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禹奇特殊的“探亲”之旅
(2011-02-11 22:50:05)
标签:
杂谈 |
分类: 百科视界 |
被灾区的孩子称为石家庄铁杆志愿者的潘禹奇介绍,从汶川地震到现在,他一直奔走在灾区,三年来,收集了许多失学和家庭贫困儿童的资料信息,通过媒体和网络寻找资助。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已援助灾区儿童150多名。他与各地的志愿者一起组织了这次春节“探亲”之旅,让灾区的一些孩子与远在千里之外的资助人见面,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走出痛苦的阴影。此次“探亲”之旅有16名,分别来自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甘肃舟曲灾区,他们中最大的19岁,最小的才11岁,一路上经过西安、郑州、石家庄、北京、南京、上海,历时一个月左右。
本版报道的是2月9日上午在他们居住的石家庄弘德家园,由石家庄市爱心联盟与河北民间慈善组织爱心无限网共同举办的欢送会上的一组镜头。
据爱心联盟的志愿者紫滕介绍,石家庄市各界的爱心人士共为“探亲”之旅捐款18950元。
1、志愿者潘禹奇为地震孤儿奔走募捐。
2、成都航空学院大一学生王荃樟(右)讲述潘叔叔怎样资助他上大学,自汶川地震便专职于求助的潘禹奇(左)一直战斗在灾区第一线。孩子们熟悉他,相信他,依靠他,如同家人。
3、玉树六年级的旦增来西(左)与来自河北定州13岁的小志愿刘腾超(右)已经成了好朋友。
4、玉树的青梅才仁提到地震遇难的亲人,不由自主地泪流满面。
5、玉树县少年福利院院长才仁尖措希望有人捐助生活设施,他准备把福利院扩建成社会福利院。
6、14岁的代吉久卓还要打工养家。
7、孩子眼神中的迷茫在欢乐的中间偶然呈现时,又提醒了我们灾难对于他们的影响是多么难忘。
8、潘禹奇在接受采访时,11岁的西然多杰找来还他手机。西然多杰的母亲是残疾人,他要照顾母亲和弟弟妹妹,因此一直没有上学。
9、潘禹奇的手机用到这种程度还没舍得换。
10、灾区的孩子们和弘德家园的孩子一起表演唱《感恩的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