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遭遇家庭暴力时

标签:
突破口批评家家庭暴力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心得 |
前两天,同年级的一位班主任告诉我,她班的一个男孩遭到了父母的暴打,不知该如何处理比较好。
在与这位班主任的沟通中,我得知她已经与孩子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孩子的父亲为自己的行为深表遗憾,并委托班主任代替他先向孩子道个歉。班主任想请这位家长来学校沟通一下,但这位家长以各种借口拒绝了这一要求。
面对这一境况,我从班主任这儿了解到这个孩子比较听话,没有相当恶劣的违纪现象。于是,我建议这位班主任可以这样来处理这件事。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神经正常的家长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到学校来的。家长知道,在这种情况下
出现在学校,自己肯定是会陷入被动的局面。所以,班主任不要一再地要求家长来学校,只要通过电话告诉家长这件事的严重后果即可。当下,应该赶快找受害的孩子来做好安抚工作,以免事态进一步恶化。班主任在与孩子谈话交流的时候一定要如实地转告孩子父亲向孩子道歉的意思,好让孩子先从心理上有所缓和。当然,在谈话的时候不能一个劲地说家长的不是,要告诉孩子,一个巴掌拍不响,他自己身上肯定多少也有问题。班主任在说这一点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尺度,批评家长严重了,孩子有可能心理上又有所得逞了,回家继续跟家长闹,因为有班主任的支持;批评孩子严重了,本来身体上受到伤害的孩子内心可能更加沉闷,有可能会把情绪转到老师的头上,为何老师同家长合伙来斗自己?因此,处理此次事件的核心即在班主任与孩子的这一次的谈话之中。如果班主任对孩子的性格了解得更多一些,对他的家境了解得更详细一些,会更有利于谈话的展开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样建议完了之后,这位班主任及时地把这个孩子请到了办公室。从孩子的表情上来看,正如班主任所言,并不是特别调皮的学生,倒还有一点腼腆。当班主任开口与其交流这件事的时候,他还不时地低下了头。班主任是位年青的女老师,从两人的表情上来看,我相信应该能够处理好这件事。
班主任与孩子的谈话大概持续了一节课的时间。当孩子离开之后,班主任告诉我谈话的效果总体来说还是挺好的。于是,我又建议班主任给家长打个电话将这种情况反馈一下,以促进家长也主动地去与孩子交流。
经过两天的处理,班主任认为这件事处理得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我忽然想起了以前一些班主任处理这件事的方法。当遇到这种家庭暴力的时候,班主任为了逃避自己的责任,非得把家长请到学校来批评一顿,甚至与家长之间签订孩子出事与学校无关的协议。结果,虽然家校之间达成了协议,但在孩子和家长的心理上都留下了一些阴影,从而导致家庭内没有机会去积极地面对并处理这种事情。于是,要么孩子转学,要么孩子的性格发生很大的变化。
因此,在面对孩子遭遇家庭暴力的时候,我们做班主任的不要惊慌,冷静下来,认真分析孩子的具体情况,详细了解孩子所处的家境,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处理,一定会找到突破口,一定能够解决好类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