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老师开展的学科写作训练

(2020-11-26 11:14:47)
分类: 学科作文案例

 小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主题: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与力。其中第二个主题是:光,学习内容包括:

1.光和影

2.阳光下的影子

3.光是怎样传播的

4.光的反射

5.光与热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7.做一个太阳能热水器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根据学习内容,我们设计的学科写作训练有:

1.玩手影活动,并以“手影游戏”为题写一篇文章。

2.了解一下同伴是怎么做“光影变化”实验的,看哪一位同学做的最认真,最规范,请以“班级 ‘小科学家’”为题写一篇文章。

3.课堂上,我们怎么做光的传播实验的?老师提了什么要求?同学如何行动的?你和同伴是如何参与的?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的?请以“课堂上的有趣实验”为题,写一篇文章,记录课堂上做实验的过程。

4.制作潜望镜,并写出制作过程和感受。

5.做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并写清制作过程,当时的想法,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

6.请以“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为题,交流大家制作的心得体会,介绍大家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评选最佳太阳能热水器。

学校五年级的科学老师张思琪兼任班主任,是表达式学习课题组的成员,一直尝试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科学习科学的兴趣。这次,根据课题组提供的科学写作训练单,系统指导学生在完成科学学习的基础上,用写作的方式总结学习情况,丰富学习体验,建构学习知识,提升学科认识。围绕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展开科学探究,训练观察能力,形成记录习惯,并用习作的方式,总结学习内容。

学生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写出了系列文章:手影游戏、变废为宝、有趣的实验、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等,挑选了15篇文章,让我提提意见和建议。

我仔细看了这十五篇文章,第一印象是真实具体。发生在课堂和学习生活中的故事,学生亲身经历,感受真切,收获满满,而且这种经历新鲜、刺激,能诱发表达的欲望。尤其写课堂上的小实验,过程清楚,观察细致,表达清晰,难能可贵。学生在文章中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人们总说:夏天尽量不穿黑色系的衣服,多穿浅色系的衣服,因为可以“凉爽”一些;冬天尽量不穿浅色系的衣服,多穿深色系的衣服,因为这样可以“暖和”一些。这种感受来自亲身的实践,整个表达形成对照,思路清晰,观点明确,也因此形成了良好的科学观念。

第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学生表达课堂的学习生活,用认真的觉知去体会学习生活的中点滴收获,让自己的认识、思考和领悟去对接刚发生的学习活动,唤醒内在的学习意识,强化学习感受和体验,通过文字迁移、巩固学习内容,把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内在自觉,并在和同学的分享中,获取更多的学习信息,结成学习共同体。本来浓缩的、难以消化的如方便面一般的知识,现在被吸收,被消化,被个性化代替,变得有趣、活泼。正如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所提倡的的:学习的快乐在于走向对话,学习是一种“意义与关系的重建活动”,即学习是建构客观世界意义的认知性、文化性实践活动,是建构人际关系的社会性、政治性实践活动,是实现自我修养的伦理性、存在性实践活动。佐藤学强调:学习者应当把学习的素材、内容、思考、体验,通过和他人的交流,获得情感的认同和经验的共享,求得他人的帮助,获得他人的肯定,使学习转换为 “表达”、“共享”、“创造”,显然,表达、书写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学生的文章也正是这一理念的很好体现。

第三,表达很流畅。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小学生写作要求文从字顺、具体准确,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关注现实,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因为立足课堂,立足现实,所以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话能说,有话愿说,也正为有了说的动力,有了表达的欲望,而表达的内容又是鲜活的,真切的,经过思考的,是在老师指导下有条理达成的,所以表达的过程是通畅的,思路是通畅的,语言也就通畅起来。尽管不是语文老师指导、要求的写作,但基本的语言技能可以支撑流畅的表达。

第四,这些文章超过了语文单元作文训练中的习作,从写作的积极性,习作的内容及文章的表达技巧等方面。

附上几篇学生习作,供读者细细体会:

手影游戏

深圳市福田区景秀小学  (4)班罗正扬

一天,我跟爸爸正在看电视的时候,突然停电了,屋内一片漆黑,正在我们手足无措的时候,妈妈找来了一根蜡烛,在餐桌上点燃了,屋内马上就亮起来了。

爸爸说刚看到精彩的部分就停电了,好可惜啊。我回答说是啊,停电好无聊……

突然我发现了墙上的影子,我灵机一动,提议道:“我们玩个游戏,怎么样?”

弟弟第一时间响应,拍着手说好呀好呀,哥哥玩什么游戏呢?我说不如玩手影游戏吧。

我这个提议获得了全家人的热烈赞同。弟弟第一个出场,用他的一双小手掌交叉做了一只蝴蝶形状的手影,翅膀还上下微微翻动,就像活的蝴蝶飞舞一样。就在这个时候,我立即双手并拢做了一只狼的手影,这只狼非常凶猛,一下就咬住蝴蝶的翅膀把它拉到地下。

弟弟看到这个情景委屈的想要哭出来了,妈妈看到这个样子,也加入了团队,她立即摆了一个“黑猫警长”的影子,一下把狼扑倒,喊到:“不能欺负别的小动物!”。小狼看到这个样子只好灰溜溜的躲开了。

爸爸也加入了战团他摆了一只大黄狗的影子,在中间调停,对着黑猫警长报告说:“小狼已经认识到错误,现在大家都是好朋友了,要互相友爱不能欺负其他人。”

于是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地唱着歌跳起来。正在我们玩得起劲的时候,突然来电了,我们欢呼起来,准备继续干各自的事情,但是我们约好下次再来玩家庭手影活动,因为这个活动太好玩了!

