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现实学校领导择校哭声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心得 |
昨日是兰州中考择校录取开始的时间,这是继征集志愿之后的唯一录取方式,学生和家长都非常慎重。
晚上的时候,我接到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说儿子今年参加中考,离第一志愿学校差十分没有被录取,只好等待这唯一择校机会。可是,他告诉我,他和孩子到所选定的学校(考分比其录取高出19分)咨询择校事宜时,学校领导直言不接受第一志愿报了某某学校的考生,除非分校相当之高。就在朋友咨询的过程中,另一位考生的母亲也遭遇了同样的回应,最后无奈地在校门口大哭了起来。而这位考生的分数比我朋友的儿子还要高将近10分。
当朋友向我说这件事的时候,我非常生气。不是说今年择校教育局统一录取吗?目的就是要制止走后门或“捞金”现象愈演愈烈吗?怎么学校还是有做主的权利呢?当时,我就给朋友建议让他直接找教育局领导,而朋友唉声叹气,说是势单力薄,有谁管这事!最后愤愤地骂了一阵子教育的不公,还是放弃了所选的学校,打算另选其它的学校。
朋友虽然没哭,但我感觉他的愤怒更直接地表达了他对录取的某些看法。我忽然感觉,难道择校录取是“挂羊头卖狗肉”,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学校一方,上级部门只是负责管理报名系统而已。不可否认,中国的教育某些方面正在向积极的方面努力和发展,好多方面让人看到了欣喜之处。然而,在小升初、中考录取中还是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尤其是小升初的录取中,为了让孩子能让优质小学,有权有势的家长尽情展现自己的优势,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转学籍、转户口、办假证等等。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教育资源的相对集中等原因的影响,中考的竞争愈演愈烈,大有超越高考的趋势。尤其是优质高中学校的竞争,考分年年攀高,并且城市高中的录取复杂程度又远远超出高考的录取,这不得不让许多家长费尽心思让孩子上一所优质的高中。
到今天早上十点,中考择校的报名系统就要关闭了。而昨天朋友的愤怒似乎郁积在我的心中久久不能散去,我更担心的是那位校门口哭着的母亲的孩子最后择校到哪儿了?
然而,中国的好多事实好似证明哭声并不能改变现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