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06月06日

(2022-06-06 08:18:26)

平家故事[1]

因保元、平治的二次的内乱完全失势的源氏,分散在诸国偃旗息鼓了,便有了一个时段的平氏的全盛时代。平清盛位极人臣,升至太政大臣,次女德子又成了高仓天皇的中宫,不久生下皇子,这皇子还就即位了,此即安德天皇。然后平清盛作为天皇的外戚更是不可一世,这以前即不满平氏专横的后白河法皇的近臣,便图谋打倒平氏,不过总因有密告者发觉事泄,参与者无一例外均受到残酷打击。

不过安德天皇即位后不久,源三位赖政[2]站出来拥戴后白河法皇的皇子以仁亲王,这是治承四年(1180年)的五月底的事情。但因源赖政在宇治川战败后身死,这个计划便也告吹了。不过以仁亲王的惩治平氏以清君侧的号令在诸国的源氏中传播,八月份在伊豆的蛭ケ小岛流罪之人源赖朝揭竿响应,紧接着九月份在信浓[3]的木曾义仲[4]也举兵响应,日本便进入比保元、平治之乱更大的动乱当中。

其间因局势的失利平清盛无奈迁都福原[5],遣幼子平重衡攻打不从迁宫反抗的东大寺[6]和兴福寺[7]的僧兵,不过平清盛自己在治承五年的闰二月因严重的热病亡故了。从此开始,平家的军务便在各地的源氏的攻击之下尽显颓势,终于在寿永二年(1183年)的七月底,平氏一族纵火焚了自己六波罗的屋敷,带着安德天皇往西国(九州)而去。接着入京的源义仲为争后白河法皇的宠臣地位与源赖朝反目,在与源赖朝的弟弟源范赖[8]、源义经的战斗中战死,源义经们便继续在一谷和屋岛大破平氏,最后在元历二年(1185年)的三月二十四日在関门海峡[9]的坛浦源平进行了决战。平家方面的水军颇为强悍,源家在海战中已显疲态,但后来潮汐的变化遂使源氏逐渐又占了上风。平清盛的妻子二位尼(时子)抱着安德天皇投海自尽,平氏一门的武将也鱼贯投海,建礼门[10]院(德子)也投海意欲自沉,但被源氏的士兵救起,平仲盛[11]父子被生俘。

接下来总算海内晏清内战乱始治,源赖朝在建久三年(1192年)封征夷大将军,从此开启了镰仓时代。

此前征讨平家立下大功的源义经因与兄源赖朝反目,逃往奥州[12]平泉[13],但因藤原泰衡[14]的背叛含恨自杀。平氏的正统平维盛[15]的儿子六代[16],因文觉和尚[17]的求情得以免死,已入空门,但结果竟还是被杀,至此平氏的子孙绝嗣了。

《平家故事》就是说的平家的全盛到最后灭亡的故事。它在诸多战争故事中堪称是优秀的,其序章的“祇园精舍”在此之中也可算是名文一篇了。

祇园精舍的钟声传递着诸行无常的梵音,娑罗双树的花色显示了盛者必衰的真谛,骄奢者终无长久只如春夜之短暂,强横人必将灭亡恰似风前的微尘。(卷第一祇园精舍)

其实这是被称为“觉一”本的《平家故事》的开场白。统称为平家故事的,其实是有很多种的,也就是有很多的异本存在的,这大概和这个《平家故事》的形成有很深的关系的吧?按《徒然草[18]》中所说,该书是镰仓时代的初期由曾是天台宗住持慈円[19]的食客信浓前司行长所写,琵琶僧生佛所说唱的。这也许并不能完全相信,不过是在镰仓初期写了最初的本子,作为琵琶僧的说唱素材,在此过程中又产生、增添了各种内容的本子,遂使逐渐丰富翔实,当亦不假。而且另一方面不仅是作为讲述的素材,还作为阅读的稿本给与增添各种资料的人也有很多,因此这个平家故事的作者是不能仅限定于一个人的,只不过任何异本其开头的基本上都是采用了这一段而已,这大概也说明了以佛家因果报应诠释平氏的兴亡是深深地扣动了人们的心弦了的吧?

