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写作策略
(2015-04-25 10:32:54)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科作文研究 |
有效的写作策略
节选自Michael
老师若可以有效能地教导学生计划、组织、起草与修正的写作策略,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改善。许多令人惊喜的写作研究都是以国中、小学学生为对象,特别是身心障碍的学生。在他们还未学会写作策略之前,写作还真是他们最头痛的功课。
/有效的写作策略课程:DeLaPaz和Graham(2002)/
在一个有控制组的教学实验里,DeLaPaz和Graham(2002)以七、八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策略教学组与控制组的学生都接受六星期的教学,每组练习写五篇小论文。这两组都被详细告知,他们的小论文要怎样评分,控制组的学生接受许多关于“五段式小论文”本质的说明,教学的重点在于技巧训练。比起写作策略组的老师,控制组的老师也给予学生较多关于如何写出构思、句子与段落的指导。
研究开始之前,两组学生所写的小论文在质量上旗鼓相当。然而当教学结束时,接受策略教学的学生所写的小论文表现胜出。接受策略教学之学生所写的小论文,长度较长,会使用各种不同的字汇,而且在文章的每个面向都展现较佳质量(亦即组织较好、技巧的使用较好等)。
以下我们要来谈谈,这个成果优良的写作策略教学是怎么进行的。该教学依序可分为四步骤:第一,告诉学生什么是好作品,好作品会具备哪些元素;第二,老师教导学生计划、组织的策略;第三,各种起草策略;第四,各种修正策略。下一节我们将简单描述课程中每一部分到底教什么、到底怎么教。
什么是好文章:说明文写作
首先,老师教学生怎样才是好的说明文文章。和控制组一样,老师也介绍五段式的论文结构,这是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州立评量。老师以范例论文教导,什么才是好论文。老师将这些范例论文的长处整理出来,告诉学生,如下列所示:
•范例论文有起头、中间与结尾。
•每篇论文都有一个主题句,短文里的每个段落也都有。
•句子与句子间及段落与段落间使用衔接的文字。
•学生必须辨识出范例里不同形式的句子。
•学生必须评遖文章中所用的字汇,包括各种遗词用字的方式。
“什么是好文章”的介绍快结束时,老师会带领学生回顾好的文章必须具备哪些元素,并解释这些元素就是用来评量学生小论文质量的评准。
写作计划与组织策略
老师用了好几天介绍写作时可用的计划策略。在学生想要使用策略之前,课程就先提供各种策略的信息。介绍写作计划的教学历程如下所示:
•确定了解小论文的主题,以及所欲传达的主要讯息。
•列举出欲置入小论文的主要构想。
•集思广益,列出更多的小论文构想。
•脑力激荡出新的构想后,如果可用,回头修正上游构想清单(请注意,要教学生以递归方式进行计划和修正;即使一行字都还没有写出来,写作的计划就可以修正了)。
•决定小论文里的构想顺序(即组织构想)。
讨论和示范之后,学生演练这些写作计划策略,也是五篇小论文写作的一部分。学生写作时,老师会适时给予提示。因此,学生在写作计划与组织历程时,会有一张脑力激荡的纸,以利计划和组织构思。老师会在学生需要时给予协助,也会激励他们尽可能靠自己寻求进步(也就是使用策略时,老师会给框架)。
写作的起草策略
学生开始会用写作的计划策略后,老师就会解释并示范以下的起草策略:
•依循前违计划来引导写作。
•先写下论文的主旨。
•在文章的核心里架构一个附有主旨的主要段落,教授学生文章主旨不一定在段落一开始即出现。段落可以藉由各种疑问句或唤起注意的评论展开,甚至用和主旨相反的叙违来展开。
解释说明这个历程与策略后,学生就转向起草阶段。就像在计划与组织的阶段,学生有一张计划用纸,用来安排主题段落,提醒他们主旨该放置在段落里的什么地方,他们也可收到一些提示词提醒他们每个段落应该要有什么内容。学生写作时,老师随时提醒学生紧扣主题、遵循文章的组织,并且要让词汇与句子的形式多样化。
写作的修正策略
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要以小组的方式和老师讨论,每篇小论文的写作都要逐一报告写作及修正的进度。当他们回顾并修正小论文时,老师教他们牢记所有的评准:
•照着写作计划走。
•永远记住小论文的目标。
•让单字与句子的形式多样化(例如,使用同义字,而非一直重复同一单字)。
•修正时检查转折词。
•尽可能将短句子合并,以增进文章的变化性。
教学过程中,有许多要求学生口头复诵策略名称的活动,教师尽最大的努力以确保学生知道所有的写作策略。
以上所陈违只是许多写作策略教学中的一种,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实证研究,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其他的实证研究。
/Graham的后设分析/
