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臂李大田的幸福生活
文/图本报记者
郑小平

李大田一家三口
初夏阳光照耀下的河北省鹿泉市体育场,草坪碧绿如毯,冬青翠绿欲滴,刚刚结束了一场职工运动会后,宽敞的看台上显得空荡荡的。突然,一位身穿红色半袖衫的年轻人步入场地,他步履矫健,自信的神情中洋溢着青春的光芒,他一一清点着刚刚用过的体育器材,并仔细查看是否有破损,他时而弯腰,时而抱臂,仔细端详,就会发现,年轻人的身体动作似乎不太协调……原来,这是一个残疾人,他的双臂从肘关节以下全都截肢了……
这个年轻人名叫李大田,今年30岁,是鹿泉体育场的职工,在这里工作已经六年多了。六年多来,领导和同事们都说,大田不是残疾人,他的心态比任何人都健康,这健康来自于他对目标的坚持,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对工作的热情尽职!
突遭变故,在亲人的呵护中长大
别看大田现在一脸阳光,可二十年前,他曾是一个自卑、胆小和害羞的孩子,而这一切都缘于6岁那年的一次突发事故。
1987年正月的一天,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之中。这天下午,6岁的李大田和两个同龄男孩带着妹妹来到离家不远的西街村玩耍。出于好奇,三个淘气男孩把比赛攀爬的目标锁定了变压器。李大田不由分说抢先向电线杆上的“铁箱子”爬去。可是,当他的小手刚一接触“铁箱子”,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被送到县医院后,医生们惊呆了,大田的双手被高压电击穿,两条小臂血肉模糊,双手十指全部断掉,鲜血直流,情况十分危急,医生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口,建议他们立即转院治疗。此时已是深夜,呼啸的寒风中,大田的爸爸妈妈抱着大田打车来到省城一家大医院。
看到大田的伤势,医生说,目前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截肢。看着幼小的孩子,大田的父母伤心欲绝……第一次手术,医生为大田左右手各保留了三个和四个手指。然而,由于伤势严重,保留的手指相继坏死,此后又经历了大大小小七次手术,之后,大田的双臂最终还是从肘关节以下被截肢。
截肢后的大田,仍然顽皮天真,他还不懂得什么叫愁苦。他只知道,从那以后,奶奶、父母、大伯和叔叔们对他更加宠爱了,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得到了所有人的关爱,就连两个幼小的妹妹也对他关爱有加。
儿子的截肢,打碎了大田父母的所有期望,他们在背地里偷偷地哭泣,除了加倍地宠爱大田以外,就是四处打听哪家医院能做断肢再置手术。在父母看来,就是倾家荡产,也要将儿子的手臂接上。他们带着大田辗转北京、上海、南京、沈阳等地求医、咨询断臂移置技术,然而,他们的梦想都破灭了。万般无奈之下,1990年春天,大田安装了假肢。
三年转眼过去,1990年9月,父母将9岁的大田送进了小学,当了一名旁听生。由于假肢不能用,大田只能用牙齿咬着铅笔写字,费时费力,常常咬得心烦意燥,为此,他不知咬断了多少铅笔。为了锻炼他的毅力,父母支持他报了书画班,学习书法和绘画。
然而,自从截肢后,大田很少接触生人,与世隔绝的几年,让他变得胆小,羞涩,不愿意跟别人交往,上学放学路上,总是低着头。他为行人投来的惊异一瞥或偶而的回眸而异常自卑。夏季里,不管天气多么炎热,大田从来不穿半袖衫,尽管这样,空空的袖管还是让他难以摆脱心中那份对生活的茫然和对未来的恐慌,他幼小的心灵总是空落落的,只有回到家里,待在父母身边才感到安全和温暖。

李大田在操作电脑
苦练本领,在师长的鼓励下重生
大田的改变缘于初中一年级时学校召开的春季运动会。别看大田双臂截肢,可他特别爱好体育运动,短跑,跳高,他都非常喜欢。这年5月,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上,他一举夺得了100米、200米400米第一名,为班级争得了好成绩。比赛完后,体育老师周春山把大田叫到跟前:“你知道残疾人运动会吗?”李大田说:“不知道。”周老师就给大田介绍了有关省及国家残疾人运动会的情况。然后,周老师告诉他,如果喜欢田径运动,他可以去县体校训练,并给他介绍了体校的钟文法老师,周老师鼓励他挺起胸膛,做一个自强自信的孩子。
周老师的话让李大田很受鼓舞,他把这事跟父母一说,父母也十分支持。没多久,大田就参加了县里的业余体校,训练短跑项目。
三年的初中生活很快过去了,升入高中的李大田仍然坚持着在县体校的短跑训练。高一这年,鹿泉一中举办全校运动会,李大田包揽了100米、200米和400米第一名。学校的张书记给他颁奖时,掉下了激动的泪水。张书记鼓励他再接再厉,争取更大成绩。看着张书记的泪眼,李大田非常感动,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和训练,不辜负校领导的期望,争取更好的成绩。
由于经常参加训练和各种比赛,李大田的学习成绩下降很快,他怕由于自己的成绩而影响了班级的成绩,一度产生了休学的想法。张书记得知后,鼓励他坚持下来,一定不要放弃。想想有那么多人关爱自己,大田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硬是坚持下来。