平家故事描绘了人们在被逼到绝境时对生的执着是不会留有余地的,而且并不是在边上冷冷地描述它的,而是代入似的具有深深同情的心态去描述以表现人们的自然的情感的。这样的笔触,就像后面所记载的在鬼界ケ岛[20]就一个人被抛下的流刑罪人俊宽僧都竭尽全力想要回京的所言所行,从“跺脚”的这一节中也能略微窥探一二的。

乘着这船将启航的拥挤混乱时刻,那僧都上了船又下了船,下了船又上了船,一心只想乘着这船一起到九州…到了船已解缆启航时,僧都还是拉着船缆不放,便被拖弋落入水中,起初水只不过漫过了腰,随着船行漫过了胸口被拖行着,眼看就没过了顶,僧都拼命游泳拉着船沿叫道“难道你们真的就扔下俊宽走了吗?一点也不念往日的情分吗?我要上船,好歹也得带我到九国(九州)去。”京城来的勅使喝道:“此事断无可能”,拉开俊都拉着船沿的手,喝令快行,船就开走了。僧都没有办法了,只得爬上岸,然后躺倒在地,像小孩子呼唤着奶妈和母亲一样的捶胸顿足哭叫着“我要乘着船一起去,带着我回去吧。”那船却已渐行渐远,海上只留下白色的浪花。(卷第三顿足)

不过毕竟是战争故事,各个角色的内心活动方面及交战双方的场面和各自的行动描述的栩栩如生也可以说是《平家故事》的本领。

下面所显示的是赖政他们和平家战斗在宇治川[21]桥的合战的场面。

堂众僧兵中有筒井的净妙明秀穿着褐色的直垂,套着黑色的鎧甲,头盔是系着五根带子的那种,佩着刀鞘涂着黑漆(丧中所佩用的)的太刀,身上背着装有二十四支黑鹫的保吕羽箭矢的箙(背在肩上装有箭矢的器具),肩挎着塗漆的重藤的弓,手里提着用惯的白柄大长刀大步向桥上走去,高声地自报家门道:“吾乃三井寺颖脱而出堂众中以一当千的叫筒井的净妙明秀猛士,各位想必已经听到过我的威名了吧?今天让你们见识见识我,有不怕死的人靠近上来吧,还不快快纳命来。”快速地抄起箭连续地发射,矢庭(射箭的场所,转意为当场)射死十二人,十一人受伤,箙中只剩下一羽箭了。净妙明秀便把弓扔了,连箙也一起扔了,脱了白皮革制的浅沓(足履),赤着脚在没有桥板的桥桁上轻快地跳着走。别人是害怕着不敢过河,净妙房却心情轻松的就像是在京都的一条二条大道上行走的样子似的。用长刀砍倒了对面五个敌人,在砍第六个敌人的时候,长刀从当中断了,把它扔了然后拔出太刀再战。敌人有很多涌上来,净妙房便使出蜘蛛手,十文字,蜻蜓返身,水车等诸刀法,密不通风地挥舞着,当场就砍死了八人,又砍在第九人的头盔上时,只因用力过猛那刀刃和柄的接头处却断了,一下子脱落了扑通一声就掉河里了,所幸还有腰刀,拔出来接着再战完全像个不怕死的疯子。(卷第四桥合战)

被称之为“一方流”流派的琵琶僧们说的这个“觉一”本的平家故事,全十二卷的后面还特意增加了一卷被称之为灌顶卷的,说的是在坛浦意欲自沉被救上来后来出家的建礼门院,后来在大原的生活一直到往生的故事。文治二年(1186年)的四月底,后白河法皇曾探访住在大原(京都左京区)的寂光院的建礼门院的庵堂。

法皇驾幸女院的庵堂时,只见屋檐常春藤下缠绕着牵牛花,堂前忘忧草(萱草)中混杂有忍草(羊齿类植物)丛生。正如古人所说颜渊在陋巷瓢箪挹水滋幽草,原宪居泽庐藜杖锁户雨润枢。屋顶葺的杉树皮寥寥稀疏,那霜露和骤至的秋雨,和筛过的斑驳月影,想必一时便也难以分辨的吧?草庵的后面是山,前面是平野,微风吹过箬竹叶,带来似乎未曾染有尘世之俗的清气,更是阻隔京城传来的流言的城垣。四处静幽,只是偶尔山林中传来几声猿啼,和樵夫的斧子斫柴声。青葛(木防己)也已经蔓(攀爬)在正木(锦木科常绿乔木)上了,那是因为这里是来往的人稀少的地方。(灌顶卷大原御幸)

寂光院和三千院一起作为洛北(将京城喻为洛阳)的古寺延续到今天,现在不会再是“来往的人稀少的地方”了吧?不过白天也许是观光客络绎不绝的,但是如果到了晚上那建礼门院隐居的简朴小巧的院子和池水,大概还是会回到那一种古寂和静幽里,且月光正洒落在一地了的呢。



