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科作文讲评课”教学实录及评析

(2014-09-04 14:34:28)
标签:

育儿

分类: 学科作文动态

学科作文评讲课实录

         (全国“学科作文”研讨会课例)

             上课老师: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小学:谢文艳

(该案例刊发在《小学语文教师》2014.7-8期)

一、回顾引入

师:同学们,上周的科学课,苗老师讲了浮与沉,指导大家动手制作小船,进行了小船的载重量测量。(师边说边点击幻灯出示小船、测量照片)大家都非常喜欢这次的科学专题活动,用作文记录了活动中的点点滴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评一评这次的习作。

 

二、批改印象

师:首先老师跟大家汇报一下批改情况,有三方面,(点击出示幻灯)第一是内容与真实,基本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同学是写小组合作,如何制作小船,另一部分同学是写了载重量那一节课;第二,在描写方法上,能够运用动作、心理、场面描写,把事情写具体;第三,语言比较简练,但是描写不够细致。

 

过渡:这是一篇学科作文,先来感受一下科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三、欣赏美

1、  点击出示:这次比赛,既巩固了科学知识,又提高了我们团结协作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呀!(于诗琪)

    师:于诗琪你来读一读你的大作。

    生读。

    师:嗯,这次活动收获不小呀!

       2点击出示:这次活动虽然是重在参与,但是,能在参与的前提下大获全胜,真是喜上加喜呀!(陈明杰)

   生读。

   师:声音洪亮,眼角带笑,你们小组获得载重量测量冠军,确实可喜可贺。

       3、点击出示:船做好了,不难想象谢老师看到我们做的船后露出的高兴神情,非常期待明天的载重测量结果。(蔡佳桦)

    生读。

    师:你真了解谢老师,看了你们做的船,真是很高兴。

        4、点击出示:这次造船是赢是输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们在其中找到了快乐!(李茂)

   生读。

   师:真心话!李茂造的船规格太大,已经取消了比赛资格,但却丝毫不影响他们快乐的心情,对不对?

      5、点击出示:这次科学实践活动我十分开心,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考验了我们四兄弟的默契程度。(莫杰梁)

    生读。

    师:通过科学实践活动,还能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看来科学的力量真神奇!

      6、点击出示:一切准备就绪,明天的小船载重测量,冠军非我莫属。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小船载着梦想缓缓驶向远方……(陈晓晰)

   生读。

   师:希望你能继续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科学梦。

 

师:老师有个发现,刚刚同学念的这几段内容,都是写在文章的结尾,晓晰你先说一说,为什么结尾你要这样写呢?

生:因为我们的船名叫“梦想号”,所以我就觉得,我们的小船是一切梦想集结的地方,希望它能帮助每一个人的愿望实现。

师:李茂说说看。

生:好玩,这次的活动非常的好玩。

师:莫杰梁呢?

生:这次活动边做边玩,我们很快乐。

师:佳桦,你来说说。

生:因为我们做完小船以后,才知道做的过程是很辛苦的,所以我们非常期待载重测量,看看自己的辛苦能否开花结果。

师:在文章的结尾,抒发自己热爱科学的情感,总结全文,点明主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的结尾,老师觉得挺好的,给你们点一个赞。(师边说边板书:情感)好 ,精彩继续。

 

点击出示:最紧张的时刻到了!苗老师建议我们先放200克的砝码。管胜仲小心翼翼地放,200克,400克,600克,700克,800克,900克,船还没入水,我们旗开得胜,李润欢呼起来,管继续加砝码,最后,我们的“棺材号”以1015克的成绩暂时登上王者宝座。(廖栋栋)

男生齐读。

师:你最喜欢文段中的哪些词?

1我喜欢小心翼翼,因为这样就可以体现出管胜仲很小心,当时的情形写得很准确。

2:我喜欢王者宝座,因为他们暂时第一名之后就很开心,觉得自己是冠军,王者宝座就表示他们拿第一的,充分表达了他们的心情。

3:我喜欢200 400 600 700 800 900克,因为这些数字能体现紧张气氛,也能体现出他们的开心。

师:英雄所见略同,老师也是喜欢这一串的数据,读了这些数据,首先感觉到,他们在测量小船载重量的时候,先用200克的砝码,一个一个的加,用了3200克的砝码,到第四个的时候,换成了100克,然后是700 800 900克,这一串的数字,免去了重复的动作描写,但是却真实地反映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所以我很喜欢。(边说边板书:过程)

点击出示:没有泡沫板,就用饼干盒的铁盖子当船底,把四个条形气球吹鼓,均匀粘贴在铁盖子下,一条简易船就做好了。我装了满满一盆水,把船放进去,可家里没有砝码,怎么测载重量呢?有了,我放了一支新买的牙膏,240克,妈妈的洗面奶,120克,一只鸡蛋,约70克。不能再放了,水已经漫过了气球。我数了数,载重量大约430克。(袁诗茹)

女生齐读。

师:读完这段话,是不是很有同感?你们在家里测量的时候,用什么代替砝码?

