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阅读二

标签:
初中语文葫芦岛教育梁冰老师文化 |
分类: 文言资料 |

《桃花源记》阅读二
四、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2分)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3.从第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
(1)_______;(2)_______;(3)_______。(3分)
4.本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道家思想,请选择其中一“家”作简要说明。(4分)
5.阅读选文,说说“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3分)
6.选文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它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3分)
五、见渔人……不复得路。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2分)要: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文中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全文,说一说桃源人为什么“叹惋”?(2分)
4.离开桃花源时渔人“处处志之”,再来寻找的人划“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1分)
5.文中体现“村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
6.选文第段中.作者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2分
7.选段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8.从选段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所向往的是怎样的一种理想社会?(3分)
9.渔人把桃花源中的秘密告诉了外人,对此你有何看法?(3分)
10.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
六.(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各用一句话说说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1)甲段的主要内容是:
(2)乙段的主要内容是:
3.两则短文虽然同是写景散文,但是写作目的却不一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则短文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甲文表达的是
(2)乙文表达的是
4.乙文中表达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5.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