 

自制太阳能热水器

深圳市福田区景秀小学   5   王涵卿

大家一定都见过太阳能热水器吧,在乡下,大多数房子上都有它,它可以通过太阳能来加热水。它工作的原理十分有趣,于是我们的科学老师也要求我们模仿着做一个小型的太阳能热水器,做完后还可以带到学校测验呢!

我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就开始制作了。

首先,我先把奶奶一个黑色的旧鞋盒给拿过来,在鞋盒盖上,剪出一个正方形的大窟窿,然后铺上一层保鲜膜。保鲜膜是透明的,可以使阳光透过,而且还可以用来减少热量的散发。但是我发现保鲜膜粘不稳,很容易掉下来,于是我又拿出透明胶,把保鲜膜牢牢的粘在了鞋盒盖上面。

接着,我把妈妈买的一箱梨全部都拿出来,把梨放在桌子上面,然后把装梨的泡沫板拿出来,将泡沫板剪成很多块。再拿出一个矿泉水瓶,把泡沫板和矿泉水瓶一起放到鞋盒里,并尽可能的泡沫板和矿泉水瓶不留一点空隙。

在我所做的太阳能热水器中,添加泡沫板是为了保温和固定矿泉水瓶。为了测试固定效果,我把整个鞋盒倒过来,没想到虽然鞋盒内挤挤挨挨的,但固定效果很好。倒过来,连一丝泡沫板的碎屑都没有掉出来!

接下来,我在瓶盖和鞋盒上钻出一个小洞来,为了方便放温度计。当我想就此完工时,我突然发现,这时的太阳能热水器只能被太阳光晒热,加热效果不怎么好,于是我又拿出铝箔纸,用有光泽的那一边包住了矿泉水瓶的半边。这样可以利用凹面镜原理反射阳光,让更多的阳光聚集到水里,也可以给水加热。但是不能把瓶子整个包起来,如果这样不仅不能利用到凹面镜原理,还会让阳光也透不进去,就这样,我的太阳能热水器就基本上完成了。

第二天,我来到学校,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到操场上去测试太阳能热水器的效果。

我和其他三个人一组,两个人负责轮流抬着太阳能热水器,确保太阳能热水器与阳光垂直。另外两个人一个负责记录,另一个负责计时。

开始时,我们组的水温是27.12分钟时水温变成了27.74分钟时温度达到286分钟时28.58分钟时28.7,最神奇的是10分钟时,前面几组数据变化都不大,但是到了10分钟,水温竟然升到了31.2

就在我正高兴时,发现有一个组太阳能热水器比我们组的还要强,因此我的太阳能热水器加热效果还不是最好的,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啊!

虽然我的太阳能热水器加热效果并不是第一,但是保温效果特别好,回到教室后,就一直持续在29.4,直到了下课都没有变化,这个记录我相信大部分小组都不可能打破。

这就是我自己动手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虽然它并不能起到什么实际的用处,但带给我了许多快乐,让我更加沉迷于科学实验中!

课堂上的有趣小实验

深圳市福田区景秀小学  五年级(1)班陈梦翔

这个星期的科学课上,老师向我们提问:为什么在夏天穿黑色衣服会感到热呢?粗糙的物体和光滑的物体相比,哪个吸热更快些呢?于是我们要通过做实验来回答这些问题。

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五个不同颜色的袋子,比较粗糙的有黑色纸袋、白色纸袋和粉色纸袋;表面光滑的有黑色蜡光纸袋和锡箔纸袋,最后还配了五根温度计。

我们来到阳光下,把五根温度计分别放入五个袋子中,每隔两分钟做一次记录。

我们发现,粗糙的黑色袋子内的温度计温度在不断升高,始终保持领先;黑色蜡光纸袋内的温度计温度则紧随其后,位居第二;而锡箔纸袋内的温度计温度每次变化都不大,排在了最后一位。

从这个试验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颜色越深的物体越容易吸收光和热,颜色越浅的物体越容易反射光和热。越粗糙的物体吸收功能越强,反之越光滑的物体也就越容易反射光与热。

回家以后,我又翻书查找,书中果然也是这样说的,我还知道了宇航服的颜色是银色的,主要是为了减少辐射。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人们总说:夏天尽量不穿黑色系的衣服,多穿浅色系的衣服,因为可以“凉爽”一些;冬天尽量不穿浅色系的衣服,多穿深色系的衣服,因为这样可以“暖和”一些,这些话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同时我也知道了,颜色深的车子在阳光下被曝晒后,车内温度会很高,所以车内不能放易燃易爆物品,否则就会有着火或爆炸的危险,这就是“光污染”。

我们应该从小热爱科学,并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联系到生活中去加以应用,合理地利用“光与热”的利弊,让它为人类做出有益的贡献尽量避免污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