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东亮和他的“春江书院”——第541期 4版 本报关注

(2011-05-20 17:33:25)
标签:

杂谈

分类: 本报关注

刘东亮和他的“春江书院”——第541期 <wbr>4版 <wbr>本报关注

刘东亮和他的“春江书院”
            本报记者 安璐
  刘东亮,在朋友的眼里是个“神人”。他年纪轻轻,开着画展,出版个人画集,还是河北省有名的风水师,在石家庄办了一个公益性质的“春江书院”,把中国传统文化搞得风生水起。而且,他还创立了“明德家园”儿童村,准备收养那些无家可归的孤儿。

刘东亮和他的“春江书院”——第541期 <wbr>4版 <wbr>本报关注


  刘东亮是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常务理事、《吃茶去》杂志社副社长。他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一套完善的哲学体系,《大学》、《中庸》这些国学经典都是在讲最普通的人生道理。最初一天一节课,主讲人就是刘东亮自己,春江书院就这样开张了。
  开始讲《弟子规》,后来讲《论语》《大学》等课程。    目前,春江书院开设了国学、美学等一系列公益讲座,讲授家道文化,中国茶艺,书画、健康养生,论语,老庄,孟子,书法等十三门课。邀请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的专家、教授友情授课,每天两节课,免费对公众开放。
  走进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茶人会馆”的春江书院,墙上:“感恩 包容 结缘 分享;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院训肃目清雅。 
  春江书院听课的人群里,上有六十五岁以上的老者,下有四五岁的儿童,商人,学者、律师……各类人群都在这里汇集,现在,网上的点击率达到三百万。春江书院所有老师讲课全都是公益的,只是有少量的交通费。能够召集众多大家在这里讲课,刘东亮说不是他的个人魅力,是传统文化的魅力。
  刘东亮说,现代社会伦理底线没了,需要人们重新构建。传统文化曾经在几千年发挥着很好的效果。现代社会,我们不可能做到纯复古,脱离这个时代搞儒学不现实,每个时代的儒家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都是作为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东西,书院就是来补补课,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刘东亮跟我讲了这样一件事。小雪是他朋友的女儿,十七岁,曾经是世人认为无可救药的典型叛逆孩子,搞得学校家长亲戚朋友人仰马翻。无奈之余,妈妈把小雪放在刘东亮的书院里学习传统文化。在这里,小雪渐渐找到了曾经迷失的自己,并且挖掘出了身上的绘画潜质。现在,她在家修习字画,成了乖乖女。小雪说:“时代的进步,让那些不懂心性的孩子迷茫了,我也迷茫过,但我现在觉得只有传统文化可以拯救我们这一代。”小雪经常和妈妈一起喝茶,在这个过程中,她觉得现代人的品德不如一片茶叶高尚,这是她解读到的茶文化的精华。小雪立下志愿:“既然认识了传统文化,那是我的福气,我不但自己要学习,肯定还要弘扬它,这就是我的目标。”
  心和世界是一体的。刘东亮说,虽然知道现在所从事的事业是杯水车薪,但有这杯水就比没有强,书院就当是星星之火,因缘成熟自然会有传播。这样的事情,每一代都得有人去做,有些时候真的需要有点舍我其谁的精神。
  书院每个月的运营成本一两万元,都是刘东亮自己出钱。他说,历代民间书院好多最后都是因为资金问题办不下去了。目前,他只是想尽一己之力,经济能力可以的时候就全部自己掏钱,没有的时候再说。从春江书院创立起,上千人在书院学习受益,并且将传统文化在周围人群中传播。刘东亮说他一直以来有个理想,那就是把书院慢慢地变成一个很多人的慈善团体,联系并不一定紧密,各自为战,互相感染,慢慢地很多地方就会好起来。
  依托于春江书院的“明德家园”儿童村预计十月一日开园。刘东亮说,办孤儿院的想法由来以久。他做义工的时候,曾经到过河北佛教慈善会和民政部门合办的宏德家园,那些堆在桌子上一尺高的资料都是想进宏德家园孩子的名单。看到那个,他觉得这个活儿还得干。
  他了解了一下河北省到底有多少个孤儿。据民政部门统计,一个自然村有1—1.5个孤儿,算下来全省大概有一万个小朋友是孤儿。以民政部门2000人的收养能力,大概只有五分之一的孤儿被收养,那剩下的孩子怎么办?出于这种考虑,他决定试着办个小点的孤儿院,正打算租房的时候,卓达集团把玫瑰园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免费让他们使用。刘东亮说,办儿童村之前先要明白,这是一件花钱的事。以他个人的能力可能做不了多少,但是,一定有人会跟着去做。
  “明德家园”儿童村一切透明,刘东亮说自己目前条件尚可,而且,围绕着春江书院有三百多名同学,大家捐一点,所有的物品背后都写上捐赠者的名字,所有的账目都公开,透明。两个专职的阿姨,有个义工组,一个义工排一天,确保至少三个人在现场,这样孩子们的生活就有保证了。
  让每个人都可以变成太阳。刘东亮说,中国想做慈善的特别多,需要慈善救助的也特别多,他们愿意做中间的桥梁。
  刘东亮说,希望“明德家园”儿童村最后可以成为大家都做的事业。“我们只是倡导向上向善的力量。善来善去,当善变成一种常态,当慈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整个社会就好了。”他说,能做多少做多少,不怕慢就怕站,只要没有停,一直在做着就可以。第一不要贪多,不要贪快,一定要把第一步迈好,如履薄冰地把这件事办好就可以了。
  “明德家园”儿童村收养6到10岁的孩子,本着就近读书的原则,让他们接受普通教育。除此之外,儿童村有自己的家学,孩子们将要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而且,依托春江书院这个平台,琴棋书画方面孩子们可以有很优秀的老师。刘东亮说,用心去做,把爱心扩大化,老天爷会给你最好的回报。他常常喜欢念一首小诗:竟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手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希望,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满园春色的那一天。
  刘东亮老师新浪博客:http://www.sina.com.cn/wengehong
  春江书院视频网址:http://www.ku6.com/cjsy

学习传统文化次第
为学者 必有初小学终
至四书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经既明
方读子 经子通 读诸史
  《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笠翁对韵》《孝经》
  《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易经》《诗经》
  《尚书》《礼记》《春秋》《老子》
  《庄子》《荀子》《韩非子》
  《孙子》《史记》《前汉书》
  《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历代散文精选》《唐诗宋词精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