Graham(2005:亦见Graham&Harris,2003)做了一个写作策略教学研究的后设分析,该研究包含了三十九篇相关研究。这些研究的对象从小学二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它们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也有许多不同的写作评量方式——从论文的整体质量到写作机制的使用合宜性都有。虽然多数研究的对象是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但跨研究来看,各种程度的学生都有。有些研究聚焦在某特定写作历程(例如,写作计昼),其他研究,如同刚回顾的研究,则涵盖整个写作历程c这些研究里的写作教学持续几个星期至几个月,有些研究每天可能花三十至五十分钟来做教学和演练。亦即,这样的写作教学在真实的学校课程环境中并非耗时与不切实际的。
这些文献回顾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导学生写作的程序与教导学生如何运用策略(即强调深思熟虑的自我控制),可以产生良好的写作成效。令人印象深刻地,策略教学的成效都非常良好,教学结束后,成效还可以延续数星期之久,而且许多研究显示,教学的成效可转移到其他的写作任务与写作环境。无疑地,我们可以确定学生的写作可经由认知策略教学而得到改善。这样的教学,从老师的解释说明与示范策略的使用开始,再来学生试着使用策略,并由老9雨给予必要的协助。这方面的研究在读写能力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想改进学生写作的老师都应该仔细地研究。如果本书读者想要知道从小学到高中可用的写作策略教学入门书,请见Harris和Graham(1996)与Graham和Harris(2005)。
/支持写作发展的教室环境/
写作教学的社会文化研究让大家注意到结构式环境的教室c与Pressley和同事(见第8章)、Hillock(1984)和Dyson(1993,1997,2003)的研究一致,有效能的老师可在教室环境的安排上,促成学生的“结构式写作历程”(structuredwritingprocess
Dyson提倡“渗透性课程”(permeablecurricula)的写作教学——老师鼓励孩子运用“混种”(Hybrid)文体,兼用正式与非正式语雷。Dyson研究里的模范老师鼓励学生把体育界或影剧界的受欢迎人物,例如,超级英雄,纳入他们的写作计划里:这个方式,可以让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和种族背景的孩子,在学校的写作课程中得以连结一起。该研究也鼓励老师设计作业并重构教室环境,以提供鹰架,让孩子觉察读者的存在及写作的目的,孩子在,作家剧场j的活动中把自己的作品表达出来,就是这种教学方式的一个例子(Dyson,1997)。
/工作记忆事关重大/
与卡内基美隆模式一致,有相当多的实证研究指出,写作发生在短期的工作记忆里。事实上,所有耗用工作记忆资源的因素,都会削弱写作(Kellogg,1994,1996,2001;McCutchen,2000)。有什么因素会妨碍儿童作者的工作记忆呢?如果孩子拼字有困难,或只是每次都只能慢慢地拼出字来,如此的困难会耗用工作记隐的资源并妨碍写作(Graham,Berninger,Abbott,Abbott,&Whitaker,1997;Graham,Harris,&Chorzempa,2002)。不意外地,直接教导学生拼字,会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BerningeretaL,2002;Grahameta1.,2002)。这与其他的许多研究一致,拼字能力应该要直接教导,而不要等它自然地发展出来(Graham,2000)。如果孩子的写字能力很弱,且需使用大量注意力的话,工作记忆资源就会耗尽,对写作质量将造成损害(Grahameta1.,1997;Graham&Harris,2000;Graham,Harris,&Fink,2000)。这份资料令人信服,让人了解而留意较低阶写作历程的发展。无效率的低阶写作技能,可能会阻碍了高阶写作技能的运作效能。
/文体类型的影响/
已经有阅读研究者(例如,Duke,2000)注意到,小学读写教育中,很少见到讯息类文体(informationalgenres)的教学。研究者主张,讯息类文体的重要性常被忽略,它在教学中应有更重要的地位,因为进入国、高中后,课本都是这类的文体,读写能力研究的学者也逐渐认为基础的写作教学里的文体类型亦会影响孩子的写作。在小学教室里练习写作的文体类型,通常只限于创意故事写作。但写故事的能力并无法让学生写出实验报告,或从事阅读小说后的主题分析。但当学生升级到更高年级的时候,却必须面对这些报告或分析的功课。因此,最近最好的写作研究中,已经开始注意到文体类型对写作与写作教学的影响:例如,Graham(2005)有一篇策略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后设研究,研究设计就控制了说明文和记叙文的文体类型。其他的研究则注意到记叙和说明文体类型的文章,于小学阶段可以被用来做为领域学习的重要工具(Kamberelis&Bovino,1999;Wells,1996)。
