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作文:我学会了立定跳远(进一步练习写动作)

标签:
育儿 |
分类: 学科作文案例 |
四一班,青年教师公开课,体育:学习立定跳远。刚好要指导学生写人物动作,结合体育课的学习,把体育课课和作文指导课融为一体。既解决作文无内容可写,又进一步揣摩所学动作,分享体育课的快乐。
体育课上,老师主要讲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两脚稍分开,自然站立,上体微微前倾,抬头,两臂后举,然后用力向前上方摆动,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跳出,落地时两腿自然屈膝缓冲,维持身体平衡。老师边讲边示范,尤其是动作的分解:准备动作,头怎么样,手怎么样,脚怎么样;跳的时候,应该如何摆臂,如何起跳,如何落地,每一个动作要点,要注意什么,老师都做了交待。这是体育课的基本要求,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述和示范,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倾听能力,同时也是在训练学生作文能力,可惜,我们一直没有关注学科老师的这一特性,更没有利用这一特性,联手学科老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课堂上,学生没有心思听,尽管这是公开课,有老师,有家长,学生总觉得:上体育课不用带耳朵的,好不容易有体育课,要好好舒展一下身体,结果站着听老师讲解时,大部分同学是不耐烦的,说着笑话,捂着嘴巴,弯着腰,指指点点。讨论着要做什么事,至于老师的话,根本就没有进耳朵。或者你戳我一下腰,我拍一下你的肩,想听的同学,也受旁边同学的影响,只听到片言只语。其实想想:如果真有心,只是把老师的话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篇不错的习作。看着这么好的生活素材,我们还一直说学生没有鲜活的生活,所以写不出文章,所以只能编造故事,所以写来写去就老一套的故事。老师讲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这个过程就有很多的素材,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文章,比如写人:体育老师,他的样子,他的讲课,他的动作,他怎么指导学生练习新的动作,他如何示范的。还可以写同学,哪些不听课的,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有什么表情和具体的行动,他们如何练习立定跳远的。比如写事:在操场上体育课,学了什么内容,老师怎么教,我们怎么学,发生了什么事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或者写建议书,建议老师怎么上这堂课,希望老师开展什么活动,如何帮助胆小的同学克服困难,学好立定跳远,如何提高同学的体育成绩,如何让大家更喜欢体育课等等。课堂上有同学摔倒了,同学搀扶他起来,写一封感谢信,表达一下心中的感谢之情;还可以写活动,写游戏,写童话。如果孙悟空来教什么立定跳远,如果班上新来了小黄人等学生,我们的体育课肯定热闹非凡。只要有心,只要多想一想,这样一节平常的体育课,可以写出几十篇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记录课堂的生活。
所以,体育课更是要看,要听,更要想。这也是我每堂课都强调的六个字,希望这两个字成为学生学习的信条,不仅在课堂上如此,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应该如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更好的积累素材,写出更多文章,也就不再为作文而苦恼。
学科作文不仅是作文教学的变革,更是学习方式的优化。如果学生在体育能听,愿看,会想,在每一堂上都做到细心体验,把看到听到的说出来,写出来,用写作来督促自己更好的复习学习内容,整理学习知识,提升学习效率,并形成习惯,将来读初中、高中、大学,乃至走上工作岗位,都是受益无穷的。
那天来了很多家长,他们又是拍照,又是录像,当天已经传到qq群。我看了课堂上活动的照片,非常精彩。我按照教师上课,学生听讲,准备练习,个人训练、小组比赛,跳跃毯子的顺序,挑选了一些有趣并且突出人物动作的图片,制作演示文稿。
作文指导课上,我从上次作文训练的内容入手,引出动作训练的指导。
上节课写人物的表情,我们重点训练表情的分解。人物的表情主要体现在眼睛、眉毛、嘴巴、下巴、脸庞及动作。那么人物的动作又该如何写具体呢?
上节体育课我们学会了立定跳远,请大家说说在联系立定跳远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有哪些细微的动作?
学生:举手、分开、前倾、弯腰、蹲、后摆、、蹬地、起跳、前摆、腾空、张开、落地
学生:有些紧张,嘴巴紧闭着,盯着不远处,深呼吸,没有表情。也有笑嘻嘻的,很随便地站着,轻松一跳;有的按耐不住,还没有轮到自己练习,已经开始了。等等。
有了表情,还可以加上想象。
学生说:像浮在空气中;像练习飞翔的小鸟;像长了翅膀。
这次体育课,可以写的内容很多。这节课上,我们除了学习立定跳远,还开展体育活动:青蛙接力、喊数抱团,这节课还有家长、老师来听课,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点,截取一个精彩的镜头,立足动作描写,写出自己在体育课上的心得收获。参考题目:我赢啦、我们比一比、我和某某pk、我跨过去了、他跳得真好、我们都是“小青蛙”、我学会了立定跳远。
附作文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