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到了一种希望——4版 特别报道

(2011-06-17 11:38:57)
标签:

杂谈

分类: 特别报道
 记者手记——
看到了一种希望
  4月28日至5月2日,记者有幸去北京参加了《孝经》研讨会,四五天时间内学到了以前不知道或不懂的传统文化,见到了至今令我记忆深刻的人和事。
  一百多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广东的,浙江的,湖南的,湖北的,河南的,河北的;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还有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有公司老总,有中层骨干。他们不怕旅途的劳累,千里迢迢汇聚到一起,只为一个目的——学习传统文化。
  河北定兴的王老先生,是第二次来参加传统文化学习。他今年72岁,身体有病,连续五天的课程他每节课必到,认真听,仔细记,没有丝毫的疲劳之态,其“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令人佩服。
  28岁的高女士,山东德州人。这次被公司派来学习传统文化,她的女儿只有六个月,还在吃奶。于是她把婆婆和女儿都带来了。婆婆给她照看女儿,她上课学习,其强烈的学习精神令人感叹。
  吃饭时,一百多位学员分组前往餐厅。这时不管你是公司的老总还是普通中层,大家都按顺序排队,领取餐具和盛放饭菜,没有一个插队的。吃完饭后,自己把餐具送还,十几张餐桌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狼藉之感。志愿者汪宏慧老师,把一个学员没有吃完的饭菜倒进自己的餐具内,用馒头蘸着菜汤吃完了。她说自己跨过了一个心坎,完成了一个超越。
  他们令人肃然起敬。
  学习传统文化的学员,有的已学过了两三年,有的是第一次学习。
  “学习过传统文化后,家人和朋友都说我像变了个人,为人处事的能力提高了不少。”“以前总以为自己在孝的方面做的不错,但学习后发现自己做的还很不够,学的有些晚了。”这是我在学习讨论过程中经常听到的感慨声。
  庞子东老师说,前些年搞传统文化很难,而这几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国人越来越多,办个班,几天就报满了。
  这让我看到了一种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