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著中的学科作文:“镜像自我辨识”实验 《群》

(2013-04-03 10:41:12)
标签:

作文

名著

相似性

学科

差异

教育

分类: 学科阅读

“镜像自我辨识”实验

节选自弗兰克•施茨庭的《群》42-45

李奥•安纳瓦克屏气凝神。他心想:快点儿啊,让我们高兴一下。

这已经是白鲸第六次游往镜子的方向。温哥华水族馆地下室的观看区,聚集了一小群记者和学生,空间里弥漫着一股祈祷般的寂静。透过厚厚的玻璃,整个池子的内部一览无遗。斜射进来的阳光在墙上和地板上跳跃舞动。观看区里很暗,水面反射的光影在围观者的脸上施展魔法,变化万千。

安纳瓦克用无毒墨水在白鲸的下颚标出有色的圈圈记号。之所以标在这个位置,是因为白鲸得看着镜中的自己,才能瞧见标记。池里的反射玻璃墙装上了两面镜子,白鲸以平常的速度朝其中一面游去。它这么做一定有目的,安纳瓦克从实验一开始就没有怀疑过:白色的身躯游过时轻轻转了一下,仿佛要向观众展示它做了记号的下颚。接着,它在玻璃墙前面停了下来,稍微往下沉到镜子的高度,而后定住不动,立起身躯,头先朝一个方向摆,随团又摆向另一方向。显然是在找最好的角度,以便看见圈圈标记。好一段时间,它用同样的方式在镜子前面浮沉、摆鳍,转动有着典型额隆的小头。

尽管白鲸和人类的相似处很少,这会儿却使人联想起人类的动作。和海豚不一样,白鲸有各式各样的面部表情。此刻,这只鲸鱼似乎在对自己微笑?许多人会根据这种看似微笑的表情,为海豚和白鲸作出诠释。上扬的嘴角和其他的表情事实上具有沟通的功能。白鲸也可以把嘴角往下弯,却不一定是不高兴;它们甚至有办法把嘴唇撅起来,仿佛心'情好得吹起口哨来似的。

没多久,白鲸就失去了兴致,也许是研究够了镜中的影像。总之,它优雅地转了个弯,游离玻璃墙。

“就这样了。”安纳瓦克轻声说。

鲸鱼不再回来后,一个记者失望地问:“这是什么意思啊?”

 “它知道自己是谁。我们上楼去。”

他们从地下室出来,重回阳光下。左手边是那个池子,现在只能看见水面。微波荡漾水里,可见两只白鲸游动的身躯。安纳瓦克刻意有所保留,并未详细解释实验的流程,而是让观众自由发挥,以避免自己过度诠释鲸鱼的行为,尤其是他自己期望看到的。

他的研究百分之百被证实了。

“恭喜了。”他接着说,“各位刚刚观察到的实验,是动物行为研究史上重要的‘镜像自我辨识实验’。你们知道什么是‘镜像自我辨识’吗?

学生都还算清楚,记者就没那么确定了。

“没关系,”安纳瓦克说,“我为各位作个简介。‘镜像自我辨识’起源于20世纪70年几十年来,这种方法一直应用在灵长类的研究上。我不清楚你们知不知道哥顿•盖洛普这个人……”群众里大概有一半的人点头,另一半则摇头。

“很好,盖洛普是纽约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有一天,他萌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研究起不同的猿猴对镜中自我影像的反应。大部分的猿猴都不予理会;有一些则会攻击镜像,因岁它们把它当成了入侵者。有些黑猩猩认出镜中的自己,利用镜子探索身体。这一点很值得注意,因为多数动物没有办法认出镜像中的自己。它们感觉、行动、反应,可是大多没有自季意识,没有办法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与其他同类不同的个体。”

安纳瓦克继续解释盖洛普如何在猿猴的脸部画上记号,然后把它们放到镜子前面。黑猩猩很快就弄清楚镜中的影像是谁,它们检视记号,用手指触摸记号的位置,还想用鼻子嗅出个所以然。盖洛普也将同样的实验用在其他灵长类、鹦鹉及大象身上,但是通过镜像测试的动物只有黑猩猩和红毛猩猩。盖洛普因此断定这两种动物具有自我辨识的能力,也就是所谓自我认知的能力。

“盖洛普还继续研究下去。”安纳瓦克解释道,“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他坚信动物无法感受其他物种的心理状态。但是作过镜像测试后,他的观念完全改变了。如今他深信,某些动物不仅具有自我意识,也可以设身处地地揣测其他动物的想法。黑猩猩和红毛猩猩不但能观察其他个体的意图,发展同理心,还能根据自己的心理状态来揣摩其他个体。这是盖洛普的主张。这个说法现今有广大的支持者。”