[1] 平家故事:镰仓前期的战争故事。作者不详,但若依《徒然草》所说著作者是信浓前司行长。

[2] 源赖政:平安末期武将,和歌也很优秀。平治之乱中以源氏中仅有一人支持平清盛,并因颂平清盛的词进三位阶。后奉以仁亲王令旨反平清盛,兵败,自刃于宇治平等院。歌集有《源三位赖政卿集》。(11051180年)

[3] 信浓:东山道八国之一。现在的长野县。信州,科野。

[4] 木曾义仲:源义仲。源义贤次子,父亲被恶源太源义平杀死,由中原兼远带到木曾山中抚养,故名木曾义仲。后得以仁亲王令旨起兵,被越后国的城长茂所败,遂走北陆道西上,寿永二年入京,和东国的源赖朝,西国的平氏形成三分天下势。但后与后白河法皇反目,攻打在法性寺的法皇,被源范赖、源义经攻击,在近江粟津原战死。(11541184年)

[5] 福原:神户市兵库区湊川公园东侧,平清盛在治承四年在此奉安德天皇定都于此。

[6] 东大寺:奈良杂司町,华严宗大本山。天平胜宝六年唐僧鉴真在此设戒坛院,成为日本的佛教中心。

[7] 兴福寺:奈良登大路町。法相宗大本山。

[8] 源范赖:源义朝六子。参加源赖朝举兵,和弟弟源义经西上,讨伐源义仲和平氏。源义经死后一度后颇得源赖朝的欢心,不过后在伊豆的俢善寺还是被源赖朝所杀。(?~1193年)

[9] 関门海峡:濑户内海西门的海峡。本州的下关市和九州的门市港之间的海峡。下关海峡,马关海峡。

[10] 建礼门:平安京大内外城门之一。南面的正门和内城承明门相对,门前举行白马节会,射礼,相扑等。青马阵,南端门。

[11] 平宗盛:平清盛三子。大纳言,内大臣,从一位。平清盛死后率平氏一门和源氏斗,兵败木曾义仲,入西国,在坛之浦被源氏捕,斩于近江蓧原。(11471185年)

[12] 奥州:陆奥国的别称,东山道八国之一。古时蝦夷地,九世纪时占领了一半,大化改新后白河以北全域称道奥,令制后写陆奥,读みちのく,后改读むつ。和铜五年日本海一侧分出出羽国,江户时代分割成磐城、岩代、陆前、陆中、陆奥五国,废藩置县后成福岛、宫城、岩手、青森四县。

[13] 平泉:岩手县南部的地名。十一、十二世纪时是藤原氏的居馆所在地,是控制奥、羽两国的根据地。

[14] 藤原泰衡:镰仓初陆奥的豪族,秀衡的第二子。承继父亲镇守陆奥出羽六郡,庇护义经于衣川関。后受源赖朝胁迫,文治五年杀死义经,同年被源赖朝追击,逃跑中被侍仆河田四郎杀死。(11551189年)

[15] 平维盛:平重盛之子,又称樱梅少将,小松中将。治承四年和源赖朝在富士川对阵时受水禽羽声惊后败走,寿永六年讨伐义仲,在俱利伽罗峠兵败。(11581184年)

[16] 六代:平维盛长子。平家灭亡后因文觉和尚之请免死,剃发号妙觉。不过后仍被杀,据说源赖朝说“人虽出家,心未必出家”,受戮。

[17] 文觉和尚:镰仓初真言宗僧。俗名远藤盛远,早年北面武士,因误杀袈裟御前出家,在熊野山苦行。后中兴高雄山神护寺,振兴东寺。助源赖朝举兵,一时威势颇振。源赖朝没后,一一九九年流放佐渡国,一二零五年改流对马国。(1120~?)

[18] 徒然草:吉田兼好著。13241331年写成,随笔类。与《枕草子》有随笔双璧之美誉。

[19] 慈円:藤原忠通之子。前后四次任天台座主,天王寺别当,勅谥号慈镇。家学渊源,幼从父兄学,与后鸟羽院近,和俊成、西行亦时有唱和。家集有《拾玉集》,史论有《愚管抄》。11551225年)

[20]鬼界ケ岛:九州南方诸岛的古称。作为罪人的流放岛。具体哪个岛不详,按“长门”本《平家故事》说是在萨摩南部的岛,但也有说是硫磺岛的。

[21] 宇治川:流经京都宇治市域的河流。源于琵琶湖,上流叫濑田川,进了宇治叫宇治川,到了淀町叫淀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2年05月24日
后一篇:2022年06月26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