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从卵中孵化,经过生长变化成蛾,然后产卵,最后死亡这一生长变化的生命全过程。教材安排了七个课时的学习。具体内容如下:蚕卵孵出的新生命、蚕的生长变化、蚕编了新模样、蛹变成了什么、蚕的生命周期。这五个内容都是关于蚕的生命周期认识,让学生养蚕,观察蚕,记录蚕的一生变化,从而认识到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兴趣很高,大部分学生都养了蚕,每天带到学校,每天和蚕生活一起,甚至在课堂上也不忘逗逗蚕,说上几句悄悄话。有个男孩叫汤佳鹏,每天捧着装蚕的盒子,小心翼翼的经过校门口,每次看见,我都会和他聊上几句,比如蚕长得怎么样了,现在在干嘛?怎么打扫蚕吃饭休息的地方,蚕怎么睡觉的,蚕有什么变化等?有时因为上课观察蚕,和同伴交流养蚕心得,屡次教育不改,被老师批评。为此,学生一开始养蚕,我就和科学老师一起布置学生注意观察、记录,随时写下养蚕过程中的发现,并作为作文期中检测的作业,要求每个同学认真完成。
学生在养蚕和观察蚕的生命成长历程要做的事情有:
观察蚕卵:要求用放大镜,小心细心地了解蚕卵的大小、样子及孵化蚕的过程中细微变化。
为蚕的出生作准备:住什么地方,吃什么,选择什么地方放置蚕宝宝,准备什么样的桑叶等。
饲养小蚕:如何抚摸,怎么清扫粪便、更欢桑叶,怎么有计划地添加桑叶等;添桑叶应该注意什么、蚕在眠期应该提供什么样的环境,喂什么样的桑叶等,桑叶的来源,如何储存等,在整个养蚕的过程中要做注意观察,可以拍照、画画,制作标本,摄像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过程。
交流样蚕的经验:大家怎么谈论自己养的蚕,蚕的体长、颜色、重量等,还有蚕的吃食、粪便、活动,可以给蚕取个好听的名字。认真记录蚕的外形变化,身体多少环节,多少对足,多少只眼睛等,认真记录蚕的活动情况,怎么进食,怎么爬行,怎么呼吸等。
蚕的新模样:观察蚕蛹,怎么吐丝,怎么结茧,蚕到哪里去了?观察蚕蛹和蚕丝,蚕丝的长度,颜色,柔韧性等
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如何区别雄蛾、雌蛾,比较蛾和蛹,蚕蛾的特点等。
以上观察大部分都要求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并填写观察表格。学生的前期准备为本次的作文训练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是,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指导学生写养蚕的日记、故事,都被语文老师所忽视。这本来应该成为学生作文的最好素材,为什么语文老师没有好好关心,科学老师也没有让学生动笔写文章呢?我们一边困惑学生生活单调,作文内容贫乏,写出来的东西千篇一律,学生也一直抱怨不知道写什么;一方面,我们又不关心学生的生活,不投身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从中挖掘丰富的作文素材,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快乐,整理学习内容,提升学习品质。我们倡导学科作文教学,就是要唤醒教师的合作意识,希望教师能更多地关注学科生活,帮助学生找到更多的作文素材,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关于养蚕的作文,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科学老师和语文老师都可以指导学生写文章。
科学老师的指导更多地从内容入手。教材上要求学生对蚕的各个阶段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具体来说有: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画蚕卵,记录自己的发现;记录蚕的生长变化,填写表格:日期、体长、吃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蚕蜕皮的观察记录表。蜕皮次数,日期,外形变化、蜕皮过程等;书中还提出了很多的观察问题:蚕的外形是什么样的,蚕的头部、胸部、腹部、足是什么样的?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可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怎样吃桑叶?蚕的口器是什么样的?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蚕的身体结构和它的生活特点。观察蚕吐丝前后的变化,吐丝前的蚕,吐丝后的蚕,蚕如何吐丝,吐丝过程中有什么新发现。蚕吐丝后,蚕吐丝后,丝把蚕严严地包裹起来,蚕变了新模样——蛹。课本又提出了蛹的观察记录,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还能找到眼睛和足吗?身体的环节还在吗?用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还有什么新的发现;观察蚕茧和蚕丝,最后用变成了蛾,区别雄蛾和雌蛾,观察雌蛾产卵,能产多少粒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和我们观察的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比较蚂蚁、蚕蛾、蜻蜓,它们的外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最后总结蚕的生命周期。学生只要求按照书本的观察记录,一一填好,并把每一个阶段的观察文字整理清楚就,科学老师只需要督促学生一步步完成书上的观察记录,然后布置整理观察记录,写成养蚕日记,作为科学课的一项作业。并根据学生养蚕日记中的记录,了解学生是否认真观察,是否真实真实记录养蚕历程,是否有新的发现,是否了解生命的周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掌握情况,进行评定等级。
语文老师的指导应立足学生养蚕的经历,从行文的结构和角度进行点拨。
首先,拟题。可以是养蚕日记,也可以是养蚕故事、我和蚕的生活、我和蚕的悄悄话、我和蚕。甚至用第一人称写,我是一条蚕、我的成长日记、我的成长故事等。
第二,文章的构思。可以写成记叙文,养蚕的故事,写自己和家人如何对待蚕,怎么养蚕,期间发生的故事、甚至争吵以及研究、探索等;也可以写观察日记,一天或者一个阶段记录一段内容,形成一个完成系列;甚至用拟人、童话的手法,站在蚕的角度、桑叶的角度、箱子的角度,观照蚕的成长历程,写出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