1用没有喝过的牛奶,一盒250毫升。

2:农夫山泉,大约700多毫升。

3:用瓶装果汁来测量,一瓶400毫升。

4:用家里的两个鹅卵石,我估量一个鹅卵石大概250-300.

师:你们真是好样的,有了这样的探究精神,还有什么难题不能攻破呢?

 

点击出示:我们最先商量用什么作船底,木头?卡纸?泡沫?气球?我们逐一下水实验,结论是:木头太重,吃水深;纸太薄,一下水就软了;泡沫密度低,容易渗水;气球浮力最好,可是易爆,而且平衡也差一些。依据气垫船的原理,我们最终选择了气球和泡沫当材料。(郑奕桐)

生读。

师:你们组获得比赛第二名,当时的场面是轰轰烈烈,所以你的同伴都是写载重量的测量,你却跟他们不同,为什么选择写制作过程呢?

生:我们在选材料的时候争得很激动,(师插话:争得很激动?换一个词,应该是很激烈,怎么激烈法啊?)一开始提议用木头,太重了,后来吵起来了,用泡沫渗水,不好,我们就用气球辅助。最后花了很长时间才确定下来用什么材料,我的印象很深刻。

师:你写这一段就想告诉大家,这是你们探究过程的一些发现, 对吗?

点击出示:排水量大的船,能载很多东西,载重量自然就大。可以这么说,排水量决定载重量。排水量和载重量是成正比的。(陈明杰)

生读。

师: 你的文章中两次写到这段话,为什么?

生:这是苗老师上科学课时说的知识点,谢老师在指导我们做船的时候也讲过这个知识点,我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所以写下来。

师:像这样用简练、准确的语言写下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的发现或探究结果,有点科学报告的味道。(边说边板书:结果)

 

点击出示:测量结果出来了,是380克。为什么?为什么?哪怕放多一个垫片,重一克也好呀!(孙懿熠)

师:看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1:对380克的结果不满意,:她制作的过程很辛苦,所以380克有点低。

2:感觉非常的遗憾,在家里自己测量的时候,可能出现比380克更高的重量,在比赛的时候想要400克吧,没有达到最佳的预期。

3:可能是相同成绩的小组有几个,他们380克就不能拿高一点的名次,所以就希望多一克。

4:可能操作时放不平稳,斜过去了,就全部翻掉了,感到可惜。

5:我觉得他们应该对那艘船,抱有很大的信心,应该能得一个比较好的名次, 380克的成绩,感觉有点受打击。

6:我觉得她第一个为什么,是觉得出乎意料,但是第二个为什么,就有点气愤的感觉,后面那个再重一克也好啊,我是觉得她有点悲观,有点泄气了。

师:孙懿熠,你来解开谜底吧。

孙:380这个数字,跟三八有联系,女生容易被别人叫三八,所以我对这个结果不满意。

点击出示:我不想当三八!

师:看到大家笑了,能够使你在阅读中有情绪起伏,有往下阅读的欲望,有知道答案的欲望,知道结果之后还会像这样开心一笑,这样的句子就是美妙的,你的作文中有没有呢?没有的话,下次的习作可以尝试。

 

点击出示:

看着别的组做的船,才发觉我们的船是多么奇葩。尤其是李一帆做的船,简直亮瞎我的眼球。(肖继涵)

前面两组都是杠杠的高手,我的压力倍增。(李畅宇)

看到陈明杰他们手舞足蹈的样子,我真是羡慕嫉妒恨呀!(侯姝瑾)

师:奇葩、亮瞎是网络词语,你为什么要用这些词语?

肖:因为我们做的船,一眼看过去就觉得太奇怪了,第一反应就会用这个词,而李一帆做的船,太完美了,用手工很难做到那样境界的,是我眼前一亮,用亮瞎特别能表达我的惊讶程度。

师:第二组畅宇你的,你是哪里人啊,杠杠的是东北方言,你知道杠杠的什么意思吗?

李:特别厉害,气场很强大的感觉。

师:你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呢?

李: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可衬托出船是多么的厉害,气场是多么的强大,第二可以让这个句子更生动,更有趣。

师:姝瑾,第三句是你的,为什么会想到羡慕嫉妒恨这个流行语啊?说说看

侯:我的心情很复杂,什么感觉都有,用一个词不能体现我的心情,这三个词,能表达我当时的心情。所以要一连串用三个词。

师:看这一组句子,有网络语、东北话、流行语,这些语言,只要用得合适,能准确表达你的意思,既有时代感又有幽默感,有何不可?

