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善相劝德皆建

(2025-09-03 08:42:02)
标签:

业力

善友

分类: 清心小品
     看到蔡礼旭讲解《弟子规》的视频,当蔡礼旭讲到“善相劝德皆建”时,特别强调对善的价值认定。蔡先生说,谈“善相劝”,首先对“善”必须先分辨真善假善、是善非善,还有很多的判断在《了凡四训》这一本书。当你判断正确才能够去劝,不然到时候是非都没分清楚,那就不见得是利益到他人。那古代人面对别人善的劝告,或者是听到善的言语行为,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态度去接受?孔子赞叹颜渊“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是颜渊只要听到一个善,马上时时刻刻放在心中,一定要去落实。所以只要提到贤德,孔子都会直接说到“有颜回者好学”。对于颜渊这个学生,夫子非常欢喜,也因为他的学习非常扎实,只要老师说过的话、说过的善,他都会时时刻刻不忘去实践。所以当我们有这样学习善的态度,自然就能够“德皆建”。
  所以善相劝的基础是对“善”的价值认定。什么是善?利乐他人,且能利乐众人即为善。以共同的价值观,当然双方对价值观的认定会强化。当几个朋友在一起以勤奋、担当、修善、利人等善的价值观相互劝勉,每个人的道德会一起增长。当然也有一种情况,一方善,一方不善,因为价值观不同,可能难以相劝,但这时我们同样不能放弃,善者以善行立世,可以给周围的人以感化,让他人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当两个人知见建立、价值观建立起来,当一个人的善恶是非观建立起来,仍会受到环境的诱惑,仍会把相应的戒律破除,这时就要“相劝”,以善劝善,以德相劝,这样才能少犯错误,最后达到不犯错误。所以有进步的路上,不能没有善友,不能没有他人的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