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树的时代

(2025-06-05 21:30:38)
标签:

佛学

宗教文化

分类: 清心小品
      网上看到徐文明教授的一篇题为《龙树的时代略考》的文章,对我们了解龙树的生平很有帮助,其中提供了很多珍贵的材料。作者说,龙树是佛教中观派的创始人,也被中国多数宗派奉为祖师,在佛教史上地位很高。然而关于龙树的时代问题诸说不一,差异很大。
  一般来说,中国学者倾向于龙树的晚出,大多认为龙树为二三世纪的人,而印度的学者多倾向于他的早出,以之为公元一世纪或一二世纪的人,也有些传说将其生年推至公元前。
  事实上,中国学者以为龙树晚出,唯一的依据就是鸠摩罗什之说。罗什是最先介绍龙树学说到中国的人,他的时代离龙树较近,据说又是龙树之学的传人,他的说法应该是权威的解释,他所译的《龙树菩萨传》被认为是比较可靠的原始记载,而在龙树传中,恰恰有一句"去此世已来至今,始过百岁",这就足以证明龙树的时代与罗什之时相去不远了。罗什的弟子僧睿也在《大智释论序》中说"马鸣起于正法之余,龙树生于像法之末",如此龙树与马鸣的时间差距就更大了,龙树成了佛灭度后第二个五百年末期的人物,当然离罗什不远了。
  罗什一系的说法成了中国学者推定龙树时代的主要依据,吕澂先生和印顺法师都接受了此说。吕先生据此将龙树作为公元三世纪的人,印顺法师则认为龙树约生于公元150至250年。然而虽然罗什一系的说法较早,却不能说是最可靠的,其中也有值得探讨之处。推定龙树晚出的最明确的依据是罗什所译的《龙树菩萨传》中"去此世已来,始过百岁"这句话,问题的关键是这句话是何时说的。一般认为,《龙树菩萨传》虽然题为罗什译,其实是罗什本人所作,或者说是由他编译的,吕先生认为"从龙树死后到罗什译他的传记,为时一百年",将其作为罗什进入长安之后的作品,并由此推这龙树为三世纪时人,印顺法师则认为"《龙树传》的成立,定在西元382年以前",也就是说是罗什来华之前的作品,亦由此将龙树卒年往前移了数十年。然而《龙树传》究竟是罗什本人的作品,还是前人之作,尚难下定论。如果真是罗什入京之后所作,那么当时他本人已然通晓华语,直述其传说即可,不必题为译作。罗什学无不究,志向远大,自谓若造《大乘阿毗昙》,胜过迦旃延子,可惜流落秦地,难醮其志。以其本意,当造大乘宏论,以比前贤,区区传记,难见其才,且他来华之前,未闻有所著述,是故马鸣、龙树、提婆等传,未必是罗什本人的作品,有可能是其大乘师须耶利苏摩传下来的上代之作,为龙树去世百年之时某人所作,故有是语。即便此传果为罗什之作,也不能作为唯一可靠的根据,因为它与印度历史不符。
  判定龙树的时代,除了佛教本身的历史之外,还须考虑他所在的王朝。一般认为,龙树是南印度萨达瓦哈纳王朝(又称案达罗王朝,等乘王朝)时期之人,这一说法有众多的历史资料为证。然而如果认可这一说法,距罗什百年之说就无从成立,因为案达罗王朝在三世纪初就灭亡了。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吕先生采取了削足适履的办法,将龙树从案达罗王朝移入继起的甘蔗王朝,但吕先生自己也清楚,龙树有给案达罗的国王的书信《宝行王正论》(陈真谛译)传世,而宝行王就是玄奘、义净所译的"引正王",梵文"婆罗婆汉那",原是案达罗王朝的姓,怎么解决这一难题呢?吕先生解释为"因为过去人们的历史知识不足,此时虽已改朝换代成了甘蔗族,还错误地把前一朝代的族姓沿用下来",这一解释,想是先生自己也不会满意吧。是谁的历史知识不足呢?是真谛,还是求那跋摩,亦或玄奘、义净?求那跋摩所译的禅陀迦王,就是义净《南海寄归传》所说的"市演得迦王",亦即义净在《劝诫王颂》中所说的"乘土国王",无论如何都是案达罗王朝的国王,不可能属于甘蔗王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