2000年初,为了准备参加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李大田参加了河北省体校举办的半年集训。在家时,他的生活基本都靠父母和妹妹照顾,可到了训练基地,一切都要靠自己,他感到困难重重。可是,当他看到来自全省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中,有许多人残疾等级比他还高,但他们都乐观自信,自理生活,他深受感染。从此,他终于抬起了头,笑对人生中的苦难。当半年集训生活结束以后,李大田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开朗了,自信了,成了自立的人。这年5月,大田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T45级100米、200米和400米短跑,取得了百米第四名和200米400米第三名的好成绩。
李大田成为父母老师和同学们的骄傲。
这年夏天,李大田第一次穿起了半袖衫,灿烂的笑容重新回到他脸上。
2002年9月,高中二年级的李大田考入天津体育学院。开学伊始,就投入到紧张而艰苦的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的赛前训练中。
11月,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前几天,大田随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前往韩国时,代表团突然接过通知:亚残会取消了T45级项目。这让准备充分的大田十分沮丧。可正当他的心情刚刚平静时,组委会又通知恢复该项目。然而当李大田抵达韩国之后,组委会又宣布取消该项目,第二天又通知恢复……如此反复无常的决定,考验着大田的心理承受极限。那几天,他吃不好,睡不着,惊喜伴随着懊丧,懊丧之后又是惊喜……然而就是在这紧张的气氛中,大田一举摘得T45级100米、200米、400米三个亚残会金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鲜花和掌声之中,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体育场上空之时,李大田的内心充满了无限自豪与荣耀,也充满了感激,他感恩父母亲朋的疼爱,感恩老师们的教育和鼓励,更感恩祖国的培养。
知足感恩,在珍惜中做到最好
2005年7月,李大田从天津体育学院毕业,成为鹿泉市文体新局下属的体育场的一名正式职工,负责场地器材管理。对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李大田十分珍惜。
正常人能做的事,他学着做,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也要学着做,他相信“艺不压身”这句话。他说,多学一手就能在工作中多一些本领。在体育场,为草坪浇水,为冬青剪枝,为县内各中小学校运动会及职工文体活动发放和回收各种器材,这些工作零散具体,又繁琐耗时,但李大田做起来十分认真。县里的集中活动平均每月两三次,余下的时间,他就随时听从领导和同事调谴,维修电脑、发放文件、填写会计报表,只要领导和同事一声招呼,他就愉快接受并圆满完成任务。在单位,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有忙就帮,有事就干,不管分内分外。有一次,外单位一个人看到李大田,惊奇地询问,怎么你们单位用一个残疾人?副局长梁秀江说,李大田干起活来不像残疾人!
李大田会骑自行车,会修电脑,能上网聊天,会各种电脑安装程序,他还喜欢书法,画画,集邮,摄影等等。有一个多年不见的伙伴得知这些,感到不可思议。那天,他问李大田,听说你什么都能干,真的假的?李大田笑了笑。昔日的伙伴给大田出了个难题:咱们比一下,一分钟内看谁捡起掉在地上的缝衣针最多?
没有双手,怎么捡针?对方盯着大田显出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两盒针倒在地上,结果,大田一只残臂按住针尖,在另一只残臂辅助下用牙齿轻轻一咬,就捡起一根,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朋友彻底佩服了。
2005年10月,23岁的李大田与河南驻马店姑娘张影影喜结良缘,第二年有了可爱的儿子。张影影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又能干。每当大田工作繁忙时,只要她有空,就会到体育场帮助丈夫,俨然成了一名编外员工。
而大田下班后,也总是去妻子工作的药店接她一起回家。大田十分珍惜妻子的付出,两个人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恩爱有加。张影影说:“我感觉幸福其实挺简单的,简简单单的开心,简简单单的快乐,一家人和睦地天天生活在一起,多对对方关心点,疼爱点,两个人多让着对方点,也就不会生气了,这样快乐就会多一点,幸福也就多一点了。”问她对幸福的理解,张影影说:“幸福是自己想的,你想得简单了它就简单,想得复杂了它也就复杂了,我们现在就很幸福的。”
一个懂得珍惜,一个知足常乐,怎么会不幸福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