他停了一下,心里很清楚,待会儿得想办法制止记者。他可不想几天后在报上看到“白鲸是更好的心理治疗师”、“海豚救了海难者”或是“黑猩猩下国际象棋”之类的报道。

“总之,”他接着说,“90年代之前,接受镜像测试研究的动物,清一色是陆生动物。虽然早已有人推测鲸鱼和海豚的智力,但去证明此事却始终不是学界的主流。世界上只有很少数的人对猴子感兴趣,而对鲸鱼有兴趣的人就更少了。何况对猎人而言,猎物显得更聪明并不是什么有趣的事情。某些人对于我们从数年前开始用镜像测试研究海豚,并不怎么兴奋。 当时,我们在池里同时装了反射玻璃和真正的镜子,然后用黑笔为海豚做记号。海豚花了很多时间沿着墙游,找到镜子才停下来。光是这件事,就相当令人惊奇。显然它们很清楚,镜面反射愈佳,记号看得愈清晰。后来我们又在它们身上做记号,有时用真正的色笔,有时用无色的笔,避免海豚可能只是对笔的触觉有反应。结果证明,看得见记号时,它们真的在镜前停留比较久。

“海豚得到了什么奖励吗?”有个学生发问。

“没有。也没有特别训练它们做实验。实验时,记号甚至标在不同的身体部位,好排除学习或习惯效应。几个星期前,白鲸也开始接受同样的实验。我们在鲸鱼身上做了六次记号,其中两次使用根本没有效果的‘安慰笔’作为对照。它们完全看得见标示记号的过程。 每次一标好,就游到镜子前面找记号。有两回什么也没找到,提早中断检测。我认为,实验结果证明,白鲸具有与黑猩猩同等的自我辨识能力。鲸鱼和人类的彼此相似程度远高于我们的想象。”

有个学生举起手。“你是说……”她犹豫了一下,“是实验结果说,海豚和白鲸都有精神和意识,是吗?”

“是的。”

“理由是什么呢?”

安纳瓦克愣了一下,说道:“你刚才没有听清楚吗?你刚才没有在下面看吗?”

“有啊,那只动物的确注意到自己的镜像。它知道,这就是我。但是,你就能以此推断它具有自我意识吗?”

“你自己已经回答了问题。它知道,这就是我。它有所谓的‘我’这个概念。”

“我不是这个意思。”她往前走了一步。安纳瓦克双眉紧锁看着对方。地有一头红发,小而尖的鼻子,微微前突的大门牙。“你的实验,成功证明了它们能观察和识别自己的身体。但仍不足以支持,这些动物具有持续性的认同意识,也无法判断它们与其他生物的相处模式。”

“我也没有这么说。”

“不,你支持盖洛普的理论:某些动物能根据自己的心理状态雅其池个体。”

“我是说灵长类。”

“这点,始终备受争议。总之,你谈到海豚及白鲸时,并没有事先设限,或者是我没有听到?”

“在这种状况下是不需要设限的。”安纳瓦克有点暴躁,“这些认得出自己,早已得到证明。”

“有些实验是可以这样推测的,没错。”

“你的意思是……

她耸耸肩,圆圆的眼睛看着他,说道:“嗯,这不是很清楚吗?你看见白鲸的反应,但是你如何知道白鲸在想什么?我清楚盖洛普的研究。他认为,我们可以证明动物能够设身处地地了解其他动物。不过,前提是,动物具有和人类相同的思考和感知能力。你今天给我们看的,只是试图将鲸鱼拟人化罢了。”

安纳瓦克哑口无言。她就是要烦他,用的还是他自己的理论。“你真的这样想吗?”他问。

“你刚刚不是说,鲸鱼和我们比我们想象中的类似。”

“你为什么没有好好听,你贵姓?”

“戴拉维。爱丽西娅•戴拉维。”

“戴拉维小姐,”安纳瓦克聚精会神,“我是说,鲸鱼和人类彼此相近的程度,远高于我们的想象。”

“这有什么不同?”

“立足点不同。我们并不是要证明鲸鱼和人类一样,或者把人类当成理想形象来评断动物,重点是寻找根本的相似性……

“但我不认为,动物的自我意识能与人类的自我意识相比,两者的基本前提本来差异就大。比方说,人类有持续性的‘我’这个概念,从……,”

“错!”安纳瓦克打断她的话,“就算是人类,也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发展出一个持续性的自我意识。这点经过证实。幼儿约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才会辨识镜中的自已。在这之前,他们完全不懂何谓自我存在,对自己的精神状态也没有意识,比我们刚才看到的鲸鱼还少。请你停止一味引用盖洛普的理论,我们在这里要做的,是去了解动物。你究竟有什么目的呢?”

“找只是想……

“停!在你想做任何事之前都该先想象一只白鲸会怎样评断你。换成白鲸看你站在镜子前面观察自己,会是什么情况?你在自己脸上做记号,白鲸又有何感想?它将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你能认出镜中的自己。其他的行为对它来说,只是愚蠢的动作。比方看到你的穿着和脸上的妆,它甚至会怀疑你是否还认得出镜中的自己,怀疑你的神志。”

爱丽西娅戴拉维脸红了起来。她想开口,但是安纳瓦克不让她有说话的机会。

“当然,这些测试只是开始。”他说,“认真研究鲸豚的人,并非要恢复鲸豚是人类的友善好友这种神话。显然,鲸豚对人类一点兴趣都没有。因为它们生活在另一个空间,有别的需求,进化的方向和我们不同。如果我们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对它们的尊重,从而能保护它们, 那么再累都是值得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