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经》的形成

(2025-11-07 21:08:03)
标签:

学术研究

宗教文化

分类: 清心小品
      韩廷杰教授写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心经>不同版本论》,其中谈到《心经》的形成,这里作一介绍,大家可以到网上找到这篇文章认真研修。韩老师在文章中说,《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用二百六十个字表达六百卷巨着《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核心理论——空论,所以受到佛教徒的普遍欢迎。
      《心经》应当是产生于印度的《般若经》的“别生经”,是古印度某人根据《般若经》著作的概要性论典,很像是《般若经》的内容提要。梵本《心经》开头有这样一句话:向知一切者(佛)致敬。论典开头往往有向佛或向三宝致敬的《归敬颂》,巴利文的七部论典开头,都有向佛、罗汉致敬之类的话。表明本论作者对佛是非常崇拜的,所作之论只是为了弘扬佛法,绝无违佛之意。经是佛说的,不应当有这样的话。佛不可能是向自己致敬,佛是很谦虚的,也不会号召其他人向自己致敬。所以,《心经》所有的汉译本都没有翻译这句话。
      梵本《心经》为什么会有这句话呢?这显然是《心经》著作者加的,用以表明他对佛的崇拜心态,表明他著作的《心经》,只是弘扬《般若经》理论,绝无违逆之意。作者为什么不署自己的名字呢?如果署上作者姓名,就没有权威性了。好像一位画家画了一张佛像或菩萨像,并不写上自己的名字。因为教徒常常对之礼拜,人家是拜佛或菩萨,并不是拜画家。
      前文谈到,《心经》是古印度某公根据《般若经》所写的概要性论典,一般佛教徒难以接受,因为他们对“经是佛说”深信不疑。实则不然。为了加大著作的影响力,某些印度人假托佛陀之名进行创作。这不是什么新观点,很多佛学研究工作者都发表过类似意见。如《佛光大辞典》在解释“疑伪经”的时候,明确指出:“盖自印度即有不少假托佛说之经典,蓄意混乱佛陀所说之教理。”《心经》正是此类经典。
     玄奘赴印途中,有位得病的老比丘曾经送给他一本《心经》,让他随身携带,可以保护他一路平安。有人认为这本《心经》是“罗什译本”,不见得,很可能是梵本《心经》,玄奘赴印前,在国内是否学过梵文?其传记没有明文记载。他到印度那烂陀寺向一百零六岁的戒贤老法师学习《瑜伽师地论》,绝非易事。这部论是唯识学中最大的一部论典,一百卷。没有深厚的梵文功底,是无法学习的。由此推测,玄奘赴印前,曾经学习过梵文,其水平应当是很高的,足以阅读梵本《心经》。如果玄奘没有充分的语言准备,他在印度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学习成就,这是显而易见的真理。玄奘所处的唐代,常有印僧来华,渴望求知的玄奘,要想学习梵文并不困难。
      《心经》为中国的观音信仰奠定理论基础。
      中国僧人每天都要背诵《心经》,《心经》影响之深远,可想而知。《心经》之所以影响深远,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部经为中国的观音信仰奠定理论基础。一般来说,经是佛说的,论是菩萨造的。但《心经》并非如此,按照佛教徒的说法,这部经是观世音菩萨得到佛的允许,为舍利弗讲的禅定心得。观世音菩萨可以代佛说法,把观世音菩萨提高到佛的地位。
      法月译《心经》的《序分》是这样说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满百千人,菩萨摩诃萨七万七千人俱,其名曰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等,以为上首,皆得三昧总持,住不思议解脱。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彼敷座,于其众中,即从座起,诣世尊所,面向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欲于此会中,说诸菩萨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唯世尊听我所说,为诸菩萨宣秘法要。’尔时世尊以妙梵音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具大悲者,听汝所说,与诸众生作大光明。’于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蒙佛听许,佛所护念,入于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已,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彼了知五蕴自性皆空,从彼三昧安祥而起,即告慧命舍利弗言:‘善男子!菩萨有般若波罗蜜多心,名普遍智藏,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作是语已,慧命舍利弗白观自在菩萨言:‘唯大净者愿为说之。今正是时。’”由此可见,《心经》是观世音菩萨说的。
      观世音菩萨讲完以后,佛极力赞颂,唐代般若和利言译《心经》的《流通分》是这样说的:“如是说已,即时世尊,从广大甚深三摩地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皆悉随喜。’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弗,大喜充满。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亦大欢喜。尔时众会天、人、阿修罗、乾达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此中佛说过一段话后,才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说明观世音菩萨说的《心经》得到佛的批准以后,大家才付诸实践。法月译本则不然,观世音菩萨说完《心经》以后,其《流通分》如下:“佛说是经已,诸比丘及菩萨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达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这里把观世音说的话,和佛说的话完全等同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