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老师问答
知心老师:
您好!几年前发现父亲有外遇,我非常生气,也非常失望,怀疑世界上还有值得信任的人吗?同时也替母亲伤心,她整日操劳,即便不知道此事,也因为平时与父亲吵架,得不到关爱而内心痛苦,后来才慢慢知道这样的事情在社会上很常见,常见就等于没错吗?我无法原谅父亲,更无法信任男人,都不想结婚了。请帮帮我吧!
沧州痛苦的女中学生
同学:
你好!遇到难题懂得向成人求助,我由衷地感到欣慰,也愿意提供一些建议供您参考!
首先,你应该先将对父亲的愤恨之情释放出来。我原来有个朋友,父亲早逝,深深地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她曾说过一句话:“有个有瑕疵的父亲总比没有父亲强吧!”再说,父亲对孩子的感情并不会因为他的过错而减少,可能你内心的气愤让你感受不到他对你的关爱了,平心静气,多去体会父亲为你所付出的感情,体会父亲为生活奔波的不容易。“勿以小嫌疏至亲,勿以新怨忘旧恩。”我们做儿女的没有任何理由去怨恨老人。
另外,如果你所说外遇事件也许是捕风捉影,就大可不必为此所苦恼,如果确实有证据能说明那是事实,可以尽你所能去劝谏父亲,不要做这样违背天理的事,最终要么抛弃对方,要么妻离子散。进退都是三败俱伤,后果不堪设想,劝他不要为了感情方面的贪心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骑虎难下。
《弟子规》中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刚开始要和颜悦色地劝谏,如果他一意孤行,听不进去,就过段时间再次沟通,把其中的利害关系讲清楚,既使父亲反感生气也不要沮丧懊恼。不纵容父亲才是真正为他好。
妈妈这边,你也要多去关心,当然最好不要提这事儿。孝,有一个境界是养父母之心。这正是时候。女儿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找合适的时机还可以引导她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对父亲不够关注,从自身寻找家庭矛盾的根源等。如果妈妈能够不求回报地多去关心父亲,人都是可以感化的。
对于你自己,困难和麻烦是每个人成长的资粮。人非圣贤,孰能无可。你大可不必从此就不信任男人,至于不结婚的想法就更是因噎废食了,不如从自己做起,当个调和剂,担当起营造和睦家庭的责任,终会渡过难关。我知道这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确实不容易,但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走过去会有另一片天空,另一种风景,逃避和颓废只会让你误入歧途,不要因为亲人的过错而毁了自己的前程!
知心老师

◆看了你报的设立“感恩日”的特别报道后,引起了我对另外一个话题的关注!在我看来,母亲固然伟大,做子女的应该学会感恩!但是,在感恩母亲的同时,子女也不能忽略对父亲的爱!也许父爱没有母爱那么细腻,但对子女的爱一样厚重!现而今,母亲节已为我们所熟知,而每年的父亲节子女知晓的就不太多了!因此,我建议贵报能否在6月19日——今年的父亲节之前,也开展一次“父亲节,给父亲送些啥”的话题讨论,以此引起大家对父亲的重视和关注!但愿能引起贵报的关注!
——热心读者 霍小卫
答复:感恩一切是我们的追求,感恩父母是我们的本份。您提醒得非常好,我们一定认真考虑。
◆你们的538期办得真好。我愿意提供一个线索,不知你们有没有用?
——河北邢台胡老师:
答复:感谢鼓励。更感谢提供线索。我们真诚地向您道谢!
◆你们报纸挺好看的,我妈非常爱看,我也爱看,像天下父母啦,都好。我们明年还订。我们院里有位老先生种了十几种玫瑰,花都开了,他把美带给了我们这些邻居,你们来看看吧。
——石家庄读者潘女士:
答复:谢谢潘女士,您的支持给我们增添了动力,我们一定努力办好报纸,不辜负你们母亲以及其他读者的期望。先请您替我们向您母亲和那位老先生致敬。我们会把老先生的美也带给广大的读者。
短信箱
◆在繁忙的工作中请您接受我最真挚的祝福,愿我的祝福消除您工作中带来的疲劳,愿幸福和快乐伴随着您生活的每一天。
——四川宜宾读者
◆我不赞成登广告,我们全家都爱读《家庭百科报》,因为她是一块净土,不登广告,没有铜臭气。如果有了广告,报纸的灵魂就被污染了。
——石家庄读者杨先生

第540期:
第2版《“她令我们敬佩也令我们惭愧”》第二栏第二段末尾,句号应在引号外。《一个记者眼里庞姣姣签名倡议的意义》第二栏第三段倒数第二行“可以选择的别的学校”,句中第一个“的”应删除。
第3版《我们不能走美国性开放的老路》第二小标题第二栏倒数第二行“年纪青青”应为“年纪轻轻”。第三小标题第二栏第二行“乃致”应为“乃至”。
第4版《“庞姣姣现象”与子女教育》第一段第四行“大家对庞姣姣现象普遍反映是正面的、积极的”,句中的“反映”应为“反应”。反应:事情发生后在人们中间引起的意见或行动。反映:一般指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报告真实情况或问题。,第17行的顿号应为句号。第二栏第一段第五行,句号应在引号内。《道德观的觉醒与升华令人欣慰》第四段第二行“牝杜之合”应为“牝牡之合”。第五行“其小”应为“其小阴茎”。
第8版《探究家庭不幸的一个根源》第四栏第五段末行“危胁”应为“威胁”。
第10版《本报志愿者探望小吉祥》末段第一行“小吉祥高兴的与大家挥手告别”,句中的“的”应为“地”。
第11版《赶走右耳的魔鬼》末段第二行“分辩对错”应为“分辨对错”。分辨:辨别。分辩:争辩。
第12版《钟灵毓秀儒雅地
君子淑女满校园》第一栏倒数第三段第二行“多少莘莘学子”应为“莘莘学子”。莘莘:众多,与“多少”意思重复累赘。第三栏倒数第二段第一行“冀中职业学院形成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句中的冒号应删除。否则,割裂了句子的完整性。
第19版《懂鸟语的孔一》第三栏倒数第七行“噼呖啪啦”应为“噼里啪啦”。
第23版《五伦漫谈》倒数第二段第八行“不要轻意地与领导为仇”,句中的“轻意”应为“轻易”。轻易:轻率、随便。“轻意”说不通。此段倒数第四行“度过难关”应为“渡过难关”。《农民刘友生大学讲病》第四栏第一段第五行“从那来的?”应为“从哪来的?”。
高良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