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凶猛的洪水与最顽强的抗争——阳新县军垦农场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回眸

(2016-07-28 11:28:17)
标签:

杂谈

(东楚晚报记者 田力 通讯员 吴风志)
  23.4米!在经受连续四轮强降雨肆虐之后,7月上旬,阳新县富河水位达到了自1998年特大洪水以来的历史之最。
  凶猛的洪水,冲击着42.9公里长的堤坝,散浸、漏洞、管涌等险情时有发生。位于富河、三溪河中游的阳新县军垦农场,因湖区内涝严重导致6000多亩农作物绝收,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
  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危难之际,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成为了军垦农场干部职工的不二之选。面对滔天洪水,他们顽强抗争,其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干劲,也可称为历史之最。


三位一体,把预防做到最早


  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专家对于特大洪水就发出过“狼来了”的警示。阳新县军垦农场四面环水,防洪堤坝是全县最长的,这个“主战场”如果失守,危及的是整个阳新县域的安全。
  本着防早汛、防大汛的指导思想,农场成立了防汛指挥部,党委书记罗克林任政委,党委副书记、副场长石顺发担任总指挥长,并制定落实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汛预案。
  在人防上,按区域设立了7个分指挥所,各负其责,各管一片,并从农场机关、场属企事业单位中抽调200余人组成应急突击队。而且军垦中学的30名教师也自发上堤投入到紧急防汛的队伍之中。
  在物防上,赶在汛期到来前,筹措储备了编织袋、彩条布、石子、石块等一大批防汛抗洪物资。据统计,农场先后准备了6万条编织袋、2000多立方米石子、1000多立方米石块、3000多根木桩和100余捆彩条布等。
  在技防上,成立了专家指导组,用于解决防汛抗洪中将会面对的重大险情、突发事件、疑难问题等。与此同时,还创建了“军垦农场防汛抗洪指挥部微信群”,便于及时上传下达,及时会诊、处置洪灾险情。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是因为有了“三位一体”的防汛预案,军垦人面对如野兽般的洪水来袭,没有惊慌失措,总能从容应对。

  科学决断,把危险降到最低

  这场丝毫不亚于18年前的特大洪水,不但给阳新县军垦农场的堤坝制造了一系列险情,而且还引发了猪婆岭山体严重滑坡、河头屋村截洪港溃堤决口等重大灾害。由于决策科学,处置高效,农场没有发生一例人员伤亡事故,相反,将灾害危险降到了最低。
  “发洪水啦!洪水都淹到家门口了。”7月5日凌晨4时30分左右,河头屋村副支书袁怀舟被村民的呼喊声惊醒赶紧往外跑,拿着手电筒发现了约3米宽的溃口,他大声呼喊:“堤防溃口了,大家赶快转移!”听到呼喊声,村民纷纷往外转移。“要抓紧时间将溃口堵住。”军垦农场党委书记、场长罗克林得知此消息,立即赶至现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县直驻农场职能部门、农场企业等组成的防汛应急突击队120人参与救援。
  早上7时30分许,暴雨如注、险情增大!溃口被洪水撕裂开至13米的大口子,溃口深度约3米,危及湖区面积4000余亩,人口1700余人。
  险情发生后,县委副书记宛小林,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姜超,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勋马,县政协副主席侯建君、军垦农场党委书记、场长罗克林带领水利技术专家一线指导抢险,对堤防溃口进行全力抢救。一边组织涉险群众紧急转移,一边组织抢险队封堵,调用各类抢险机械、车辆20余台,防汛民兵应急队员和群众200余人,对堤防溃口进行全力抢救。
  当日上午11时许,溃口两端被警方封锁,仅施工车辆可以进出。现场不断有装载石头、沙子的大卡车往返进出,一台台运送砂石的车辆川流不息,运砂石车将砂石倾倒在溃口处,再由挖土机进行整理填埋,加快溃口封堵。“合龙了!合龙了!”7月5日上午11时40分,军垦农场河头屋村泵站处堤防村民们欢呼雀跃,拍手称赞。经过抢险突击队7个小时的顽强奋战,溃口已经全部堵住。目前,堤防加固、居民安置等相关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据统计,此次溃口,及时安全转移群众600余人,共造成110间民房和3900余亩良田和精养鱼池被淹。

生产自救,把损失降到最小

  洪水无情。包括河头屋村截流港溃堤决口在内的一系列险情和灾害,让阳新县军垦农场损害甚重。据不完全统计,军垦农场受灾队(村)11个,受灾种植户402家,内涝面积达到15000亩。
  除了农作物受灾减产或绝收外,农场内多处基础设施因水冲水泡受损、毁坏,3处山体滑坡、1处堤防溃口造成众多房屋损坏或受淹。
  防汛后期,军垦农场两手抓。即,一方面启动防汛应急预案,保障泵站正常运转,开展堤防险段巡查,另一方面及时核实上报灾情,组织受灾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自救,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三次暴雨的袭击,军垦农场各农业生产队(村)的水稻、南瓜等大面积受损甚至绝收,为把损失降到最低,农场成立了由经发办和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组成的工作专班,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
  对在短期内能及时退水的水稻田,加强病虫草害防治,适量追肥;对吊瓜田,除积极设法排水外,对退水的田块及时清沟排渍,及时适度追肥,加强病虫防治,恢复生产;对南瓜地,等到8月立秋前后实施早播其它蔬菜,力争尽早抢占市场。诸如此类措施,均是为了有效减少灾后经济损失。

  以身作则,把风景画到最美

  “军垦农场干部善打硬仗、能打胜仗。”军垦农场相关负责人如是说。确实,越是抗洪抢险一线,越能检验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越能看出农场“两学一做”教育的成果。
  要求别人做到的,农场干部首先以身作则。从罗克林、石顺发到其他党员干部,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做到了24小时通讯畅通,巡堤查险冲在最前面。农场防汛指挥部在42.9公里长的堤防上设立了31个巡查哨点,组织了300多劳力上堤查险、排险、除险,保证巡堤无死角、查险无遗漏、排险更及时,把险情处理在最早、最小时期。可以说,大堤上党员干部队伍是鲜红的旗帜、最美的风景。
  无论是6月28日成功控制猪婆岭山体严重滑坡;还是7月5日仅用7个小时封堵住河头屋村截洪港溃口,创造农场溃口首例合龙奇迹,都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抗洪抢险,军垦农场到目前为止,处置集中散浸200多处、浑水漏洞和管涌20多处、蚁洞填埋8处、滑坡5处、加高堤防4千米、堵口复堤1处;投入机械400个台班、编织袋2万多条、彩条布2500米、木桩500根、石子700方、块石4000方、土方5000方。直接投入近100万元。无一例人员伤亡,得到了市县两级防汛指挥机构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充分认可。
  御洪水,在路上。眼下,尽管天气已由暴雨转为暴热,但1.8万军垦人在农场决策者的带领下,严阵以待,毫不松懈,随时准备为保卫家园而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