 

四、训练

过渡:刚才,欣赏了很多精彩的句段,现在,我要来给大家挑挑刺。

点击出示:只见欧阳欣拿起硬纸板,剪出一个和语文书一样大的板子,又拿起卡纸挑选出不同的颜色,把板子包上。陈冠霓帮不上忙,却没闲着,她一边跟欧阳欣聊天,一边时不时把水果塞进她嘴里。(单钰婷)

师:你觉得她这段写得怎么样?实话实说。

1:后面那句有点怨陈冠霓,还在跟人家聊天,这样写不好。

2:我觉得最后一句可以直接不要,因为他们写的应该是做船的过程,跟这些水果没有一点关系。

3:感觉她写的文章很实事求是,直接有点抱怨那个陈冠霓,他不做船,还在旁边搞小动作,觉得她写文章很实在。

4:我觉得是陈冠霓什么都不做,不应该把她加进来这个组。

师:同学们都说了很多,普遍觉得这段文字写得不是特别的好。我却很欣赏单钰婷的这段话,里面的两个人物一个忙得不可开交,一个闲得无所事事,但也可以看出两个人合作无间,非常默契。人物特点很鲜明。再来看这一段:

点击出示:我用李一帆带来的锡纸在船体上包了一圈,船亮闪闪的,变得美观起来。我又沿着船面插了一圈牙签做围栏。难题来了:牙签颜色太素,不好看。我灵机一动,拉开“百宝柜”,找出以前珍藏的折星星的纸,说:“用这个来装饰牙签一定行。”说完,又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官文婧)

师:说说自己的想法,实话实说就好。

1:他们就是写做船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这个难题写得不是很好,前面说是难题来了,后面这么简单的把这个难题解开了,这个是怎么解开的,应该写得更详细点。

3:我觉得写得挺好的,因为她写的制作船的过程,:写得比较详细,尤其是动作描写较具体。

4:我觉得这个文段还是不错的,因为这个语言描写详细,而且她动作描写多一点。

师:同学们普遍认为这段文字比刚才那段要好一些。谁能看出这段话有什么问题吗?没看出来?要是你没看出问题,就说明你的作文有问题。

点击出示文段中三个“我”变成红色。

师:给提示了,谁看出问题来了?

生:我想谢老师的意思应该是,“我”太多,就不能体现团队合作的精神。

师:高手。明明是官文婧和李一帆的合作探究小组,可写着写着,组里就剩一个人了。我们美丽的李一帆公主被可恶的巫婆下了咒语,变成木头人了。看谁能做一回神仙,用你的文字魔法把李一帆激活?(边说边板书:木头人)

师:李一帆,你先来自救,官文婧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在干什么?

李:当时我用星星纸包在牙签上面 ,然后帮她把星纸剪齐些。

师:你的这个动作插到哪里显得自然呢?

李:我觉得应该插在中间吧。

师:你念一下。

李:船亮闪闪的变得美观起来,我又沿着船面插了一圈牙签做围栏,李一帆看见牙签旁边的锡纸不是很齐,于是剪了一些。

师:除了剪锡纸,后面有没有帮他贴星星纸吗?

李:我灵机一动,拉开“百宝柜”,找出以前珍藏的折星星的纸,说:“用这个来装饰牙签一定行。”李一帆也很赞同我的想法,她小心地拿起星星纸,仔细得包在牙签上。就这样,我们又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师:李一帆很聪明,用动作把自己激活了。(边说边板书:用动作激活)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方法吗?小组议一议。

分小组讨论。

生:可以用语言激活,把李一帆说的话写下来。

生:可以用神态激活,把李一帆当时的一些表情写下来。

生:可以用心理活动激活。

师:通过语言来揣测对方的心里活动,还是比较难的,要通过观察对方的神态,听对方的话语,看对方的行为来判断,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用动作、语言、表情来激活。

边说边板书:用语言、表情激活

 

师:看来,各位神仙的法力还真不是盖的,不光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描写把李一帆激活了,还真实地再现了她们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科学探究过程。请拿出老师给你们发的练习纸,选择其中一段话,用刚才的方法,把里面的人物激活,能体现小组团结协作的为佳。

生改,师巡视,指导。

后抽生上台交流。

生评、师评。

师评1:这样一改,眼前仿佛出现了两个人边讨论、边制作的忙碌场景,那合作无间的精神令人感动。

师评2:这样一改,再现了载重测量时的紧张场面,再现了小组成员心连心、共进退的协作精神,真为你们高兴。

下课后老师会把作文本发下去,请你认真对照作文,把里面的木头人激活,下一次收上来,再评改。下课。

附练习纸文段:

