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名著写作文》教学手册

(2019-01-05 19:06:34)
分类: 读名著学写作

         《读名著写作文》教学手册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标准

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把名著条理化,便于学生吸收。名著内容丰富,中小学生不便消化,选择名著中学生感兴趣的片段,提供学生名著阅读套餐,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吸收名著的营养。

把名著和生活常识对接。中小学生必读经典名著包含丰富的学科知识、社会常识,反应广阔的社会生活,是学生生活的教科书,学生阅读名著,可以学到很多为人处事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包括丰富的学科知识。

通过名著学习训练写作技巧。名著在构思、选材、行文、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滋养学生,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技巧。学习名著,要便于学生学习和吸收,把名著分解成学生喜欢的方式,一点一点便于学生吸收。

二、课程基本理念

《读名著学写作》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爱名著,爱写作。以名著为载体,以表达为方式,以分享为途径,链接学科,读写互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力和表达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读名著学写作》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为本,继承我国阅读和习作教学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阅读和习作教学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读写教学的优秀经验,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总体思路

强化整合,打通文理,融合学科,形成全课程教学理念;形成作文教学的合力,开辟新的作文教学之路;建构新的学习方式,优化教与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2.设置依据

1)学生的认知发展呈现阶段性,不同学段学习内容都具有共同性,不同学段的所有学习内容都围绕着某一学段的认知特点、心智特点而展开。

2)学习内容源自生活,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联系生活,同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3)国内外读写教学优秀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关于小学读写教学的各种优秀研究成果是课程设置的参考理论依据。

4)当前社会背景、儿童生活环境。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当前儿童生活、学习的社会背景、环境是课程设置的事实依据。

3.课程计划

《读名著学写作》课程主要采用两种教学形态:一是名著的学习和分享;二是结合名著了解有关的学科知识,并仿照名著中的精彩片段,练写作文,训练基本的作文技巧。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引导儿童关注名著,提高阅读和写作兴趣,善于将学与写、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运用多种方法,丰富读写形式。

2.结合名著的阅读和分享,链接学科知识和教材内容,把名著的阅读和学科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提高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

3.结合名著的阅读和能力训练,引发作文技巧的仿写,读写结合。以写促读,以读促写,让读写相互相成,共同提高。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标准

一、基本标准:

根据小学学生必读名著书目,从中选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片段,结合各年段学科学习内容,从以下几个类别选取文段,组织作文训练:

1.写人文章(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服饰等)

2.写景文章(静景、游记、自然山水、环境)

3.状物文章(用具、建筑物、艺术品、图画)

4.想象类文章

5. 其他类文章

二、《读名著学写作》的基本内容

1.贝多芬的画像   节选自罗曼•罗兰《名人传》 

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学写外貌

2.第一次捡鸟蛋   节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 

鸟蛋中的数学         学会观察

3.蟋蟀演奏会    节选自乔治•塞尔登《时代广场的蟋蟀》  赞美诗   间接描写法

4.卡西莫多敲钟  节选自雨果《巴黎圣母院》               钟楼   拟人手法

5.玻璃池塘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             生态瓶     写小制作

6.梳妆打扮      节选自巴尔扎克的《欧叶妮•格朗台》  

打扮的心理  写人物的服饰

7.魁地奇比赛    节选自罗琳《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魁地奇    动作分解法

8.水彩画《少女的肖像》 节选自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流年》水彩画   读图技法

