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碗清汤荞麦面——16版 青园茶坊

(2011-07-15 10:21:14)
标签:

杂谈

分类: 美文欣赏

一碗清汤荞麦面
[日本] 铃木立夫

  对于面馆来说,生意最兴隆的日子,就是大年除夕了。
  北海亭面馆每逢这一天,总是从一早就忙得不可开交。平时到夜里12点还熙攘热闹的大街,除夕晚上10点左右食客就骤然稀少了。当最后几位客人走出店门的时候,大门又发出无力的“吱吱”响声,走进来一位带着两个男孩的妇人。两个孩子,一个约6岁,一个约10岁,都穿着崭新的运动套装。妇人却穿着不合季节的方格花呢裙装。
  “欢迎!”女掌柜忙上前招呼。
  妇人嗫嚅地说:“那个……清汤荞麦面,就要一份……可以吗?”
  躲在妈妈身后的孩子也胆怯地望着女掌柜,担心会遭到拒绝。
  “噢,请吧,快请里边坐。”女掌柜边忙着将他们让到靠暖气的第二张桌子旁,边向柜台后面大声吆喝:“清汤荞麦面一碗——”当家人探头望了一眼母子三人,也连忙应道:“好咧,一碗清汤荞麦面——”他随手将一把面条丢进汤锅里后,又额外多加了半把面条,煮好盛在一个大碗里,让女掌柜端到桌子上。母子三人几乎是头碰头地围着一碗面吃将起来,“咝咝”的吃面声和母子的对话,不时传来。
  “妈妈,真好吃!”兄弟俩说。
  “嗯,是,快吃吧。”妈妈说。
  不大功夫,一碗面就被吃光了。妇人在付账时,低头施礼说:“承蒙关照,吃得很满意。”这时,当家人和女掌柜几乎同声说:“谢谢您的光临,预祝新年快乐!”



  迎来新年的北海亭,仍然和往年一样,在繁忙中打发日子,不觉又到了大年除夕。
  夫妻俩忙完了一天准备打烊时,又听见“吱吱”的轻微开门声,一位领着两个男孩的妇人轻轻走进店里。
  女掌柜从她那身不合时令的花格呢旧裙装上,想起一年前除夕夜最后的客人。
  “那个……清汤面……就要一份……可以吗?”
  “请,请,这边请。”女掌柜和去年一样,将他们让到桌旁,开腔叫道:“清汤荞麦面一碗——”
  还是第二张桌子,还是“咝咝”的吃面声,还是小声对话。
  “真好吃呀!”
  “我们今年又吃上了北海亭的清汤面啦。”
  “但愿明年还能吃上。”
  吃完,妇人付了钱,女掌柜也照例向母子道别:“谢谢光临,预祝新年快乐!”
  在生意兴隆中,不觉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除夕夜。北海亭的当家人和女掌柜虽没言语,但9点一过,两人都心神不宁,时不时地倾听门外的声响。
  在靠暖气的第二张桌上,早在半个钟头前,女掌柜就已摆上了“预约席”的牌子。
  终于挨到10点了,就仿佛一直在门外等着最后一个客人离去一样,母子三人悄然进来了。
  哥哥一身中学生制服,弟弟则穿着去年哥哥穿的大格运动衫。兄弟俩长高了许多,简直认不出来了,而母亲仍然是那身褪了色的花格呢裙装。
  “欢迎您!”女掌柜满脸堆笑地迎上前去。
  “那个……清汤面……要两份……可以吗?”
  “嗳!请,请请!”女掌柜一如既往,招呼他们就座,并若无其事地顺手把“预约席”牌藏在背后,对着后厨喊道:“面,两碗——”
  “好咧,两碗面——”
  这次,当家人抓了三把面煮进了汤锅。
  于是,母子三人轻柔的话语又在空气中传播开来。
  “昕儿,淳儿……今天妈妈要向你们兄弟二人道谢呢。”
  “道谢?……怎么回事呀?”
  “因为你们父亲发生的交通事故,连累8个人受了伤,我们的全部保险金也不够赔偿的,所以,这些年来,每个月都要积攒钱帮助受伤的人家。”
  “噢,是吗,妈妈?”
  “嗯,是这样,昕儿当送报员,淳儿又要买东西,又要准备晚饭,这样妈妈就可以放心地出去做工了。因为妈妈勤奋工作,今天从公司得到了一笔特别津贴,终于把所欠的钱都还清了。”
  “妈妈,哥哥,太棒了!放心吧,今后,晚饭还包在我身上。”
  “我还继续当业余送报员!小淳,我们加油干!”
  “谢谢!妈妈实在感谢你们。”
  这天,娘儿仨说了很多话,哥哥“坦白”了他怎样担心母亲请假误工,代母亲去出席弟弟学校家长座谈会,会上听小淳如何朗读作文《一碗清汤荞麦面》。这篇曾代表北海道参加了“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的作文写道,父亲因交通事故逝世后留下一大笔债务;妈妈怎样起早贪黑拼命干活;哥哥怎样当送报员;母子三人在除夕夜吃一碗清汤面,面怎样好吃;面馆的叔叔和阿姨每次向他们道谢,还祝福他们新年快乐……
  小淳朗读的劲头,就好像在说:我们不泄气!不认输!坚持到底!弟弟在作文中还说,他长大后,也要开家面馆,也要对客人大声说:“加油干呀!祝你幸福!”
  刚才还站在柜台里静听一家人讲话的当家人和女掌柜不见了。原来他们夫妇已躲在柜台后面,两人扯着条毛巾,各拉着一头,正在拼命擦拭满脸的泪水……



