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上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浅论出家的真实意义》,作者署名源军,谈到出家的几种情形,并表达出家修行的真实意义。这里摘录其中观点,供大学学习参考。作者介绍说,“出家”是梵文“波吠尔野”的音译,也可译做“林居者”,指离开世俗生活、修沙门净行,原为印度吠陀时代,婆罗门教的遁世制度,佛教兴起后也沿用这种制度。《增一阿含经》说:
“诸有四姓剃除须发,以信坚固出家学道者,彼当灭本名字,
自称释迦弟子。”释迦牟尼佛初出家时,曾发四个弘愿:愿济众生困厄,愿除众生惑障,愿断众生邪见,愿度众生苦轮。由此可见,出家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大众,佛教强调凡是脱离家庭到寺院当僧尼者,都应以此四愿为己任。从出家的性质划分,有三种:1、身心俱出家。 身体住于山林寺院,是身出家;心里不再恋慕世俗的五欲之乐,不计名利的得失,是心出家;身心一致,安心乐道,便是身心俱出家。这是出家的正轨,也是出家的本分。2、身出家心不出家。身体住于山林寺院,但他们的内心与外表不一致,渴想着五欲享乐,这是为了生活而出家,乃至为了社会的声望与地位而出家。这是佛所呵斥的,却又是末法时代常见的一种。3、心出家身不出家。这是圣位菩萨,他们身体不住于山林寺院,但心里不再恋慕世俗的五欲之乐,不计名利的得失。不过,这绝不是一般凡夫所能做得到的,所以也不是出家的通轨,不能成为一般人出家生活的方式。
出家的真实意义。
所谓的“家”,大智慧者认为是束缚身心的牢狱,而愚人则执为快乐、享乐的处所。 《涅槃经》云:
“居家迫迮犹如牢狱,一切烦恼由之而生。出家宽旷犹如虚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长。”出家最浅显明白的意义,就是舍离俗家趣于非家,剃除须发被服袈裟,以正信心受持净戒。但这不过是出离俗家,由此而引申胜义,是出烦恼家、出五蕴家、出三界家,才是真正出家。这说明出家的真正意义就是了脱生死、成就佛道,本师释迦牟尼佛乃至三世诸佛也都因出家而成就佛道。《华严经》云:“若有不识出家法。乐着生死不求脱,是故菩萨舍国财,为之出家求寂静。五欲所缚不离家,欲令众生解脱故,示现不乐处五欲,是故出家求解脱。”所以出家非是消极,无所事事,而是肩负着脱离轮回、自度度他的神圣使命。
出家是对人生的积极面对。
出家是离开家庭束缚。当年释迦牟尼佛示现为太子时,看到人生的老病死苫,毅然舍去王位,出家修道,最终证得无上菩提。出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简单的“看破红尘”,它是伟大的行为,因此占德云:
“出家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出家是出三界火宅之家,是出生死轮回之家,要具备大福报和大悲智,是发扬人性至高至善的第一步。
出家是出虚妄“枷”入真实之“家”,是脱离苦海的开始:跳出名利私欲的“枷锁”,以追寻人生的真谛。出家是对人生的超越,让自己再向前迈进一步,看破人生的老、病、死苦,以消除人生的迷惑,提升人生的境界,是对人生的积极面对。出家更重要的是出生死烦恼家、出邪知邪见家、出自私自利家,以此完善人格、觉悟人生,统理大众、利益有情,这才是出家的真实意义所在。有一幅对联云:“出离烦恼家,证入菩提门”,难怪当年顺治皇帝在《出家偈》中写到: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
出家的现实意义。
1、出家对自己的意义。
出家人须依戒修行,因戒生定,由定开启自己本有的智慧,最终获得彻底解脱。太虚大师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若自己能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就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娑婆世界当下即是人间净土,无处不自在,无处不快乐。剃度出家,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首要的是发菩提愿“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就意味着别人快乐自己才快乐,别人幸福自己才幸福。那么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就会是一个没有很多烦恼的人,即使烦恼生起,也能很快调整心态,回归淡定与自在。是佛法给予了我们生命的真义,我们就必须以欢喜心接纳一切人,以柔和心理解一切人,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人,以恭敬心尊重一切人,以感恩心对待一切人1
2、出家对佛教的意义。
佛法赖僧弘传,多一个剃度出家的人,就多一份弘扬佛法的力量,佛教的兴盛也就多一份希望。要想佛法常住世间,只有僧宝才能荷担此重任,佛法的弘传与延续全靠僧宝的力量。《赞僧功德经》强调出家众能住持三宝命脉,延续佛陀智慧明灯的不共功德,经云:“出家弟子能堪任,继嗣如来末代法。万德无量在俗人,不能须臾弘圣教。”纵观印、藏、汉三地佛法传播的历史与现状,可知佛陀正法赖僧弘扬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3、出家对整个社会的意义。
社会的健康发展,不仅要提高物质文明,更要建设精神文明,否则社会发展就会失衡。积极弘扬佛法,将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经济才不会走向片面、盲目的极端。佛法是心法,佛教是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而现代社会提倡和谐,这就契合了佛教的根本精神。佛教不讲对立而讲圆融,人人皆可学习佛法,倘若世人都能信仰佛教、学习佛法,世界将无纷争,人与人则和睦相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