9.1.618——最美丽的数字  节选自丹•布朗《达芬奇密码》  黄金分割   人物对话法

10.写文章        节选自莫泊桑《漂亮的朋友》           报纸      心理描写技法

11.关于鼻子的研究   节选自夏目漱石《我是猫》         鼻子的形状  以小见大法

12.一位自豪的遗老    节选自巴尔扎克的《邦斯舅舅》 

服饰礼仪  外貌描写

13.驯虎      节选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海上求生     过程描述法

14.开会      节选自威廉•戈尔丁《蝇王》          

荒野生存      听记作文法

15.科学院    节选自《格列佛游记》             

蜘蛛丝与蚕丝    讽刺手法

16.看电影    节选自《解忧杂货店》             

披头士           情感线索法

17.见到莫扎特  节选自赫尔曼黑塞《荒原狼》     

歌剧《唐璜》     象征手法

18.板球赛    节选自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   

板球             场面描写法

19.欣赏名画   节选自莫泊桑的《漂亮的朋友》    

如何欣赏名画     景物描写法

20.家庭聊天   节选自托马斯曼《布登波洛克一家》

背诵的方法       外貌描写法

21.刷墙       节选自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 

粉刷          一波三折法

22.帅克受审记  节选自恰佩克的《好兵帅克》      

第一次世界发展   问答式写作法

23.掉进兔子洞   节选自《爱丽丝漫游奇境》       

经纬度          意识流技法

24.捕鱼       节选自拉格洛芙《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鲱鱼         点面结合法

25.渡河       节选自黑塞的《悉达多》           

乔达摩悉达多   借物喻理法

26.第一次旅行  节选自蒲宁的《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自然保护区   如何写好游记

27.不同凡响的乐句   节选自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乐句节奏奏鸣曲  如何联想

28.两个希尔伯特     节选自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流年》  神话人物   比较观察法

29.改写《空气蛹》   节选自春上村树《IQ84            

             改写的方法

30.几何学家         节选自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  

巴比伦时间      书信体写法

31.活的书           节选自尹林的《书的故事》       

神话           设疑开头法

32.认识小王子       节选自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沙漠          人物语言描写法

33.巧克力工厂     节选自罗尔达达尔《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巧克力   铺垫

34.稻草人           节选自《绿野仙踪》              

稻草人        个性化语言

35.看报纸           节选自卡尔维诺的《烟云》      

 报纸的历史    工笔细描法

36.童年遣兴         节选自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咏叹调等    细节照应法

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读名著学写作》课程应该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整体考虑知识、能力、品质与写作等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写作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学生学科阅读、学科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习作实践,让学生在学科写作中发现学习的进步,体验学习的快乐,提升学习的效率。

(二)依照习作教学的基本规律,循序渐进:

第一步:阅读名著,了解名著的概要和作家特点

第二步:阅读入选文段,完成有关联系;

第三步:结合文段内容,学习学科知识;

第四步:联系写作技巧,提高文段阅读理解能力。

(三)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是阅读和写作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读名著学写作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习作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提高阅读名著的兴趣和能力,学会记录,学会分享,学会表达。

(四)采用适切的教学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有:读写结合,阅读和写作齐头并进;学科整合,作文和学习携手提高;讲练一体,知识与训练相辅相成;写评交叉,实践与反馈密不可分。

二、评价建议

(一)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读名著学写作》课程评价要体现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儿童的语文素养。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习作单一方面评价,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评价。

(二)发挥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察儿童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儿童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应发挥习作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发展性评价功能,切实让每一个儿童在每一次习作中都取得看得见的进步。

(三)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坚持发展性评价为主,综合处理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自我评价与他者评价等不同评价方式的关系。发展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应加强发展性评价研究,坚持“评价促进学习”,积极开发合乎儿童心理的发展性评价标准。对儿童日常习作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儿童习作的状态及水平。评价方法除了纸笔评价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等级或分数以外,还可用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儿童习作的进步,并提出建议。各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适应性,在评价的客观性和深刻性上也各有差别,因此,评价设计要注重可行性和有效性,力戒繁琐,防止片面追求形式。

(四)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儿童的自我评价及儿童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儿童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儿童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评价要理解和尊重儿童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儿童的健康发展。根据需要,可让儿童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适当参与评价活动,争取社会对儿童习作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三、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应依据课程标准,全面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注意体现基础性和阶段性,关注各学段之间的衔接。

2.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教材应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儿童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4.教材内容的安排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儿童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5.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儿童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6.教材编写应努力追求设计的创新和编写的特色。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习作课程中的运用。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1.购置人手一本的必读名著,便于课堂分享和交流

2.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习作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儿童创设习作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习作活动。

3.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儿童在各种场合书面表达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儿童的语文素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