我把透明胶和剪刀拿过来,把两个优益C空瓶卷在一起,然后把莫善喻刚买的mp3纸盒拆开当船底,又找来一支铅笔,把空白纸剪成5cm的小纸,粘在铅笔上,做旗子。画了一个海盗的标志,把它插在船尾的洞里,我们给这艘船起名为“天地一号”。(莫文栋、莫善喻)

终于轮到我们组上台了,我拿着小船走上讲台,面对着大家说:“我们组制作船的材料是泡沫板、塑料饭盒、条形气球。”然后,我把船放入水槽中,准备放一个200克的砝码,没想到我刚要放手,船就倾斜,马上要翻转的样子,我只好换了一个100克的砝码。(吕婧语、孙懿熠、黎珈彤)

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浅谈观《科学作文讲评课》的感受

周卫华

原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广东省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作文课难上,这是众所周知的。作文讲评课更难上,这也是有目共睹的。而学科作文讲评课,更是前无参照,既要关注学科生活,又要立足作文技法,可谓难上加难。莲花小学谢文艳老师的科学作文讲评课,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既关注选材,又指导技法,师生互动行云流水,让人耳目一新。

    这是一节把科学课记录下来然后加以点评的课例。在科学课上,老师让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做了一些小船,来体验“沉与浮”的道理。学生们通过实践,把自己动手做船的过程和沉浮试验记录下来,形成科学作文。老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对学生记录的科学作文进行评讲,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老师先回顾引入,进一步复习科学知识,再谈批改印象,欣赏精彩片段,然后围绕作文中的不足,进行专项训练。这种评讲方式,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既把握全局,又突出重点,评点文段均自学生,学生感到亲切并能互相启发。

    整堂课,教师语言严谨。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教态自然,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能与学生平起平坐,真诚交流。如“老师有个发现,刚刚同学念的这几段内容,都是写在文章的结尾,晓晰你先说一说,为什么结尾你要这样写呢?生:因为我们的船名叫“梦想号”,所以我就觉得,我们的小船是一切梦想集结的地方,希望它能帮助每一个人的愿望实现。”

教师启发无痕,学生表达流畅,在这种自然流露出的情感中,我们感受到学生的正能量。

整堂课,学生活动多样。学生是授课的主体,作文是学生写的,如果学生只有听的份,这样的点评课肯定是不成功的。而这节课,学生与教师互动多达35次之多,有读的部分,讨论的部分,说明的部分,对话的部分。让人听来,教师是在努力听学生运用语言的理由,实际上,更说明教师心中有学生,把学生摆在前位,努力理解学生。因学生之势而导,顺学生之势而为。如:“学生说:看着别的组做的船,才发觉我们的船是多么奇葩。尤其是李一帆做的船,简直亮瞎我的眼球(肖继涵)。师:奇葩、亮瞎是网络词语,你为什么要用这些词语?师:看这一组句子,有网络语、东北话、流行语,这些语言,只要用得合适,能准确表达你的意思,既有时代感又有幽默感,有何不可?”这种语言运用上的指导,教师不是生硬地说不许用,而是探究其学生使用的原因,从而顺势引导。

整堂课,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比如细节描写、对比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随处可见。如:“只见欧阳欣拿起硬纸板,剪出一个和语文书一样大的板子,又拿起卡纸挑选出不同的颜色,把板子包上。陈冠霓帮不上忙,却没闲着,她一边跟欧阳欣聊天,一边时不时把水果塞进她嘴里(单钰婷)”。这部分作文,写出了学生互相帮助的细节,看似几个动作毫不相干,但是却写出了孩子们真挚的友谊。教师抓住这个细节,引导学生观察事物要从几个方面看,老师是这样说的:“师:同学们都说了很多,普遍觉得这段文字写得不是特别的好。我却很欣赏单钰婷的这段话,里面的两个人物一个忙得不可开交,一个闲得无所事事,但也可以看出两个人合作无间,非常默契。人物特点很鲜明。”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让孩子们得到的是配合默契与友谊。

这样的课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做法,随处可见,在此不一一列举。

象这种把生活、课堂处处都能当作作文材料来写的做法,在莲花小学随处可见。这种“与学科结合的作文实践”在莲花小学四处开花,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和实践,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记”,让“文字与实践”紧密结合,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成为学校独特的学习风格。值得称颂,期待他们的实践绽放更多胜利的花朵。学习中,期待中……

 “学科作文讲评课”教学实录及评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