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悠悠五十载 眷眷师生情——4版 本报关注 第557期

(2011-09-09 14:53:32)
标签:

杂谈

悠悠五十载 <wbr>眷眷师生情——4版 <wbr>本报关注 <wbr>第557期

悠悠五十载 眷眷师生情
——21名白发学生三十年坚持看望八旬班主任
文/图 本报记者 安璐
  9月8日清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博物馆附近,65岁的何文萍和她的十来位同学在车站集合,准备看望他们的高中班主任叶天喜老师。清晨上班的繁华路段上,满头白发的他们手捧鲜花,笑语盈盈,吸引着过往行人的注目。
  “感觉和十六七岁刚上高中时一样,没意识到自己也是花甲老人了。”今年66岁的赵爱娣因为探望老师,昨天特意从北京赶来。她当时是石家庄三中二十五班的团支书。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他们这帮同学组织起来,每一年都去看望班主任叶天喜老师,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当时年轻帅气的他们,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但看望老师的活动却从未间断过。
  “今年,是我们入校五十周年,还赶上叶老师八十寿辰,而且,又是教师节和中秋节,这样四喜临门的日子无论如何也要赶过来。”赵爱娣激动地说。
  当时,他们25班共有38名同学,如今天各一方,每一年看望老师的日子成了他们同学之间难得聚会的节日。“当初的少男少女如今都变成了少男少女的爷爷奶奶,当时纯真的友谊历经半个世纪,都变成了浓浓的亲情,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他们中最年轻的何文萍今年也已经65岁了,但说起上学时候的点点滴滴,就像发生在昨天。退休前从事中学奥数教育的她也是一位老师,班主任叶老师一直是她人生的导师和偶像。“我上学的时候是最调皮的一个,即便这样,叶老师也从未训过我一句。作为老师,我一直希望自己也可以做到像叶老师那样。”
  到叶老师家,早就守候在门口的叶老师看到21名学生十分激动。谈起她教过的这些学生,叶老师的眼角湿润了。今年80周岁的叶老师头脑非常清晰,她能准确地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记得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爱好。至今,叶老师清晰记得当年38个学生,有14个考上了本科,7个考上了专科。
  68岁的学生刘秀兰回忆起当年叶老师对她的帮助,仍然记忆忧新。当年,三中每个月给学生发4元钱的助学金,开学时被先行交了学费,一时无法取出。可那时候,她家特别困难,没有这4元钱,甚至都没办法吃饭。当时,心灰意冷的她想到了退学。正当她无计可施的时候,班里的生活委员告诉她,叶老师紧急向学校申请了10元助学金,当天就送到了她的家中。后来,她才知道,这10元钱是叶老师从自己家拿出来的。刘秀兰工作后,想方设法把这10元钱还给了老师,叶老师却无论如何也不肯收。
  在叶天喜老师给25班当班主任的三年里,她从来没有向同学们发过一次火。了解到当时因为家庭困难一部分同学想辍学,都是叶老师努力劝说,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大家,正是因为这样,才让同学们有了更好的前途。谈起这些,叶老师只是说,这是一个做老师应该做的。
  50年后,当同样是白发苍苍的同学们再次聚首在叶天喜老师家,围坐在慈祥的老师周围,叶老师眼里除了感动的湿润,还有为人师长,培育学生的欣喜。
悠悠五十载 <wbr>眷眷师生情——4版 <wbr>本报关注 <wbr>第557期

悠悠五十载 <wbr>眷眷师生情——4版 <wbr>本报关注 <wbr>第557期

悠悠五十载 <wbr>眷眷师生情——4版 <wbr>本报关注 <wbr>第557期

 

学生们翘首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