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科作文指导策略之四:把课后作业转化为作文

(2011-11-07 20:53:41)
标签:

从化

探究

时间

趣味

食盐

自主学习手册

学生生活

教育

分类: 学科作文研究

把课后作业转化为作文

作业是学生生活的一项基本任务。学完一个知识点,上完一堂课,老师都要布置学生作业。作业也成了学生生活的常态。有一则网文这样幽默写道: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写作业。

春蚕到死丝方尽,我辈犹在写作业。

仰天大笑出门去,全是为了写作业。

冲冠一怒为红颜,原来都在写作业。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不写作业。

待到山花烂漫时,都在丛中写作业!

学生每天都在做作业中。做作业是学生预习、上课和课后复习等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延续,是学生独立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当前,由于教师忽视作业设计,作业布置随意和盲目;过多过滥的教辅资料,不经筛选,就塞给学生完成,直接导致学生作业负担沉重,机械重复性作业消耗了学生时间,消磨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作业量巨大,教师无法做到全批,批改随意,缺少恰当的评语;批改不到位,直接导致了作业讲评的低效。

针对这一现状,不少教师开始作业改革,实施作业的革命。这表现为:

1.注意作业的趣味性。

作业内容设计得新颖、有趣,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数学课上,老师讲分数时,设计了这样的作业:今天是小红的生日,她请来了很多客人。生日PARY开始时,她数了数,有几位客人还未到,就自言自语地说:“怎么该来的还不来?”来的客人一听,心想:“这么说,我们就是不该来的了?”于是,有一半客人走了。小红一看,连忙说:“嗨!不该走得倒走了。”剩下的客人心想:“这么说,我们是该走的了”。于是,又有三分之二的人走了。小红急得直嚷:“我说的不是他们!”最后剩下的三人一听,心想:“那是说我们喽”。于是气愤地走了。同学们,你们算一算,一开始小红总共请来了多少客人?这样的作业设计,内容新颖,趣味性强,学生乐学。此外,趣味性作业设计还有游戏性练习、竞赛式练习、编故事、儿歌、口语交际等;设计改错题时还可以让学生当“医生”;设计判断题时可以让学生当“裁判”等。

2.注意作业的实践性。

学生学到的文本知识,只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动口、动手、动脑,才能运用知识,把知识转变为技能,形成能力。如小学科学六年级“形状与结构”单元中有篇关于“桥”的课文,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了各种类型的桥。布置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身边的各种桥进行实地考察,拿出相机、卷尺、图纸,展开了科学测量,收集大量信息,和父母一起探讨建桥的奥秘,揭示其中的科学原理。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提出考察方案,组织实地考察,查阅网络资料,分析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学生的独立、自主和探索,学生感受深刻,获得的收获远远大于书本知识。 有的科学老师实施“家庭实验室”方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编排了一本适合36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手册》,学生可以在家里完成手册里的实验,如比较可乐与矿泉水、探究食盐的特性、合理使用剪刀等。

3.注意作业的探索性。

探索未知是最引人入胜、最具诱惑力的学习过程。作业设计要善于挖掘教材知识的潜在功能,通过延伸、演变、拓展,让学生在迷惑、好奇的情境中进行探索,使学生从传统模仿习题中转化到对知识的研究上,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新课程向学生生活及社会生活等广阔时空的开放,带动学生作业天地的更为广阔。学生的作业也应由可预见的、早已生成的封闭型的学科作业,走向以师生共同建构、创生课程产生的新知识为基础的开放型的作业。让学生从书本中跳出来,从题海中跳出来,走向社会,走近生活,即开放性的作业。学生学习化学“氯化钠食盐”,老师布置作业:(1)从你家的厨房中了解食盐的物理性质;(2)从你的父母处了解食盐在生活中的用途; 3)家庭及工业上大量使用的食盐是那里来的?(4)请学生从化学的角度来抒发“大海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了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要求学生根据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设计自制家用消毒水,预防非典。了解我国的氯碱工业的发展过程。请分析我国现代钢铁产量和质量,以及人均产量与先进发达国家的比较,谈谈看法,并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根据作业改革的要求,各科都进行了探索,出现了很多开放性、趣味性、实践性、探索性、多元化的作业。

 数学:布置学生在课前、课后开展调查,收集、整理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布置日记型作业,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周记,对课堂上的数学概念、计算方法及推理过程的理解和运用,对一些生生、师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多记录、多积累、多思考,创设情景、拓展思维。

英语:根据所学内容适当布置一些实践类、创新类、制作类、课题类、收集类作业。教师指导学生听录音并模仿跟读,讲英文小故事、笑话,开展对话或话剧表演,唱英语歌等,布置写英语日记等。

物理:布置操作式(实验、制作),论辩式(讲演、讨论),探究式(专题研究、项目设计)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能观察、阅读、倾听、实验、操作、制作、表达、整理、反思、探究,布置预习自学类、观察分析类、情景信息类、实践应用类、探究开放类、反思总结类作业。

  化学:阅读性作业:以教材上的“阅读材料”和“多识一点”为主,例如:“空气质量预报、日报”,认识服装标签等。探究性作业:以教材上的“家庭小实验”、“小制作”和“单元综合探究”为主,例如“自制简易净水器”,“制取明矾晶体”等,教师也可适当创新,如制作“鸡蛋雕花”,“番茄电池”等。实践性作业:以教材上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为主,例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收集有关空气污染、温室效应的资料。还可根据教学情况适当增加一些实践性作业,如调查河流水质等。

生物:如阅读性作业,“科学家的故事”和“生物学视窗”等内容;探究性实践作业,以教材上的“进一步探究”和《伴你学》的探究实践题为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布置跨学科作业,写古代历史人物的一天生活,某一段历史场景等。如学习有关奴隶贸易的知识,布置作业:(1)今天主要分布在欧美的黑色人种,他们的祖先是怎样来到这里的? 2(2)在航行过程中同样的航程航行时间有时相差很大,试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为从非洲启航到美洲和从美洲启航到欧洲的船选择启航的时间。(3)你知道在文学、艺术、体育、科学、政界、商界出过哪些杰出的黑人名家吗?选择其中一位说说你最欣赏的是他的哪一个优点或特点。

从以上各科作业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深入体验、不断实践、书面表达的过程,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有各样的见闻收获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作业的过程同时提供了丰富的作文素材,而进一步的写作,又梳理了学科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具体来说,把作业转化为作文的方法有:

1.把做作业的过程写成文章

2.把思考的过程写成文章

3.把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过程写成文章

4.记录写作业的心路历程

5.开放的学科作业——作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