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期 16版 苹果
(2011-02-18 11:28: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美文欣赏 |
我老家有一个果园,种着苹果,每到秋天果枝都弯着。我爹我弟是果园的主人,一条黄狗为奴仆,负责看护果园。秋日天高,云淡风轻,虽有各种鸟叫及四处的人声,但果园里却显得非常静。大概是虫儿惊动了苹果,或者是苹果自己的努力,忽然就听“叭”地一声,一只苹果落在地上。树上掉苹果的事时有发生,有一次还差点砸了黄狗的腰,那狗躬了一下身子,叫着跳开了。
可惜牛顿没在。
牛顿大概就是在这种情形下,灵机一动而发明了万有引力。从而牛顿成为著名的牛顿,苹果也成为著名的苹果。而我爹我弟弟则丧失了好多次成为牛顿的机会。
机会这个词含有两个意思,机是一个意思,会是一个意思。天地之机随时随地有着,就看你见与不见,纵见了,还有个知不知道与之相会。当年达摩从天竺来到东土,先见的是梁武帝。这梁武帝与达摩祖师对面而坐,一问一答,终因心灵不契,而当面错过。
武帝问:“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何功德?”
达摩答:“并无功德。”
问:“何以无功德?”
答:“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问:“如何是真功德?”
答:“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答:“廓然无圣。”
问:“对朕者谁?”
答:“不识。”
几句话把梁武帝说得愣在了那里。
于是才有达摩祖师的一苇渡江,到少林寺面壁。
达摩祖师圆寂后,梁武帝亲撰碑文勒石以记:嗟夫!见之不见,逢之不逢,遇之不遇。今之古之,怨之恨之!
机来了,没有会!遂成千古恨事。不然的话,梁武帝就不再是我们知道的这个梁武帝。
梁武帝不像摩诃迦叶,金波萝花一到佛陀手上,摩诃迦叶就笑了,那笑容比花好看。一机一会,好比我跟我爹传土坯,他那里脱手抛出,我这里马上把手伸出去,坯到了,手也张开到恰到好处。且这手上同时有两种力,一方面是迎的力,一方面是回缩的力。如果没有出迎的力,土坯会落地,弄不好就砸了脚;如果没有回缩的力,则会让土坯的冲力挫着手。
一只苹果落地,是机。牛顿看了,发明了万有引力,是会。一只苹果落地,我爹由此想到市场,于是忙着编筐,为运货做准备,也是会;有人灵机一动,给自己的电脑起名叫“苹果”,也是会;有人因此想到苹果里的虫儿,于是创作出一部动画片《果园》,也是会。而狗只会跳开,而跳开也是会。机有一个,会有好多。好比太阳是机,万物则是会。河水把太阳留在河里,而聚光镜则把太阳变成火,花见日而开,而豆见日则成荚。天地之间,天天发生的事无非是这个。
有一句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也是说的这个。因此不要抱怨,不是生不逢时,不是天上没馅饼,是机来了,见不到;见到了,不以为是;以为是,却错认了自己。正是:千错万错我的错,错在当时一刹那。
有人说抓住机会,其实机会不是抓的,说抓时就已经错了。机与会两者,不是在捉迷藏。机是无形的,怎么抓?苹果落地,不过是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机的象。关键是牛顿心里已经布满干柴,只待一星火种,就会盎然成势。纵天上掉下一块砖头,也会引发他的万有引力之想。苹果落地这件事牛顿碰到的肯定不只一次,但是其它时间其它地点苹果是苹果,牛顿是牛顿,也是见之不见,逢之不逢。
牛顿以前牛顿以后,苹果园依然枝绿果红。苹果还是苹果,但牛顿已经不是原来的牛顿。所有的苹果都已朽烂,只有落在牛顿面前的那一只不朽。说了半天机与会,机在哪里?会又在哪里?
赵王问年迈的赵州和尚:“老法师,您还剩几个牙齿?”赵州和尚说:“只还有一个。”赵王问:“能吃得了东西吗?”赵州和尚答:“虽然一个,下下咬着!”
除了赵王,赵州和尚还在答给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