近期的研究——主要是社会文化方面的研究——也已经更清楚地聚焦在文体类型上,例如,比较不同文体的教与学,并检视学生写作文体的发展(例如,Coe,Lingard,&Telenko,2002;Freedman&Medway,1994;Russell,1997)。有一群强调语言学的澳洲读写研究者,称为“悉尼学派”(TheSydneyschool),已经提出理论,说明如何教导写作的文体(例如,Cope&Kalantzis,1993)。Kamberelis(1999)做了一个实证的教学研究,参与者是五十四位幼稚围、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孩子,研究者探讨儿童对不同写作文体(包括故事、科学报告和诗请)的区辨性工作知识。比起诗词与科学文章,孩子叙事体的处理能力发展得较好。该研究显示,小学读写老师和读写研究学者都需要了解如何教导学生,让孩子可以早一点学会如何写非叙事性的文体。
/写作动机/
第11章我们将详细探讨阅读动机,本章我们将只谈写作的动机。虽然本节一直从认知谈写作教学,但是作者的情感因素一定会影响写作。当儿童拥有精心设想,更完整的写作目标时,它就会影响他们的写作(Ferretti,MacArthur,&Dowdy,2000)。也有实证性研究指出,写作能力会影响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信念:一般而书,由于写作能力佳,学生就会相信他们更有效率:而自我效能提升后,学生会有更强的动机面对未来的写作(Klassen,2002;Pajares,2003;Pajares,Britner,&Valiante,2000)。若你想知道真实的写作任务以及良好的教室环境如何提升儿童的写作动机,见Bru-ning和Horn(2000)。还有,许多最棒的低年级教室中有各种不同的机制(见第8章)能激励学生的学业,激励学生写作,还有许多种方式,这是身为全语书老师的研究学者(例如,Atwell,1998)的重要贡献,使用不同策略的老师可以让学生的写作持之以恒,而且愈写愈好。
/写作对学习的影响/
针对某学习领域进行写作,是否会增进学生对该领域的学习?这个议题在小学阶段做的研究并不多,大多数的相关研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领域做的,这些研究让我们可以试着做一个结论——写作对学科内容的学习有正面的影响。有一个研究,搜集跨年级透过写作学习的情形,结果发现产生正面的效果,但效果不大(Bangert-Drowns,Hurley,&Wilkinson,2004)。写作对内容领域学习的成效研究,绝对值得学者再投入研究。写作对学习的影响成效,在文献中唯一需保留之处是在中学阶段,其影响成效较薄弱甚至是负向的;而造成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是由于在中学阶段只有少数的研究,而且其中有些研究的教学运行时间非常短(大部分只进行为期六星期或更短的时间)。
/总结性评论/
有实质的证据显示,由于学生高层次历程的不足,如写作的计划、起草和修正等能力偏弱,以及低层次历程的困难,如书写和拼字能力不足,孩子的写作的确需要被教导。研究社群对此议题已有良好的响应,研究者经由不同取向的研究去了解儿童的写作,以及如何提升写作。认知策略教学的研究做得最多,大量的证据显示,教导孩子在计划,起草与修正时使用认知策略可以改善他们的写作。此外,也有研究探讨成功写作教室的特性,低层次书写能力对全面写作能力造成的影响、写作如何影响阅读、年幼作者写作时是否考虑文章预设的阅读、不同文体的写作、动机对学生写作的影响,以及写作时所发生的学科内容学习等。只要学者持续研究这些问题,我们期待在本书未来的版本里,会有更完整的写作教学理念出现。
结论
1.强调文法的形式主义取向写作教学已经不再受看重,取而代之的是研究导向的认知历程模式与社会文化模式写作教学。这两类后起之秀都更强调作者乃讯息的生产者。
2.认知历程模式是根据写作高手的口语报告资料发展出来的,这些认知模式强调写作牵涉递归式的计划、起草与修正。这些认知历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作者的动机、预设读者,写作的环境、写作的工具等,都会影响认知历程。
3.比起认知历程模式,社会文化写作理论家们更强调写作的情境和环境,这些情境包括可用的语言资源、作者的文化背景与社会互动和沟通的角色。
4.孩子需要写作教学,不管是较高层次的能力(亦即了解写作所需的写作计昼、草拟与修正,还有如何使用策略)或较低层次能力(拼字、书写)都需要教导。学术界在了解如何教导高层次历程,例如写作策略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
5.儿童的写作发展是个很活跃的研究领域,读写能力的学者正进行不同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