和组织液的交换过程中,从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量与重吸收回毛细血管壁的液体量是不相等的。正常情况下,滤出的液体量中大约90%被重吸收回毛细血管,其余大约10%则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液。

    毛细淋巴管首段为盲端,管壁也由单层扁平内皮细胞构成,细胞之间不紧密连接,而曾瓦片状或鱼鳞状互相覆盖,其间有较大的间隙,允许液体通过此间隙流入毛细淋巴管,但不能倒流。毛细淋巴管壁外无基膜,故通透性很高。组织液(包括在特殊情况下进入组织间隙的细菌甚至红细胞)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液。淋巴管内有防止逆流的瓣膜,淋巴液最后由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进入左右锁骨下静脉,回到血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