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31期 14版 天下父母  “沂蒙神话”郭晓冬

(2011-03-11 18:31:30)
标签:

杂谈

    成功的花,人们通常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看完郭晓冬曾经漂泊、艰辛的人生经历,我再次想起了冰心的这句话。
  今天的郭晓冬,人们用很多词来形容他:“最具潜力的男演员”、山沟沟里飞出的“凤凰男”、“沂蒙神话”等等,在他身上集中了许多年轻人对成功、成名的幻想。
  就连郭晓冬自己也没想到,20年前那个当清洁工的自己,有一天能踏入中国电影的最高学府(北京电影学院)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大学生;他更没有想到,当初那个跑龙套的自己,有一天能踏上国际电影节的红地毯。
  然而,任何一个光鲜亮丽的明星背后,都曾有一段孤独、隐忍的辛酸岁月。
  “他的星气或许不够大,但他曲折的人生经历,能带给我们一种积极、乐观、正面的人生态度,这种对生命的态度能打动我、我相信他同样能影响大家”!这是最初我想采访郭晓冬的理由。
                                        

                                       母亲的心愿
  第一次见到郭晓冬,是2009年12月份,在他北京的家楼下的一个茶吧。
  郭晓冬说的第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家乡的媒体来了,按理说应该请你们到家里坐坐,但我太太程丽莎怀孕了,所以不方便”,郭晓冬的语调真诚,没有一点明星架子。
  第一次采访很顺利。
  再次见面时,是2010年2月份,第四届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的领奖现场。这次郭晓冬如约见面,并携母亲前来。
  谈到郭晓冬的童年时代,郭妈妈仿佛回到了过去,低声和儿子一起吟唱起当年的歌谣……
  谈到郭晓冬15岁辍学时,母亲的情绪一下变的低沉起来,泪花在眼眶里打转,自责、内疚的心情溢于言表……
  当我细数郭晓冬这些年在演艺道路上取得的成就时,母亲含泪说:不敢看儿子演的电视剧,看到这些就会觉得儿子不容易、会联想到当年儿子吃的苦……
  当我问郭妈妈还有什么心愿时,母亲爽朗地笑着说:我就想让他们生个大胖孙子……

                                   漂泊中的时光
  1976年,郭晓冬出生在山东沂蒙山区一个叫大坊前的小山村,像每个在田间地头疯跑的孩子一样,郭晓冬无拘无束地长大着。然而,命运却在他15岁那年发生了转折。
  在郭晓冬初二升初三时,由于家里难以拿出三十三块钱的学费,懂事的郭晓冬为给父母减轻负担,辍学了。
  辍学后的郭晓冬从事过很多工作。一个15岁的孩子,挖过下水道、当过清洁工、建筑工、邮递员,因为有着唱歌、跳舞特长,被莒南县印刷厂招去当上了工人。如果没有那本杂志,郭晓冬或许就这样度过他今后的漫长岁月了,但命运再次在他不经意的时候,发生了改变。
  1992年,郭晓冬无意中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北京电影学院举办夏令营的消息,再次点燃了他的“表演”梦想。于是,跟亲戚东借西借凑了1100元,背着父母去了北京。夏令营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让他看到了大山以外的世界。第二年,郭晓冬不顾家人的反对,怀揣梦想来到了北京,开始了他的北漂生涯。
  北漂的几年,让郭晓冬过早地体会到了人生冷暖。跑龙套、住地下室……
  在郭晓冬对春节的记忆中,最难忘的就是1995年,那个鼠年的春节。郭晓冬和哥哥郭晓峰为了惩罚自己,选择了不回家。也就是那个春节,他们发誓一定要混出个样子来,才能对得起家乡的父母,唯一的方式就只能是去考学。
  或许是命运眷顾这个为了梦想而奋斗多年的年轻人,1996年,郭晓冬成功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和赵薇、黄晓明、陈坤成了同班同学。四年的大学时光,是郭晓冬生命中最珍贵的一段岁月,善良的同学、老师的细心呵护,让郭晓冬渐渐走出了自卑的阴影,走到今天。

                                       父亲走了
  “父亲”,是郭晓冬内心永远的痛。忠厚老实的父亲还没来得及看到儿子的成就就匆匆走了……
  父亲是心梗,突然去世的。那一天,千里之外的儿子正在拍霍建起导演的《暖》。晓冬说,他是有感应的,那一天,他总是止不住地流泪……
  “我真的很想马上飞回老家为父亲办丧事,尽一个儿子应有的孝心,安慰我多病的母亲,我真的特别想看一眼我父亲的遗容,把我心中淤积的情感对父亲哭诉……我体会到了电影演员创作中遇到的残酷现实,我不能丢下拍摄计划,扔下摄制组其他人而独自回家奔丧,我不能,我不能这么做!”这是2003年郭晓冬发表在某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郭晓冬作为一个儿子同时又是一名职业演员内心的矛盾挣扎。
  后来,《暖》荣获第十六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最佳影片奖。有了光碟的第一时间,郭晓冬赶回老家,到父亲的坟前放了一遍。那天下着蒙蒙细雨,他在雨中坐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影片放完,他坚信父亲能看到。
  拳拳孝心,令人动容。
                                      

                                      甜蜜的爱情
  在郭晓冬无人关注、默默向上游的那段日子,依然会有温暖、会有一些闪闪发亮的记忆,那就是:爱情。
  2007年11月5日,郭晓冬带着相恋5年的妻子回到了家乡,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婚礼,这是一场令莒南人津津乐道的婚礼,秧歌队、舞龙队、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都争相赶去观看。
  曾经问到郭妈妈的心愿,郭妈妈毫不掩饰地说希望有个大胖孙子。2010年4月13日,郭妈妈的心愿实现了。36岁的郭晓冬在北京喜得一子,儿子重达5斤8两,母子平安。
  如今,走出大山的郭晓冬,心里依然时刻想着能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对于家乡,郭晓冬说他有两个心愿。一个是捐建小学,另一个就是要捐建一座敬老院。2009年4月4日,郭晓冬和他的粉丝团“冬青森林”,一起出现在了莒南县坊前填中心小学的捐赠仪式上,郭晓冬也成了这所小学的名誉校长。
  这就是郭晓冬,一个朴实无华的演员;一个对父母孝敬有加的儿子;
  已经走出大山的他,依然希望为家乡的孩子们搭建一座走出大山的桥梁;
  已经拥有了财富的他,心里依旧装着还在贫困生活中的孤寡老人;
  因郭晓冬突出的孝心事迹,2010年2月25日被授予“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的荣誉称号。
  一路跋涉走到今天的郭晓冬,面对曾经的苦难,总是一笑了之,他说苦难对于心理脆弱的人来说是灾难,但对于心理坚强的人来说就是财富。也正是因为曾经的苦难,才让郭晓冬更加感恩生活、珍惜生命中那些给予他温暖的人!
  心中有爱,明天更美……
                                                                                   齐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