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李纨课子

标签:
转载 |
分类: 家庭教育 |
![[转载]李纨课子 [转载]李纨课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李纨的丈夫贾珠20岁就去世了,儿子贾兰当时是否出生在红楼梦里并没有做清楚交代。即便贾兰不是遗腹子,对爹爹也没什么印象,整个成长过程几乎都是靠母亲的教育。而李纨在整部红楼梦中也因出色的教子故事被后人记住。现代有关李纨的艺术作品几乎都是用李纨课子作为主题。
很可惜,在红楼梦中并没有具体介绍李纨是如何教育儿子的(如果有误,请读者指正)。有关李纨和贾兰母子的笔墨并不多,但这并不碍我们看到李纨的教子智慧。
首先贾兰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有时候还是有点性子的。在第二十二回有这样的记载:
元春差人送灯谜给大家猜,并命各人做一个给她猜。贾母一高兴,就在房里搞了个灯谜会。。。一并将贾环,贾兰等传来,一齐各揣机心都猜了,写在纸上.然后各人拈一物作成一谜,恭楷写了,挂在灯上。。。贾政因不见贾兰,便问:"怎么不见兰哥?" 地下婆娘忙进里间问李氏,李氏起身笑着回道:"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婆娘回复了贾政.众人都笑 说:"天生的牛心古怪."贾政忙遣贾环与两个婆娘将贾兰唤来.贾母命他在身旁坐了,抓果品与他吃.大家说笑取乐.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兰哥还是有脾气的,特别是这么多大人都围着宝二叔转,心里有些不爽,老爷没有亲自派人叫,便赌气不凑热闹了。而李纨在这件事上的处理也是非常得体。首先知道孩子有气,没有因为自己的面子勉强贾兰参加灯谜。其次,在回答婆娘们的询问时,先是“起身”然后是“笑着”回答。这一起身一笑充分体现了李纨的低调为人。应该说李纨在贾府还是有很独特的地位,是长孙媳妇。按照封建理念四个春都是泼出去的水,李纨才是娶进来的人。但是李纨却恪守三从四德伺候公婆也爱护小姑。不仅如此对下人也是客客气气尽其礼数。最妙的是回答的内容。表面上就事论事,但也为儿子出口小气。但这一切都是笑着说出来,让人感到小孩子的脾气不必当真。果然“众人都笑”唯独贾珍这位爷爷还是极爱长孙的,特别是看到宝玉一副混世魔王的样子,自然对长子贾珠更加思念,对用功读书的长孙贾兰疼爱有加。“忙遣”一词太深动了。要知道贾珍乃一家之主一定不拘言笑,否则宝玉看到也不至于怕成那个样子。但此时的贾珍却二话不说,让比贾兰高一个辈分同时又是贾兰好友的贾环和两个婆娘去叫,可以说是给足了贾兰面子。最后贾母出面“命贾兰坐在身旁,抓果品与他吃”,我不能想象此时的贾兰在人群中看到母亲李纨的目光会是怎样的。
这座上乃是贾兰贾菌.这贾菌亦系荣国府近派的重孙,其母亦少寡,独守着贾菌.这贾菌与贾兰最好,所以二人同桌而 坐.谁知贾菌年纪虽小,志气最大,极是淘气不怕人的.他在座上冷眼看见金荣的朋友暗助金荣,飞砚来打茗烟,偏没打着茗烟,便落在他桌上,正打在面前,将一 个磁砚水壶打了个粉碎,溅了一书黑水.贾菌如何依得,便骂:"好囚攮的们,这不都动了手了么!"骂着,也便抓起砚砖来要打回去.贾兰是个省事的,忙按住 砚,极口劝道:"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
看看这么小的年龄,自己也是有脾气的人。但在这么大的混乱场面里已经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得不叹李纨平时的教育。每个人都是有脾气的,但知道自己的脾气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可以发一下是需要极高的情商的。这一点贾兰和母亲李纨像极了。
我之所以要写这两篇博文,是因为在反帝反封建这么多年后的中国大陆象李纨这样有智慧的母亲太稀罕了。封建礼教中确实有很多东西需要更新与时俱进,但是我们现在是把洗澡水和宝宝一起倒掉了。反观现在很多新女性虽然事业有成,但是仍然很痛苦,因为离开了女人的本位。但愿被解放了的女性们仍有人愿意回到家庭找到自己相夫教子的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