  又一年过去了。
  北海亭面馆靠暖气的第二张桌子上,9点一过就摆上了“预约席”的牌子。老板和老板娘等啊等啊,却没见到母子三人。转过一年,又转过一年,他们再没出现。
  北海亭的生意越做越兴旺,店面进行了装修,桌椅也更新了,可是,靠暖气的第二张桌子,还是原封不动地摆在那儿。
  光阴荏苒,夫妻面馆北海亭在百忙中又迎来了一个除夕之夜。
  手臂上搭着大衣,身着西装的两个青年走进北海亭面馆,望着坐无虚席、热闹非常的店堂,轻轻地叹了口气。
  “真不凑巧,都坐满了……”
女掌柜面带歉意,连忙解释说。
  一位身着和服的妇人,谦恭地低着头走进来,站在两个青年中间。店内的客人一下子肃静下来,都注视着这几位不寻常的客人。那妇人轻柔地说:“那个……清汤面,要三份,可以吗?”
  一听这话,恍如隔世的情景再现在女掌柜眼前——除夕夜,娘儿仨吃一碗面。
  “我们是14年前在除夕夜,三口人吃一碗清汤面的母子三人。”妇人说道,“那时,承蒙贵店一碗清汤面的激励,母子三人携手努力生活过来了。”
  这时,模样像是兄长的青年接着介绍说:
  “后来,我们随妈妈搬回外婆家住的滋贺县。今年我已通过国家医师考试,现在是京都医科大学医院的医生,明年就要转往札幌综合医院。之所以要回札幌,一是向当年抢救父亲和对因父亲而受伤的人进行治疗的医院表示敬意;再者是为父亲扫墓,向他报告我们是怎样奋斗的。我和没有开成面馆而在京都银行工作的弟弟制订了有生以来最奢侈的计划——在今年的除夕夜,陪母亲一起访问札幌的北海亭,再要上三份清汤面。”
  北海亭的当家人和女掌柜,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
  “欢迎,欢迎……呵,快请。喂,当家的,你还愣着干嘛?2号桌,三碗清汤荞麦面——”
  当家人一把抹去泪水,欢悦地应道:“好咧,清汤荞麦面三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