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阅读一

标签:
初中语文葫芦岛教育梁冰老师文化 |
分类: 文言资料 |

《桃花源记》阅读一
一、【甲】林尽水源 “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失,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受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跟例句中的“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速与外人间隔。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以鱼我所欲也》)
C.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D.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分)
(1)此人—一为具言所闻,旨叹惋。
(2)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4.选文甲中桃花源的美好和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5.选文乙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2分)
6.“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2分)
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24-27题(10分)
(甲 )晋太元,并怡然自乐。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蓄”。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7.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3分)
渔人甚异之(
8.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9.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12、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4分)
13.本文作者是东晋诗人____(人名)。(1分)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5.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描绘的桃林美景有何作用?(2分)
16.在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很久?(2分)
17.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什么它具有这样永恒的魅力?(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