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作业课代表老师学习委员 |
分类: 新八班的故事 |
周末加上端午节,总共休息了三天的时间。今天返校的第一项工作即是收交各科作业,一看白板上收交作业的科目,已经列了好长的一大串。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让组织早读的课代表暂缓一步,好让大家先把作业交齐。
看着大家忙忙碌碌的样子,我估计今天的作业种类远远多于所列的科目。为了验证自己的预估的正确,我特意把第一排一个正在搞卫生的组长处交上来的作业拿到了讲桌上(多媒体控制台)开始尝试整理。我分科一一地在控制台上排放,总共放了两排,每排四种作业,可是最后还有几种作业没有地方摆放了。这时,我忽然有点生气,仅仅放了三天的假,怎么布置了这么多的作业?学生还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吗?还有调整休息的时间吗?部分学生看着我手里拿的多余的作业没处摆放也乐了。其实,在整理的过程中,因为卷子、作业本、活页、练习册等等样数繁多,我几乎分不清有几种作业应该属于那一类科目。幸好,正在这时,搞卫生的那位组长搞完了卫生开始整理起了作业。
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我没有再纠结,而是转换了一个角度,跟几位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调查起他们做作业的实际情况。因为是个别谈话,他们说出了实情。他们认为放假这三天作业繁多,根本没有办法保证作业的质量,好多作业都是疲于应付。这几位学生还谈到其中的一两科作业极有难度很难全面准确地完成,而另外一两科作业又多了些机械的抄写练习,真令他们不知如何有效地完成作业。看着纷乱的作业,听着实际的效果,我从“堆积如山”的作业中带着情绪走出了教室。
整个早上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对即将步入高三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作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吗?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这一件事。
下午的自习课,我召开了学习委员和课代表的会议。在会议上除了我表达了自己面对早上堆积如山的作业的一些真实想法之外,主要向他们提出了如下一些要求。
一、课代表应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责,它不仅仅是收交分发作业,更为重要的是沟通好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教学关系。
二、课代表应在第一时间应估计出做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并随时做好跟科任老师协调的准备。
三、课代表应根据学情及时向老师反馈信息,以便老师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进度和教学的效果。
四、课代表每次收交作业时,应向科任老师反馈大多数同学做作业的时间和效果,应集中大多数同学的信息。
五、学习委员应全面权衡作业的数量,在必要的时候跟课代表快速协调让老师适量地减少作业量。
六、学习委员和课代表跟科任老师交流沟通时语言一定要中肯而委婉。话有三说,妙着一说。要努力让科任老师愉悦地接受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千万不能因为方式不当而惹得科任老师生气甚至带情绪上课。
当然,这仅仅是对课代表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这些要求中所包含的能力并不是每一位课代表都具有的。所以,我还要积极地去跟科任老师交流沟通,以便让他们结合班级整体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学生布置更加合理有效的作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