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毕业照学生们蓝图在一起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心得 |
前几天中午,忽然接到一个电话,说的是老家的方言。
“是高老师吗?”一个男人的声音。
“是啊!”我也快速地改说老家话。虽然已经在省城工作五六年了,但改说老家话我依然速度相当之快,毕竟家乡话先前说了三十多年了。
“高老师,你猜我是谁呀?”那边边笑边说,旁边似乎还有人附和着在笑。
这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以前的学生,并且不是近几年所带过的学生。当他又说了一遍“你猜我是谁”的时候,我潜意识中闪现过一个学生的形象——二十一年前我带过的学生张天军。可是,我没有敢肯定,一来将近十年没有见过他了;二来万一猜错了,交流场面比较尴尬。
对方终于忍不住了:“哈哈!高老师,我是张天军呀!老师,你还好吗?”
我赶紧回复:“我第一感觉就是你,可是没有敢猜呀!好长时间没有见你了,在哪呢?还好吗?”
“好呀!好长时间没有见到你们了,都好吗?工作怎么样?孩子几岁了?”
“工作也挺舒心,老婆跟我在同一个单位上班,我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了,一个三岁了。老师,时间过得真快,我们毕业都快18年了,我已经36岁了。”
“哈哈!你真幸福,有两个孩子。时间真是过得太快了,跟你们相识已经21年了。我也老了,头发都已经花白了。”
“老师,我前一个阶段建立了一个我们老同学的QQ群,我把号码发过来,你加进来,我们可以经常聊一聊。”
“好的!”
“高老师,再见!”
挂了电话,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的思绪再一次回到了二十多年前……
那个时候,我二十岁,刚刚师范毕业分配到了我曾经就读过小学和初中的村里的学校,带上了我的第一届学生。班里的学生都来自于村里或邻村,有的是我的堂妹,有的是我的邻居,有的是我的亲戚……对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挑战。还好,学校里有我小学、初中的一些老师,更为关键的是校长曾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开始了带第一届学生之旅。
刚参加工作,我有的是气力,有的是勇气。在教学的这一块,我边跟我曾经的老师学习边带我的学生,相对来说,在学校的这个圈子里还算是成长的比较快的。可是,当时信息闭塞,自己只顾学习眼前的,没有接触到更多的有关教育发展的趋势,我渐渐地被囿于一个小圈子里转悠,有时还不免产生一些自满的情绪。现在回想起这些经历来,是多么的可笑迂腐。
这一届孩子,总体来说,活泼可爱,积极向上。班级里不乏一些幽默大师,比如,李冬平、张天军、火善成、柳小刚等等。我比他们大五六岁,好多方面我认为还是能够跟他们合得来,他们相对来说也比较听话。当时,因为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育这一块,在班级管理上基本上采取的是强制的手段,甚至于体罚的方式。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没有用心地去管理教育他们,或者说,虽然用心了,但方式方法欠妥,没能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真是非常的后悔。
三年的初中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因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他们中很少有同学读高中。
大概十年前,这些孩子曾经来看过我,当时一个个已经变成二十多岁的男子汉和亭亭玉立的姑娘了。由于工作的调动,近十年很少听到他们的消息了。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内心怀着许多愧疚。这份愧疚主要是自己当时因为年轻经验不足,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为人之道,没有好好地帮助他们规划人生的蓝图。应该给这些孩子说声“对不起!”。
跟张天军通完电话之后,我很快地加入了他们的QQ群,并向他们问好。我没有说更多的话,只是跟远在福建打工的马明栋在群里交流了一下。不过,我做了一件让他们出乎意料的事情。我很快地把1993年的一些毕业时的照片发到了群里。这些照片的电子版是在2000年后我有了数码相机时反拍并保存到电脑里的。当大家看到将近二十年前的照片的时候,非常的意外和兴奋,大家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了……
而我在想,如果有机会跟这些孩子再相聚的时候,我一定要把这些相片拿出来一一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并且跟他们说声“对不起”。如果他们的孩子将来就读我现在所任教的学校,并且有幸让我来教,我一定会带好他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